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窍运身

 太极愚人 2014-12-26

月初,欣闻张全亮师哥近期潜心撰写了一篇题为:《“按窍运身”在吴式太极拳体用中的具体实施》的文章,刊登在鸣生亮文化网上。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下载后,反复学习了好几遍。兴之所至,当即给他写了一封学习心得汇报信。首先感谢他又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并向他表述了自己非常赞同的观点和一点建议及补充。

    信中我开门见山的谈到——“您说得对:‘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的理论,是恩师王培生继承传统、在数十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对前人太极拳理论的一个补充、完善和发展,是对太极拳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王老师从东北回来后,我虽然在西城区文化宫、外国语学院、首都师范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地,跟班学习过,点点滴滴也听了一些,但确如您所说:‘在整个套路上到底应该怎样具体落实,见诸文字,将是一个关于人体文化和人体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前些日子,我们通话前,我曾仔细阅读过您早先撰写的《吴式太极拳防身十法》和《吴式太极拳八法的内涵与外延》,并嘱咐身在巴黎的儿子要认真研究、反复体悟。赶巧,上月我给他的电邮中还提到了您和‘按窍运身’的体用。有关部分是这样写的:你王爷爷根据太极拳运动阴阳对立统一的哲理,和行功的特点(“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以及人体上下肢(交感神经)内、外三合及穴位对应的生剋关系,创编了八法心意要诀(略),我张师哥对此一一都有自己独特的体悟。例如:关于‘肘劲劳宫找肩井’(手的劳宫穴与同一侧肩井穴相合)他又补充了四句顺口溜,最后两句是:‘劳宫肩井意想合,膝找肘追 命呜呼’。——根据我的体会和验证,如体重在右,右侧中轴竖正,通天贯地,抬起右臂(不是刻意使力用肘尖去顶人),只要意想右手劳宫与同一侧的肩井穴相合,眼神顺势沿自己右肘尖的方向,看到对方身后远处,肘劲就有了。

     按张师哥的经验,如果在上述基础上,再‘意想’后腿(即左腿)的‘左膝’(书上错印成右膝了)一找前面的‘右肘’(顿时会感到后脚虚悬,有一种欲往前迈步的感觉),继而后面的肘尖(即“左肘尖”)一追前面的‘右肘尖’(切记:这都是“意想”),顿时将会增加无穷威力,所以他用了‘膝找肘追 命呜呼’这句话来形容)我们验证时,确实是如此。当然 对初学者来说,仅强调上述按窍对应的方法,还不行,还必须具备其它一些条件。因为如果身形不‘中正’(就好像十字架的主体是歪的或斜的);或者‘眼神’不合,与肘尖的方向不一致(那一瞬间需要神意合一时,反而神意不同处了);或刻意使力用肘尖去顶人(违反了“重意不重力”的法则);以及对方的劲儿已经出来了,你不知道先‘顺人之势’(意想手从左侧,摸左肩井,空了对方一下),——先吞,接着再摸右肩井,打出肘劲——后吐….也还是不行的。又如:要诀说:‘按劲凭栏望下瞧’。如果仅根据这句话来比划,也是永远做不好的。因为只是一般的站在楼上从上斜着朝下观望,相信多数人都会做,难就难在这里的栏杆,木头糟了,根本不能受力,如若真扶,不但栏杆会散架子,人也会摔到楼下去。在此情况下,这里的‘凭栏望下瞧’,要求的是一种‘欲扶又不敢真扶’的状态,从机理上来讲,就是‘中极之玄’——非阴非阳,亦阴亦阳。为的是‘守中’,用时不给对方一丝‘反作用力’,让对方‘无力可借’。像这些奥妙难言之处,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跟一般人说清楚和掌握住的。.....所有这些都说明,除了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悟性外,还有一个‘体’的问题,五绝老人郑曼青说得好:‘论致用,必先於体上着力,体为本’(俗话说:体用体用,没有体,怎么谈用?)因此,基础最关重要。只有‘体’的问题解决了,就是杨老(禹霆)跟我老师王培生说的:‘一想就是’。甚至‘不想就是’,因为已经‘应物自然’,形成条件反射了!

    从这封电邮里,您可以了解到,我们对王老师传授的心静用意,“按窍运身”,还是十分重视和喜爱的。因为杨师爷讲过:“太极拳是‘以意导体’的运动,就体上说,意念的部位愈小,就愈便于舒松,意念的变换愈细微,就愈觉意味深长,趣味浓厚”。恩师王培生有关“以意导体,按窍运身”的创见,正体现了杨师爷的思想和经验。您为弘扬太极文化,费心费力,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进行探索,无疑是善莫大矣的一大壮举!您概述的 六句歌诀都是您多年学习、实践、体悟吴式太极拳体用的结晶!我感到,首先您概述的“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 一开始就帮助习练者身心合一,进入了太极势,——也就是达到“周身一家,完整一气”——最便捷的窍要。

    武圣孙禄堂认为:“太极拳十三势的作用,乃研求一气伸缩之道”;“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却是一种客观存在,白云观曹道长、震阳子曾著文赞道:“人生自有留年药,万两黄金不给人”,说的就是“气”,可见其重要程度。是故武圣孙禄堂早在民国初年就用极度赞赏的口吻,引先人诗曰:“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寂寂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难比周身似水流”(参《中国古拳谱》“越女论剑”)。而您言简意赅,就一个“三融四坠腹内松”不但非常便捷的为从学者掌握了练习吴式拳“体用八要”和“四功四法”的良好基础。而且有了这个基础更为具体落实王老师提出的 “心静用意,按窍运身”的方法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斗胆说一句:其实,您所说的“四坠腹内松”似乎不是意想的结果,而是进入“三融”境界以后相应产生的一种知觉运动。)

    至于其他各点,都很对,因为正如您所说,此前的预备式,属于静态表现:无极而太极,尚处在混沌未开,鸿蒙一片,负阴抱阳,阴阳未分的本体状态。后面五点,属于动态表现,即本体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气分阴阳,机先动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消彼长,同生共灭。而且在此种运动中,除了吴式拳独有的单腿负重的川字步型以及斜中寓正等特点外,其他各条如以内导外、运而后动,意动形随、其根在脚、有上有下、……等等等等,可以说也是各派太极拳体用的共同规律。此外,由于王老师提出的“按窍运身”的方法,不但非常符合太极拳具有“以静制动、以柔尅刚、纯以神行,不尚拙力”以及“太极不动手,动手非太极”等特点和要求。具体如:移脚、落脚不想脚;前掤、下采不想手;用肘不想肘,而且在“用意不用力“的心法内容中,着意之处小得不能再小了,它最大的优越之处,既便于舒松,不用守点走线,又无形无象令人难知,只须静心用意淡淡的一想,就能自发的自然动作。做到顺乎自然求然。…….正因为您对此有着深刻的了解,所以您特将人体平衡活动中,一些相关的部位,和重要的穴位及其作用,也不厌其烦一一作了详细的注释,这对习拳多年或初学者,无疑都是受益非浅的特大好事”!

