分享

作文教学:回归内心

 daobao 2014-11-18

作文教学:回归内心

对话:赵飞(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徐飞(苏州市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发表于《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5期

 

赵飞:徐老师你好,关于作文教学,你多年来颇有研究,专著文章产出很多。交流之前我想和你讲讲我儿子以前的一些小故事,或许可以推动我们今天的对话。

那年朋友一起喝酒,满地酒瓶,杂乱堆放。五岁儿子奕尔看见说:爸爸,酒瓶都喝醉了!

那年朋友一起喝酒,儿子奕尔一旁捣蛋,朋友唬他说:“叔叔酒喝多了会打人。”奕尔跑进房间拿了一把糖拼命塞进嘴里边吃边说:“我糖吃多了也打人。”

一个五岁孩子的言语形式直接震撼着我,为什么我们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不能有这样鲜活的语言和生命气质呢?我同时也担心,已经上二年级的儿子将来的作文是否也会染上同样的毛病?

徐飞:你说的这个现象使我想起类似的一件事。一次收交作文后,一女生匆匆跟出,拿随笔本递给我,说:“老师,您布置的题目我实在写不出,就写了这篇随笔,不知算不算?”我顺手接来,回到办公室,翻开随笔本,不禁暗自叫好,随即把这篇随笔输入电脑,题为《爱上一条街》:

“喜欢,从来就没有理由,就好像,我喜欢上一条街,毫无理由地。……随意地走在街上,脚步踏着风的节拍,淡淡地看着那一片、一片的树叶颓废地滑落,又颓废地飘卷。叶子婆娑,像极了旧日歌手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嗓音,质感粗糙,却让人只想闭上眼睛,享受,甚至颓废下去……”

在敲打键盘的时候,我时有欣喜,这是位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但这篇随笔却以其朴素、自然地叙述,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找她来交流,她告诉我,前天走在十全街上,看到又一片淡黄的梧桐叶滑落,有一种感觉从心底幽幽划过,她觉得要把这种感觉写下来,回家后一直写到十一点,她说不写不完就睡不着。

我思考着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边是自由创作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边是应试作文的面容枯槁、荒芜衰落。多少诗意被我们放逐?多少感动被我们流放?多少真实被我们冷淡?究其原因,是写作主体的缺失。个体应有的独特体验让位于大众化的情感,本应是私人的写作却变为公众的言说。我们的作文教学正艰难地跋涉于氧气越来越稀薄的生命禁区,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对学生写作主体地位的忽视。

赵飞:我想你说得不无道理。放眼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写作体验,不写作的教师去教学生写作,就会造成阻隔。一个没有写作体验的教师很难有独特新颖的自我省察,因为我相信一个人在写作中就是重温过往的生活,是对心灵的一次熨贴。孩子的灵魂是最纯真的生命,它是那么透明,没有一点儿杂质,这是学生创造和想象最为肥沃的土壤,在这里他们会以一颗活跃的灵魂去自由呼吸,尽情书写。我们教师要做的其实并不是很多,而是顺着学生的本性,给予他们心灵的滋养和情感的慰藉。

徐飞:赵老师不愧是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对写作有着精准而贴切的认识。我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前,先对现状作下简单梳理。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热议纷纷,有关于作文知识重建的思考,有关于作文教学过程的探导,有关于中外作文教学的比较……对中学作文教学的研究,已从“教学”层面深入到“课程”层面,力求从课程定位、学科性质、教学内容(知识)等实质层面对作文课程进行“课程重建”。

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20079月,由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牵头,“作文大革命”实验班成立。而几位专家在认真细读实验前的学生作文后,发现这些作文没有个人见解,人云亦云,思想“正确”,语言乏味,平铺直叙。一位从高三回到高一任教的教师真诚地反思:“记得他们刚上高一时,有几个学生的作文很有灵气,我打心里喜爱和佩服。可是在我的作文课堂上,学生经我的高考模式作文的训练,开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作文,作文的风格慢慢靠近我的训练模式了,考试的分数也不断在‘丰收’。但他们飞扬的作文个性难得表现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和歉疚。”

无论是专家的担忧,还是一线教师的感慨,都揭示了一种现象:作文教学离真我越来越远。受功利化的影响,作文成为谋求分数的手段。在应试化写作的训练下,学生的个体生命正被无形地扼杀。在应试指导和强化训练下,学生熟练地掌握说谎、伪饰、顺应时势的本领,个人的独特性消失了,想象力消失了,生命的独特经验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我认为,当前作文教学的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回归内心,找到真我表达。

