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王阳明与朱熹

 任我逍遥客 2014-12-15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


一旦某人的动人遭到怀疑,他的所有行为都沾上了污点。——甘地

一,王阳明与朱熹


王阳明


王阳明,是朱熹(理学)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


清末有人断言,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显著的人有两个半!两个人是指诸葛亮、王阳明,另半个人则是指曾国藩。在古人的心目中,王阳明能够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并肩,这足可见王阳明的价值。


朱熹


关于朱熹的争论几百年都没消停过,骂他的人说他是败类,捧他的人说他是圣贤,但无论如何,双方都承认这样一点:他是一个影响了历史的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哲学家。


朱熹一生追求的东西名字叫做“道”, “存天理去人欲”和“格物穷理”。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对于不同种类的追寻者而言,道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和尚们来说,道的名字叫做“悟”,对于朱熹这类读书人而言,它的名字叫“理”。

二,“心学“由来


“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


正是从这一天起,王阳明意识到:朱熹可能是错的。他开始明白,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人虽然有着种种的欲望,但那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强行用所谓的天理来压制绝不可能有任何效果


在格物穷理的道路上徘徊了19年的王阳明,终于获知了秘密的答案:“理”在心中。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天理即是人欲。这是载入史册的一瞬,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三,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


比如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这也好理解,按照他那个格法,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他也提出了“由不明故不行“,很多不行动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做。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四,心学四诀与“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学四决,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王阳明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应该用最恰当的“良知”去解决办法。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


“致良知”是王阳明一生提出的最后一个学说,是他心学体系中最成熟的部分,也是他对以前所有学说的最高概括和总结,是一种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