    “惟一的建议就是:您既然想说明‘按窍运身’在吴式拳体用中的具体实施,如能适当的再结合一些具体式子来谈,那样更便于了解和学习。就像您讲《防身十法》和《吴式太极拳八法的内涵与外延》那样”。

“还有,由于在我的记忆中,王老师七十年代末回到北京后,陆续应邀在西城区文化宫、外国语学院、首都师范学院包括人民日报社、北京图书馆、崇文体育场……等地办班,传授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拳、械。在传授套路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主要还是继承传统,根据内、外三合的原则,强调各式动作的姿势和基本要领,要求习练者牢记根、中、梢;梢、中、根一一相合。也就是左(右)肩、左(右)肘、左(右)手与右(左)胯、右(左)膝、右(左)足;或右(左)手、右(左)肘、右(左)肩与左(右)足、左(右)膝、左(右)胯一一相合。尽量做到全身手足,躯干,动作内外协调一致。

    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王老师日益深切的感到:中老年急需健身,更需速效,虽理解力强,但不易入静,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特点,又创编和传授了《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当时(准确时间是在1990年春1——3月的事)适逢全运会在即,参赛项目演示的时间只有三分钟,所以王老师抓住机遇,利用大学寒假期间,在首都师范学院的教学点,办了一个培训班,计划选拔几个人,参加全运会,以便能向全国推广“中老年健身十六式”。后来此事虽因故未能如愿(三月上旬,听说大会有规定:吴式拳必须以李秉慈规范的套路才能参赛,),但《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在王老师于1991年12月应邀东渡日本讲学时,日方有关部门征得王老师的同意,录制成光盘面世;随后1993年6月,已故张耀忠师兄也曾根据王老师在他组织的课堂教学录音整理出版,书名《吴式简化十六式》。到2002年秋,我去看望周荔裳老师时,谈到恩师当下在各地教学的情况(包括应邀赴日演示并讲授《吴式简化十六式》的健身和技击作用),当即她就十分热心的向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国当代太极拳名家丛书”负责人推荐,准备为王老师出吴式太极拳专集,於是老师对《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又进行了一些补充和修改,随同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和太极十三刀、太极六十四剑等,一并与载入《王培生吴式太极拳诠真》一书内。

    《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最大的特点,是以着重加强意念活动为主,强调内、外三合的内容,实践中普遍反映易入静,易得气、气感强。所谓“意念活动”,用王老师的话说,就是“心里想的”,从前叫“心法”。但由于各种原因,以前讲太极拳心法的人很少,大都秘而不宣。王老师出于公心,不吝把自己体悟的东西公开出来,主要是想让大家“早点儿、快点儿练出成效,及时掌握拳法核心,破除‘十年太极不出门’”的陈旧观念。

     在加强意念活动方面,王老师有如下几点主要提示:

     1、 意念活动,是“心里想的”,应是“有动之意,无动之形”,或“动之于未形”;

     2、人体窍位,就像针尖那么细、那么小,根据人体上下肢交感神经,左右交叉对应和生剋关系,“以意导体”,“按窍运身”,可以说,在体上的着意点小得不能再小了,不但便于舒松,更能达到“内动不令人知”的境地;

     3、强调意念活动:“按窍运身”,为的是思想集中,把太极气功练好。但是过于執着、拘泥也不成,譬如“内三合”,神与意只是呼应,并不是绝对(时时)一致。瞬间合上,迅即分开,所谓“神、意不同处”;

     4、还有在意念的引导下练拳,应当活泼,不可呆滞。所谓 “有意无意是真意”,练时要在阴阳之间、动静之间、虚实之间下功夫,方能渐趋上乘。

     5、最后还有一个“火候”问题,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因此,细想起来,我们老师“按窍运身”的创见,应该是继承传统,长期积累和逐渐感悟的结果。成熟阶段,上升到系统理论,应该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到新世纪的开始。他的有关论著和资料(录音、录像、门人历次课堂笔记等),足以说明这一点。

比如 预备式第三动 两腕前掤

     杨师爷在《太极拳各式动作解说》里,是这样提示的:                 

     两掌指尖微松,两腕向前舒伸,两臂即自然前起,起至与肩平为度,宽与肩相齐;指尖松垂;意在两腕,体重与视线均不变。

     1981年王老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教学讲义和1984年、1987年与王辉璞师叔共同编著出版的《吴氏简化太极拳》、《吴氏太极拳三十七式行功图解》以及1987年底和2002年冬,先后出版的王培生著《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王培生吴式太极拳诠真》,包括1991年年底在日本录制的光盘和1993年6月张耀宗在中国出版的专著《吴式简化十六式》里:

    基本上与杨师爷的传授大同小异。说法虽不尽相同。只是着重强调了意念和用法,并本着内、外三合的原则,有的地方说得更细致、更具体,强调得更突出些。

    如:上述“两腕前掤”这一动 ,王老师在这这个时间段的教学初期,具体强调的是:

    “用意念想两手指尖,使指尖关节先舒直,然后想手指肚,向手心靠拢。这时两手腕产生动力将两臂自然引向前上方平举,至手腕高与肩平,宽与肩齐为止。体重与视线均不变,意在手掌心”。