当代主流的作文教育思想基本沿袭叶圣陶的作文教育思想。叶圣陶的写作价值观贯穿其中的是“实用”和“应用”的实用主义思想,即写作是一种“应付生活”、从事工作和学习的“工具”。这一“工具论”思想是与二十世纪初我国现代教育为扭转学用分离的畸形教育观而转向重“实用”的教育观一脉相承。而这种应付社会生活的作文教育观,在今天看来是有失偏颇的:如果把写作教育仅仅当作应付生活的实用需要,不仅贬低了作文教育的真正意义,也为应试教育大开方便之门,因为,究其根本,“应试”也是“应世”的一部分。而无论是“应世”还是“应试”,其根本缺陷就是“人”的缺席、主体生命的残缺。

作文教育固然应当与生活密切结合,但“为生活”不能成为作文教育的唯一旨归。一味地迎合生活,只会造成个体生命的扭曲与消失,因为“应世”动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它与人的个性、主体性等是根本对峙的。由于人的社会化特质,社会性往往比人的主体性更为强势。人的本身话语、自然倾诉,总是有意无意地受到主流话话的屏蔽、压制和规范。因此,强化作文的外在动力,就会窒息个体生命的自由表达,从而导致作文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赵飞:是的,叶澜教授曾指出:“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就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即生命,“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促进生命的成长,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直面生命是前提,循于生命是保证,达于生命是目的。”人的生命,理应成为教育的立足点和价值追求。作文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应始终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并致力于人的生命发展。因此,我们提倡,作文教学应回归内心:与虚情假意、思想贫血“分手”,与浮夸肤浅、苍白无力“分手”,与缺乏真诚、流水账似的叙事 “分手”,与高大空以及泛滥的抒情“分手”。

一个只有内心真实的人,他的笔才是包含深情,他的文字才有灵魂站立的存在。所以以下三点是作文教学回归内心的内在支撑:(1)人的幸福在于内心,学生的一切情感输出点也是内心,出色的写作应该触及内心,成为学生向生活漫溯的主体,成为挖掘精神向度的实践。(2)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座花园,在这个深邃的花园中有阳光、和风,也有悲悯与博爱,只有回归内心的教学才会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和传递兴致。(3)中国文化思想是靠的体验和感悟去发现和放置。回归内心就是回到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中去,回到生活原点和本真。

回归内心就是回归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让内心苏醒。而苏醒的标志有两点:一是对生活的思考;二是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追问。可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一切,作文教学中到处是概念的充斥,一句口号,一个概念好像就是教师的一面旗帜,它们堵住了内心的苏醒之门。

徐飞:我一直主张,作文教学是一门唤醒的艺术。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唤醒”在作文教学上至少可以分两个层面,一是在情感层面,通过唤醒,使学生受到精神感染,情感体验得以丰富;二是在思维层面,通过唤醒,达到“去蔽”的功能,就是去除遮蔽,认识事物本真。

赵飞:我很喜欢“去蔽”这个说法。而要让学生“去蔽“,教师要先行“去蔽”美国帕克·帕尔默教授曾说:“只有我们教师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才有资格说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作文教学就是用心灵唤醒心灵,师生建立起一种内心的交融共生的关系,心灵伴随着心灵,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真实、真情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内心关照生活,在心灵复苏中让个体生命会瞬间展开。作文教学回到内心,就是将原本隐匿的生命痕迹从内心中挖掘和释放出来。

徐飞:我也有同感,要让学生回归内心,教师先要做一个表率。 我身边有一位语文教师,有次上一节作文指导课,正值她恩师去世的第二天,早读课时接到师兄告知此事的电话,强忍着悲痛跟学生讲审题和选材。说到“那些温馨而朴实的故事足以芬芳我们一生”,我说不下去了,眼泪夺眶而出,学生惊呆了。哽咽着讲述了一些老师当年给予我的种种呵护,教室里也随之一片唏嘘……