又:用法:自己手腕被对方攥着时,即将五指撮拢回收,使腕部向前突出贴对方的掌心(即一贴,一离,贴就是离;离就是贴),使对方身体重心倾斜而后仰跌出。后来 他在教学中,一次比一次表述得愈来愈细和愈来愈具体,以致直接强调身体具体部位的穴位的名称。

     为便于学习和掌握得更精确,我与儿子陈易合共同根据王老师在《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里的文字说明,复参照老师历次讲课录音、录像和有关笔记,仔细梳理,

    “两腕上掤” 这一动 具体如下:

重心移到左腿时,意念转移到左臂。由松左肩开始,自肩井穴往下想坠左肘(由左曲池穴往外横划弧到少海穴),再往下到左手有反应时,两手指尖舒展伸直,左食指尖往下指一指地。意想指尖跟地面接触,然后指尖( 中冲穴 )回购手心(内劳宫),身体重心仍在左腿,右脚更虚。左臂放松有悠荡劲时,总想左指尖囬够手心(“中冲”回够“劳宫”),直到(大陵穴)催动左手腕(阳池穴)有往上提的劲,左腕向前、向上提起,右腕被动地跟着动,两臂自然向前上方抬起,起至高与肩平、宽与肩齐为度,指尖松垂。意念在手心(内劳宫)

,从这里,不难看出,此时,王老师在传授行功时,已侧重明确提到身体窍位,和“按窍运身”的方法。也就是说,“按窍运身”形成系统的理论作指导,无疑是从传授中老年健身十六式开始的。因为,他每次传授,用语虽略有不同,在书里的文字表述上,开始也不是十分尽善尽美,但基本上每一动,都已具体的提到“意想”某个穴位及其相关要求了,这是在他以前的教学和太极拳专著中,很少见到的(不是没有,而是很少如此频繁和突出)。在这个教学阶段的后期,就经常作如下提示:中冲穴点风市穴;鼻尖对准大墩穴;尾闾穴指向照海穴;大敦穴按地;商阳穴托天;气冲贴冲门;夹脊与尾闾上下对正;阴陵穴相贴;还有:曲池(往外横划弧)滚落到少海穴,肘尖(少海)往后下坠落贴地(肘要贴地行);环跳落在脚根(照海)上(是“松胯”);阳陵举上天空(过头维——是“提膝”);他如:命门推肚脐往前凸出——是呼,瘪小腹 肚脐贴命门——是吸(胎吸);十宣囬够手心(内劳宫)催动手腕大陵透阳池(腕打);脊背有力,能负重上百斤——左掌劳宫扶在左腿阳陵泉,右掌劳宫扶在右腿阴陵泉,或者左掌劳宫扶在左腿阴陵泉,右掌劳宫穴扶在右腿阳陵泉(“龟缩力”);以及八法心意要诀:“掤劲命门找环跳,捛劲食指划眉梢。挤劲夹脊找前脚。按劲凭栏望下瞧。采劲玄关(两眉之间)肩井合,挒劲意在蹬后脚。肘劲劳宫找肩井(手的劳宫穴与同一侧肩井穴相合),靠劲玉枕扛大包”等等”。

(注:去年,我和儿子陈易合,共同策划,相互切磋、沟通,包括找资料,经过好几个月的时间,首先以王老师专著《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为基础,并尽量参照、筛选王老师每次传授时那些比较准确、形象的语句,仔细梳理,好不容易才把“预备式起势”(四动),和“揽雀尾”(八动),以及“太极拳推手运动的几种练习方法”,顺下来了,当然,还不是十分理想。因为历次课堂上,王老师经常有些随感而发的更确切、更形象的词语,尚有遗漏。看来此事确如我全亮师哥所说,它是一项艰巨而又重大的研究课题。目前“宜粗不宜细”,必须“先重点后一般”)。

                                                                    2013.11.18日修改稿

附:张全亮老师和陈惠良老师往来书信

 

师弟好!

    几次改稿都已看过,你这般年龄还这样谦虚向学、苦练精研、博采深悟,自强不息,真是令我感动 ,使我备受鼓舞。你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为我们门中有你这样的人才,这样的贤达而感到骄傲自豪!你我耄耋之年,还这样为振兴师门,为弘扬太极文化而闻鸡起舞,奋发图强,不图名利,倾囊传授,师父的在天之灵,一定会高兴的。

   我现在还在建德讲课,明天回去,见面再谈。多保重,祝全家好!

                                                                  张全亮

                                                              2013年11月18日于浙江建德

 

    师哥过奖了!我跟杨森(张全亮弟子,中国鸣生亮武术文化网主编)讲,在当前,我师哥能心明眼亮,奋力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实在太不容易了!我在文章中,对您的看法和评价都是心里话,也是客观事实。您挑头,创建了一个有继承有发展、大公无私、健康明亮、亦文亦武的武学平台,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武术大业上,功效卓著,有目共睹,我真期盼同门各位,能有自知之明,公字当头,以您为中心,汇聚到一起来,切切实实帮助您做一些事。当下,您先忙自己的正事。同时一定要注意身体,马师哥就是过分劳累,近期身体经常不适。我们终归是耄耋之年的人了,务望保重!

    对稿子如没有不合适的意见,建议适当的时候,可附在您文章的后面,给《中华武术》。另外像我和儿子整理的预备式“起势四动”和“揽雀尾八动”,两篇稿子,我想等您的文章刊登后,也酌情寄出,那样更能起到一种烘托作用,增强您观点的力度,当否?附上那两篇稿子。敬请审阅!


师弟 陈惠良    2013.11.19


吴式太极拳起势(预备式)的“按窍运身”练法—— 陈惠良   陈易合


    根据吴式太极拳著名武术家王培生有关著作及历次讲课录音、笔记和我们平时学习、体悟整理而成。

    杨老(禹霆)在其专著《太极拳动作解说》中谈到,“练太极拳,‘意’很重要,整个拳的动作都要用‘意’去引导和完成”。而且“最重要的是意念的部位愈小,就愈便于舒松,意念的变换愈细微,就愈觉意味深长、趣味浓厚”。 王培生老师在教学中,提出“按窍运身”用意的方法(人体最小的部位莫过于“穴窍”),就是根据杨师爷的传授,经过自己多年实践所独创。

所谓“意”,就是思想,由心发出,“心之官则思”,心就是大脑,它支配行动。前人所谓:“全凭心意用功夫”。就是根据太极拳经、论、歌诀的要求——“势势存心揆用意”;“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提出来的,强调 “意”的重要。

    正因为太极拳的“形动”——举手投足,肢体的动作及其变化——完全是“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由内达外,内里意气催动的结果,“绝非(单纯的)身子乱挪,手脚乱动”(吴公藻语)。所以先贤根据此拳运动的特点,从理论的高度,强调“全凭心意用功夫”。

王老师认为,所谓“全凭心意用功夫” ,即“有动之意无动之形”;或云:“动之于未形”。而且是“意之不断”,想、继续想、不断的想…。比如在《吴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收势里,王师提示:“想着‘踏步’,外形并没有真踏”;“想着‘往前走路’,外形并没有真的迈步往前走动”。就是说的以内里“想”为主,不是以外形“动”为主,所谓 “意在形先”的“预动之势”。由于通过不断切实想像的结果,“静极生动”,即内里内气贯通以后摧动外形,必然由内而外,结果有内有外,内外协调一致,出现了外面的“形动”,——这才符合太极拳“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要求。这是王老师谈到太极拳运动怎样用意的第一个特点;“动哪儿,不想哪儿”,这是太极拳用意念的第二个显著的特点是:。例如起势时的第一动,左脚横移,动的是左脚,不是想左脚,是想鼻子对准右脚大趾,上下垂直对正,(而且要看到大脚趾趾甲后面的汗毛哪儿,即大敦穴。——这一点十分重要,若专心致志,真看到了,意到,气到,内气也就沉到脚下去了——整理者)接着,尾骶骨对准右脚后根,眼睛向前作平远视,并且逐渐向右横扫过去,好像要从右侧方人群中找人,继而意想右手从小指开始,五个指端的延长线,好似船上的篙杆,顺序向右脚跟旁侧一尺开外,地上的一个意念点撑去。这时,左脚自然微抬、左脚大趾将会虚蹭着地,自动轻巧的向左横移过去。

    用法:对方若用右手扒拉我左肩向右横拨,我则意想自己的右肩或右侧某个部位,对方就拨不动了; “动之则分,分阴分阳”。这是太极拳用意的第三个显著的特点:如鼻子对准右脚大趾,上下垂直对正,右脚底就一分两半,前脚掌为实(属阴),后脚掌为虚(属阳)。进而尾骶骨对准右脚跟后,变成右脚整个全脚为实(静),左脚整个全脚为虚(动)——因此左脚就能动了——左脚将自动横移,但在大脑的控制下,只移到与肩同宽为度。这里顺便强调一下,离开“意念”不是太极,离开“阴阳”也不是太极。左脚横移,也叫“屈膝开步”。但开步时意念不想步(脚)。如上所述。

    王培生老师生前曾说过: “起势的第二动,左脚放平,这脚怎么放平的呢?就外形上看,是从左脚大趾、二趾、中趾、四趾、小趾、脚心、脚跟一一顺序依次着地放平,动的是左脚,但实际上,意念也还不是放在左脚,或刻意去动左脚,而是想右手,从右手小指肚开始、接着无名指指肚、中指指肚…直到大指指肚,顺序依次往右脚跟旁侧地上一尺开外的那个意念点落下。此时左脚大趾、二趾、中趾….最后小趾也将一一落平,继而再意想右掌心、右掌跟先后往那个意念点落下,这会儿左脚心、左脚跟也将先后落平。左脚落平以后什么都不想了,一切都忘掉,此时胸部会感到很舒服,虚其心实其腹,横膈膜以下特别稳固,横膈膜以上特别轻松,顶也立起来了,这就是起势的第二动左脚落平,但这只是短暂的一个停留,即重心的过渡,因为这时体重尚在两腿之间。     

     用法:此式与起势、预备式基本上相同,体重平均在两腿,都没有动作,所不同的是一为“两脚并立”,一为“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有的老师根据姿势的内涵,非阴非阳,亦阴亦阳,动分静合的理念称它为为无极桩或太极势——在此基础上可以意想两脚如植地生根,也可以意想两脚如临深渊,如捛薄冰,或者想象站在豆腐上,生拍把豆腐踩出水来和找六面劲等,用时决不能脚下虚实不分,否则不能灵活变化;太极拳用意念还有一个“时间”问题,即“火候”。 如起势的第三动两腕上棚,和第四动两掌下采;两腕上棚的动作是手指回够手心(即十宣穴回够内劳宫),两腕向上抬起。当体重尚未完全转换到左脚时,两腕就向上抬起,这就犯了双重之病。因为“时间”不对,“火候”不够。太极拳是随遇平衡,脚下只能有一个重心点,第二动两脚落平,两脚落平以后,只是一个过渡,因为此时体重尚未完全转换到左脚,意念应迅即从右脚跟旁侧地上的那个意念点,顺原路回到右手心,上行经右肘、右肩,并经过夹脊到左肩,再下行通过左肘到左手指梢外(注意:体重在那条腿,那边的胳膊是“虚”,能动——整理者)。随着意念由右臂的手、肘、肩经过夹脊到左臂的肩、肘、手这种游走,此时体重已完全转换到左脚。只有到这个时候,左手才能——好似从左侧地上开始——作回够手心的动作,两腕逐渐往上抬起,位置与肩平,这就是用意的时间与火候(也就是“度”)。而右手为辅手,也跟随着做同样的回够手心的动作,继而两腕往上抬。      

    用法:自己的手腕若柀对方攥住时,只需五指撮拢回收,意想大陵透阳池,对方将后仰跌出;也可以意想用自己的内劳宫贴住对方的手心,贴上后立即与之离开(一贴一离),也能达到同样效果),两腕往上抬到与肩齐平为宜,若超过耳垂….力量就会到腰上,人不舒服,力量如到脚后跟,人将往后仰。只有与肩齐平以后,人才会感到胸部特别舒服,这就是用意时必须要注意的那个“度”!此时意念在左手心(内劳宫)。

    接下去第四动,两掌下采行功时,顶劲虚领,意念转向外劳宫(手背),手指有舒展之意,手心有突出之感,同时两手(左手为主,右手跟随)、两小臂逐渐向下降,降到45度时(注意:这里也有一个度,超过45度再下降,就会压迫心口窝,不舒服了),意念开始转到左曲池,意想左曲池