那次作文是整个班级写得最好的一次。不仅如此,班上还有位学生完成当堂作文后,晚上回家又在自己的QQ空间里再续一篇。这是一节教师情感“失控”的作文课,却意外地激活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找回了久违的自我。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让学生坚持自由写作。从写作的动力学来划分,写作可分自由写作与指令写作两种。不少学生应试作文分数平平,甚至很低,而他们的博客、微博却是语出惊人,诗意中不乏哲理。当学生在“指令式写作”下搜索枯肠、面容枯槁时,“自由式写作”却是文思泉涌,神采飞扬。因此,我们要坚持自由写作与指令写作相结合。没有充分的自由式写作,就不能提高写作素养;当然,没有一定量的指令写作,学生的作文不能通过阅卷者“封锁线”。但从生命的高度而言,自由写作的意义远远高于指令写作。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写随笔,但每每因不堪重负而中途夭折,或被学生同化以致于敷衍应付。随笔,作为一种自由写作,理应受到学生的喜欢,但为什么学生热情不高?我逐渐明白,是我们的反馈环节出现了故障。即使教师作了精批细改,也只是单向反馈,而没有互动交流,更没有全体师生参与的共生对话。反馈的简单化,逐渐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联合周报》,恰能对此作出纠正。

具体做法如下:每个周末,我的学生只有一份固定作业:一篇随笔。周一上交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从每班各挑出810篇有发表潜力的随笔,将随笔本发还给他们,并写上修改建议。这些同学在周三放学前将修改后的习作交给我,最终再由我确定发表的篇目,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输入电脑,下周一交电子稿。我负责将电子稿里的文档汇集在一个文档里,排版,在学生校对后送印。每周三,《联合周报》与两个班学生见面。我再根据每期文章特点,相机点评。

《联合周报》的制作可以简单归结为六个步骤:“一挑,二改,三定,四录,五印,六评”。这样会不会增加教师的负担?我的体会是:不会。教师从之前的逐篇批阅,到现在的浏览全部、详批数篇,时间并未多花。而且,排版时的粘贴、分栏,也不太费时。

教师的负担不会增加,学生的写作状态却得到明显改观: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对随笔冷漠以对,而是充满期待,尤其是发表者的随笔本发下后常会引来羡慕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敷衍了事,而是用心写作,甚至为发表而三改、五改。越来越多的学生为着提高写作水平,而爱上了读书……

赵飞:你这个做法我也尝试过,效果的确不错,诗人海子说:“诗歌就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联系。”我们每一位学生的作文必须有个体的情感、生命在场,否则,这样的习作也将是没有生命的标本。秉持心灵之美,把所有的道路指向内心,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有自己的精神坐标,师生的内心可以有意识地将日常生活上升到审美情感中来处理。

生活中,没有哪一种视角是唯一的,真实的世界是多维度视角组成。学生的作文不应该是框架内的舞蹈,命题式的思考,不是刻意而作,更不是绞尽脑汁的应付之作,应该是来自内心的一种迫切的愿望,一种不吐不快的写作驱动力。回归内心就是打开,打开心灵世界的同时,就是面向生活打开自己,学生生活也就瞬间打开,从而完成从自我经验到自由书写之间的创越。

赵飞:是啊,作文教学既要有理论的思考,还要有实践的探索。有效的写作教学,能使学生洞悉写作的秘密,在其语言和叙事等方面更加纯熟,进而能够从“技术活”的层面进入文本写作的自由王国。另外,教师自身的写作经验也会开启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思考,让他们更容易发现自己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洞察趋向,从而在自己的写作中迅速完成修正,作出必要的反应。

    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所有语文教师为之努力和探索。作文教学回归内心追寻的不是“写什么”,而是紧扣“怎么写”的命题。是让本来鲜活的生命回归到个体的精神家园,回归到现实世界之中。任何一种技巧、概念都不可替代人的精神家园的需求。在别尔嘉耶夫哲学中,人的生命有三个要素:肉体,心灵,精神。而如今我们的作文呈现的更多是肉体,心灵和精神严重缺失,学生的作文只有回到内心深处,才能触及自己以及阅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是关照、顿悟和觉醒。有了这些,学生才能对自身进行反思、关注和评价,才能对外部的世界有质的感悟,他的审美视角才会时刻对外折射自身,对内关照生活。

最后,我想以萨顿的一首小诗,结束我们今天的对话:“我,曾经沧海桑田/戴着别人的面具/不断迷失,失去我自己/如今,我终于变回我自己!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