到左少海,平直往后拉(拉之前,意念转向外劳宫后,手指舒展,十指指端的十宣穴延伸出去,意想在对方身后确立一个念点,往后拉时不能忘掉身前那个意念点,这样才能维持自身的平衡和稳定——整理者),感到自己的膝盖要打湾儿的时候,意念转移到左肩井,一想左肩井欲与脚下左涌泉上下垂直对正,身体就会像坐电梯似的垂直下降,从外形上看,体重好像在两腿,实际上右脚是虚的,体重完全在左腿(也就是武氏拳形容的“三虚抱一实”——整理者)。

   用法:对方若攥住我手腕想往后拽时,我随即将五指舒伸,松肩坠肘,目视对方身后那个意念点,肘尖向自己的后下方沉采,切记应“竖腰立顶”,不能弯腰撅臀,对方将立即应手前栽。此时两手张开,虎口圆撑,左右大指挨着左右风市穴,松胯提膝收小腹,尾骶骨朝前,眼睛平视前方,这叫:“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这是太极拳极其重要的一个架势(意想顶劲虚领,头若悬珠,含胸拨背,气聚神凝,腹内松静气势腾然,脚下腾虚,十分轻捷——整理者),此势静态从头到脚,务必反复仔细体悟,或单练动态,提左膝,提右膝,循环往复。


   根据吴式太极拳著名武术家王培生有关著作及历次讲课录音、笔记和我们平时学习、体悟整理

据了解,前人学拳,学完一式,上、下、内、外,都达标了(指符合基础入门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八字要求),老师才教下一式。杨老(禹霆)认为:“一式太极,式式太极”。他曾说:“老架八十三式,共326动,循规蹈矩,不急不躁学完一套得三年零一季,即三年零三个月”(言下之意:扎扎实实,功夫才能上身——整理者)。

    前不久,我们《在太极拳运动心静用意“按窍运身”起势(予备式)的练法》一文中,介绍了吴式太极拳著名武术家王培生老师授课中强调心静用意“按窍运身”的理念和起势(予备式)的具体练法。从学练的情况来看,不少习练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起初,觉得很新颖,好是好,就是有些烦琐。不如依势模仿、比比划划很快学完一套便捷。王老师在一次答记者问“功夫如何才能练到上乘时”曾谈到:“要想练出精深的功夫,一方面要有好的传授,方法正确,路子对头;另方面对学练者来说,则需要有恒心、毅力和百折不饶的精神以及专心致志的态度,不懈怠,不躐等”。王老师还一针见血的指出:“现在学拳的人都有一个通病,贪多,求快。今天练了这个明天又想练那个;上一个式子还未熟,就想强习下一式;姿势还未达到准确,又求用法;推手未全,就想比划大捛;刀剑未精,又惦着要学粘杆。诸如此类,以致乖謬成型,反致一事无成”。他认为,“太极拳是内家拳,心静用意,以意为先。其功夫乃是太极拳的理念和汗水加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层一层拾级而上。俗云:万丈高楼平地起,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筑成的。一切事情都是这样,学习太极拳也不例外”。反观我们的习练情况,学拳时听老师讲课,倒也很专心,甚至听到紧要处欣喜异常兴奋不已,可时过境迁,个人练时,往住又缺乏耐性,不能自觉地完全按老师所讲,一丝不苟严格以求,更谈不到像前辈们那样下一番苦功夫了。

    三丰祖师在“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中说:“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故习此拳,亦须如此。若心不能安、气不能聚、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则全身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这篇百余字的短文,内涵极丰:(1)它涉及到“拳以载道”、“拳与道合”的问题。“拳”与“道”两者之间,乃是一种“象于外而藏于内”的表里、本末的关系。不管太极拳是文练还是武练,其最终目的都是透过表象而深究其本,即 “求道”、“悟道”、“证道”。乃是身心兼修,特别是心性的一种修为。如用太极先哲李道子在《授秘歌》中精辟地表述即是:‘尽性立命’。它不但锻炼人的体魄,而更主要的是不断修练着人的灵魂”。正如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所说:“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的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又说:“最高境界的太极拳,乃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总之,对习练者来说,道与拳,此两者既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捨本逐末;(2)涉及到太极拳最主要的特点:“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太极拳乃研求一气伸缩之道。拳之开合动静,即据此气而生,放伸收缩之妙,即由此气而出”(孙禄堂宗师语)。因此,杨式太极拳在台湾的开拓者郑曼青则认为:“太极拳运动“运而后动,如蒸气火车然,借气之力运而后动,与肢体的局部之动大相迳庭” 。经云:“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记得,八十年代中,王培生老师在接受《中国日报》英文版记者采访时也说过:“太极拳与其说是肢体的运动,不如说是心意的锻炼”(也有人把后面这句话翻译成——“不如说是一种心态”;此外,“太极拳的基本构想,在世界任何拳术、武功、搏击方法中是独一无二的”(金庸先生语)。长期以来,人们不去认真揣摩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之一及其特点,以致 “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习练很久,仍不得其门而入。形成“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学者众,成者唏”的状况,

    基于此。吴家后人(吴鉴泉之子吴公藻)在其专著《太极拳讲义》里谆谆告诫习练者:“基础最关重要,其姿势务求正确,而中正安舒,其动作必须缓和,而轻灵园活,此系入门之径”。但通常除极少数有夙慧的人外,人们大都急于求成、好高骛远很少在这方面一丝不苟认真下苦功夫。这是必须引以为戒的!

    关于王培生老师传授 “揽雀尾”(共八动)的具体练法如下:

    1、左抱七星(掤手)

    起势的最后一动为“两掌下采”。承上式 ,松腰,意想(有动之意,无动之形)命门找右环跳,尾骶骨与右脚跟上下对正;同时松左肩,坠左肘,左掌以大拇指肚引导,经地下向前上方抬起(实际上是左肩找右胯、左肘找右膝、左手找右脚,——即外三合),至拇指与鼻尖前后对正为度,接着左掌微微向后翻转,掌心斜坡向内(即左少商穴对正左鼻孔),眼神从左大指上方向前作平远视。这时体重完全移于右脚;同时右掌在左掌心向后翻转、中指和无名相贴时,将自动抬起、右掌中指尖贴近左臂弯处,掌心斜向左下方(这叫异性相吸:阳掌找阴掌);继而坠右肘(右肘找左膝,先合后分),左膝就欲往上起,接着再松右肩(右肩找左胯,也是先合后分,分时往右侧后——上提)意在右肩。此时左腿将自动向前伸出,脚跟着地不着力,脚尖回够鼻尖。(这叫左抱七星,也叫左掤手。七星,北斗七星。头是紫徽星,不动,头跟左肩、左肘、左手是“四颗方星”(勺儿);左胯、左膝、左脚是斜三星,也是通常说的“勺把儿”。右手、左腿为虚。虚者动,实者静,右手指肚跟左脚趾盖,要上下相合,这才稳。历来很多前辈把“抱七星”当作太极拳的一个桩功——“川字步桩”——来练。(注:凡是“意想”,都是精神专注,“有动之意,无动之形”,或云:“动之于未形”。可运用五内心法:内想、内视、内听、内察、内息。发挥想像,感觉愈具体愈好。)

    2、右掌打挤

    承上式。松右肩,坠右肘,右掌向前推至掌心与左掌脉门相贴;同时左掌以小指引导而下落,肘尖即上移,以左臂平屈于胸前为度,左掌掌心向后,指尖朝右;右掌掌心向前,指尖朝天,以食指指尖与鼻尖前后对正;同时左脚逐渐平,左膝前弓;右腿胯、膝、足、逐节往身后舒展开去,后(右)脚跟外展,后(右)脚掌虚悬松落地面,以脚掌,将要离开又不离开地面为度,切忌后腿紧绷蹬直;体重在左腿;两眼从右食指上方向前作平远视;意在夹脊。

    要点:屈膝(左膝)前弓,平送腰胯(两乳头跟两气冲穴四点垂直),夹脊往前脚面上落时,身形必须端正,手上不使力;再就是,打挤前,意想左手食指指捎延长线,走一弧形与自己的右眉梢相接,继而“心意”又按原路返回,经左手食指指捎到左肘尖(这样一想,里面的气是圆的);与此同时,还必须观照右掌与左小臂的交叉处与前脚(左脚)上下对正(也就是把前脚搁在两手十字交叉处的中间)。

    3、右抱七星(掤手)

承上式,左掌不动,右掌掌根由左手脉门沿左大指边缘斜坡向上起,到右手背与眼睛相平,眼睛一看右手食指商阳穴,以左脚脚跟为轴,脚前掌内扣45度,面向正西,随之尾骶骨顺着左脚后跟往下坐,右脚后跟虚起内旋;右手小指为轴大指外展,右掌心向左侧后翻转,中指和无名指相贴,右大指少商穴对正鼻尖,实际上是右小臂外旋(阳掌变阴掌);与此同时,左臂内旋,掌心斜向右下方(阴掌变阳掌),中指尖顺着右臂滑向右曲池(即贴近右臂弯处),继而坠左肘(左肘找右膝,先合后分,分时意想左肘从左曲池到左少海往左侧后下方坠落,右膝将有上起之意;接着再松左肩(左肩找右胯,也是先合后分,分时意想左肩头往左侧后——上提),意在左肩。这时右腿将自动向前伸出,脚跟着地不着力,脚尖回够鼻尖;眼神从右大指上方向前作平远视;体重完全寄于右脚。

(注:小臂外旋——可以治便秘,尤其是对上了年纪的人。)

    4、左掌打挤

    动作与第二动相同,只是左右肢相反,方向有别(此式面向正西)。体重在右腿;两眼从左手食指上方向前作平远视;意在夹脊。要点:必须注意,打挤时,夹脊往前脚面上落,两手并不使力,只是顺势往前荡出。因为此式的下一动是右掌回捋,所以王师要求:右掌往前荡出翻转向下的过程中,先意想右手大姆指指甲盖托天,指缝中滋出一指多长的嫩肉芽(即指甲心往前延伸);接着意想右手食指指甲盖托天,食指指缝中滋出一指多长的嫩肉芽;继而意想右 手中指指甲盖托天,中指指缝中滋出一指多长的嫩肉芽;最后再 意想无名指和小指指甲盖同时托天,无名指和小指缝中各滋出一指多长的嫩肉芽(实际上这时的右掌,已经不知不觉,在非常舒松的情况下完全翻转朝下了,但却不是有意为之)。(注:经云:“意气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一会儿意想指甲盖托天、迅即又意想……;以及前面第二动左掌打挤前,要求先想左手食指指捎延长线,走一弧形与自己的右眉梢相接,这些都是“意气”的变换,能产生虚实变化和圆活之趣;把左脚搁在两手十字交叉处的中间、平送腰胯、夹脊往前脚面上落、眼神向前作平远视以及后(右)腿逐节往后舒直脚掌虚悬松落地面等——也都是为了使身体的间架结构合理,协调,阴阳对立统一,打出整劲。当然,将来熟练后,“体”的问题完全解决了,动之得法,就可以练什么扔什么,因为“过了河,无需再背着船了”。用时“一想就是”,以致“动就是法”、“不思而得,不勉而中”。)

    5、右掌回捋

    第四动左掌打挤定势时:体重在右腿,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箭步;右掌掌心向下,左掌掌心向上,中指扶右腕脉门处,右臂向西北方向舒直,右手大指与右脚小趾上下成一直线,高与右耳垂平;意在右掌心,双目注视右手食指指尖。

    承上式,先意想右掌向前(朝西北方)延长出去一个手掌的长度;待感觉到后(左)腿有反映时,接着由右小指引领,按先后顺序、意想小指肚落地、无名指指肚落地、中指指肚落地、食指指肚落地、大指指肚落地,最后是右掌心落地,此时将会感到后脚掌完全落实于地面;继而意想坠右肘,从身后找左膝与左膝相合;松右肩从身后找左胯,与左胯相合;此时将会感到后(左)、后(左)膝盖、后(左)胯、节节松落,体重逐渐后移,从(右)弓步变成(左)坐步;同时自然而然右掌循外弧形线向左后下成斜坡式回捋,左掌中指仍扶腕随之;右肘贴近右肋旁时,意想肘尖从右曲池到右少海向右侧后下坠落;腰向左后下松力(即微微往左后下转动);右脚尖自动翘起;右掌心自动翻转向上(好似托着一块豆腐);左掌心随之翻转向下;竖腰立顶,目视右食指尖,意在右掌心。

    要点:虚实变换——弓步变坐步,脚下阴阳的变化,必须严加注意,包括右掌的回捋,所有肢体动作及其变化,都是心静用意,以意为先,意动形随,内气催动外形的结果。也就是:“顺乎自然求自然”。

    6、右掌前掤

    承上式,右掌(好似托着一块豆腐)以食指引领,从右肋旁循内弧形线经左腹沟气冲穴往左前上舒伸,高与左肩齐平,左掌中指始终扶右腕随之;右掌从右肋往左肋移动的过程中,松腰落胯收小腹(好似让出道儿)同时,仍需注意顶不能丢(切忌弯腰撅臀);当右掌从左肋往上运行至左肩前时,右脚逐渐落平;继而眼神、右掌、腰胯随右膝屈膝前弓、整体一致往右前方移动,至右臂伸直,右掌小指与右脚小趾上下在一条直线上,高度与右肩齐平;体重在右脚,意在右掌心,眼神看右食指尖。

  (注:右手掌心朝上,不使力,从右肋循内弧形线往左前上舒伸,松腰落胯,意想左脚心(涌泉)松沉入地(犹如一滴墨汁落在宣纸上,向四面八方渗透开去,此时会有一种“气腾然”的感觉悠然而生)。这也叫挒(挒:有上挒,下挒之分。此式为上挒,手心朝上想往上去,但决不能往上使力,王师比喻:“右掌(好似托着一块豆腐)以食指引领”,可想而知,此时手上并没有多大分量,关键是手与脚相合以后,脚立即主动与之分开,往下松落)。另外,这里还暗含着有一肘。因左掌中指始终扶腕随之,在右掌从右肋往左前上舒伸的过程中,只要需要,左手中指移至右臂弯处,右小臂一屈,意想右劳宫与右肩井相合,眼神一看,就是一肘。(打肘决不是外形上用肘去顶人家。首先(第一)必须竖腰立顶;其次(第二)是意想劳宫穴与同一侧的肩井穴相合;更重要的就是,(第三)眼神必须同时顺着肘尖的方向看去。再就是:如果打右肘,在第一、第三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若先意想右劳宫与左肩井相合,就 “空了”对方一下,如迅即意想右劳宫与右肩井相合,将立即打出很强劲的肘劲。这就是虚实变化的一种效应。)

     7、右掌后掤

     承上式,先意想右掌心从身后去与左脚心相合);继而坠右肘(右肘从身后去与左膝相合);松右肩(右肩从身后去与左胯相合),此时将会感到后(左)脚腕、后(左)膝盖、后(左)胯、节节松落,身向后坐,成左坐步式,右脚随之尖上扬,回够鼻尖,右脚跟虚沾地面;与此同时,右掌以食指引领向左后方划一圆弧,左掌随之,至右掌转到右耳旁、大指及中指与右眼角成一直线,眼神看右手食指指尖,体重在左脚,意在右掌掌心。

    要点:外形动作是虎口张开的右仰掌,向右后方划一圆弧。经云:“尾闾带胯肘,劲源自上手”。意在尾闾,以会阴为轴心旋转,尾闾划一小圈儿,带动右环跳(胯)划一中圈儿,右肘尖(少海穴)划一大圈儿。三者一致,同时转动。手头上后掤的劲儿(也可以说是向后挂的一种劲儿),就出来了!

     8、右掌前按

     承上式(体重在左脚,意在右掌掌心。眼神看右手食指指尖)。

松右肩(气到肘),坠右肘(气到腕),右手心一空(气到手),待右大指落得跟右嘴角齐平,想一想右地仓,再想左地仓,意想右大指从右地仓经左地仓,往前追眼神,腰随之转动,右脚也将同时自扣,朝正南落平;继而屈膝略蹲,尾骶骨对正右后脚跟,松腰落胯往下坐,脊背后倚,右掌以大指引领自然向前按出。用王老师常说的话就是:“坐一坐,靠一靠”;接着身、手、眼神整体一致同时向右微转,至右掌根与右脚尖上下相对为度。

 

    要点:右掌前按,绝不是右掌使力往前推,诀窍就在 :“坐一坐,靠一靠”。特别是“松腰落胯往下坐”以后,“脊背向后的倚靠”,实际上,这就是太极拳所崇尚的对立统一规侓 ——“有上有下”、“有前有后”、“有左有右”以及“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等不同于一般拳种的独特之处。另外,这一式的“右掌前按”,出掌的时候,一切都集中在右手大指肚上,感觉大指肚就是整个手掌(包括全身),这也是值得留意的地方。


平衡论——纪念父亲王培生先生诞辰94周年(王乃祥)


    “平衡”,重量相等达于平衡。在不同科领域有不同解释,追忆学过的知识,物理学有作用与反作用力的解释,化学有可逆反应的解释等等。对于习练了几十年太极拳的同门挚友来说,在理解平衡方面定会有不同程度的体会;然而一点是共识的,在太极拳运动中平衡很重要。

     谈到平衡,使我记起父亲生前闲暇时与我对弈象棋的情景,我用中炮开局,父亲反宫马应对,十几回合后,我感觉有机可乘,但父亲巧妙对掉了我的一车一马,并引领我自觉不自觉地向失败走去。弈后父亲微笑地对我说:下棋是一项可以开发智力的活动,无言的对决,可品人德,可养心智。你棋不错,且记贪攻,刚弈之棋因你贪赢,神意外露,至子力分散,车马炮失去联系,出现了因心态不平衡造成的败棋之形,给我之机将你拿下。你师兄吴淞笙是国围棋国手,他通过练太极拳达于超强的心静神清,连连取得大战的胜利而不疲惫。下棋、打太极拳都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只有心平气方可和,求得心态的平衡才是。父亲讲: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拳术,更是通过人为载体的一种东方文化,它包罗万象之识,纳天人合一之理,是阴阳哲学的一部经典。只有把它提高到科学的文化璄界加以认识,悟性方可提高,拳技定会长进。诚然,父亲淳朴的教诲启蒙着我太极思想的嫩芽,沐育成长。

      人类可垂立于天地之间,唯有用恭敬之心接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于内心,得正求中,垂而得中不会偏,立而得正不会倚,置中正之位,平衡之象。天地平衡可以久存,人赖平衡以长生,习拳者得平衡为太极。

太极拳讲形体平衡,心态平衡、阴阳平衡、动态平衡、静态平衡等。从运动生理、物理力学来谈就是重心问题,这对研究太极拳的功理功法是很必要的。任何物体的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引起波动,人体的运动平衡,是由若干个局部平衡来实现的。比如筋骨,关节,肌肉收缩组成的肌肉拉力与重力寻平衡。习武者的一拳一掌,一腿一步,前进、后退等;诸多象势,都是循人的生理规律而运动的。父亲所著的头顶太极,怀抱八卦,脚踩五行的学说,充分体现了平衡的特点及要素,他创展的用意念循经应穴的习拳方略,不但有益于拳技的提高,更益于体质与身心的修养,从而达到整体的平衡。

     下面,我以阴阳“十”字之象,比喻一下太极拳的平衡。“十”字中竖直乃阳,浑元一气,“十”字之横平乃阴,心平意合。竖直相交于横平,一气可分乾坤,横平相交于竖直,心感天地正气而意动,动静则分。“十”字相交处为中,乃至中和之处。心意交和一气,可展大同宇,可缩小藏形。正映中庸道曰:“放之以弥六合(天地四方),卷之以退藏于密(方寸之间)”。心意之功也。心执其中为平,执中以制左右,平即在此中。意始动而未动,乃本心平而未动,不仰不俯无过与不及,亦无所偏倚,太极拳讲究“横平竖直”。其要求身体处处中正,从颈至足,上下相随,横平可示肩、腰、跨平,横、竖既相互矛盾又互为其根,横、竖相互依托运动,都是为了立身中正,太极拳非中正不立,非和合不行,中正乃拳之本,为体,和合为动之原则为拳之用,其体用平衡也。

     再言,太极拳是圆转运动的典范,其圆转不离“十”字中和。失中者不圆转。拳谱曰:“曲伸开合听自由”。自由应在圆转中求之,故变化万千,不失平衡。言平衡需有依托,可依托物,可依托力,而拳者平衡仅以乾坤为依托,不以人为拐杖,也不为人之拐杖,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回忆父亲在与人搭手示技,常出其拇指,以已之中直指彼之鼻准,以意贯之,彼无不失中而倾跌。问其原因,父亲讲到:“拇指五行之脾士,乾坤天地间,戊己土居中。守中用中,中在其中,我得其中,彼必失中,我顺人背。以我之中制彼之中,破坏对方平衡”。父亲又讲:“教汝等知中,非拇指能作中之用。我以一气运身,使身之全体皆顺遂,从心所用,故知其守之所守,善其用之而用。无形无相全体透空,至超乎象外其环中。”父亲所言,语甚概括。今悟乃是论平衡之理意:平衡者善行,善行无形迹,有形迹不得平衡,虽然看不见习拳时有偏倚,然其内失中和,易生双重之病,总心想求平衡时而难得平衡,有求即失中也,无欲而止时方观其有,其有为道。可见、可知、可用而不可得,得即失之。平衡在运动中产生,即在运动中变化,达于新的平衡,自然界没有绝对的平衡。

    静观先人们留于我们的太极图,更显其理之深奥,它首尾相接,阴阳运转,迹无凹凸,无始无终,行无断续,圆者周全……,这就是循环无端的自然法则,万物生存依赖于平衡之中。

    至此落笔,望诸君以平衡心态,一阅拙文共勉。

 

 

2013年9月7日


“按窍运身”在吴式太极拳体用中的具体实施——张全亮


   “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的理论,是已故吴式太极拳技击艺术大师王培生先生,在总结数十年体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太极拳在体、用两个方面,都非常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王培生先生在实践中体悟到的“按窍运身”,要比“以气运身”更具体,更好掌握。实践证明,用这一理论指导健身和技击,作用更为显著。王培生先生天才地提出的这一新理论,是对前人太极拳理论的一个补充、完善和发展,是对太极拳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

   “按窍运身”,就是在拳术的体、用中,先将意念注于一个穴位,让内气自然向此聚合。随之自会循经络运行,内动外随,细心体察,向上则如气蒸腾,向下则如水洇沙,极为细腻有趣。纯熟之后,在健身上可以有效的通经化瘀,起到针灸、按摩的作用;在技击上因为我之内气,在体内细腻不停的流动,使对方之劲力无法落到实处,让对方感到如攀沙山,如陷泥潭,蹬不上劲,抬不起腿,迈不开步。功夫上身之后,越练越精,可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的神明境界。

     但是在实践中,如何实施“按窍运身”的练法,目前还没有见到系统、具体的文字阐释。

关于“按窍运身”的理论,在太极拳体、用实践中怎样具体运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人周身有360多个穴位,以王培生先生创编的《吴式简化太极拳》37式而言,有178个动作,很多动作还要分解出很多小动作,这么多动作练起来怎样想?是一个动作想一个穴位,还是按照运动路线把分布在肢体上的所有穴位都要一个个想到,还是重点选择几个主要穴位,所选定的某个穴位应用于某一动作,对健身和防身有什么效果,要表述清楚,需要通过反复长期的实践体悟和大量的功效实例做佐证,还要用大量的文字、图片来说明。这是一个大的关于人体文化和人体科学的研究课题。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具体落实“按窍运身”的练法?我认为应该从先粗后细,先重点后一般,先原则后具体的方法入手,慢慢的学习、实践、体悟、运用“按窍运身”的练法。比如先不涉及每个动作,先从吴式太极拳在体用上的一些不变的原则入手,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所谓不变的原则,就是吴式太极拳在演练和使用时,从预备式到收式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动式还是静式,从始至终都要保持的姿态和运动程序。

     吴式太极拳在体用中有哪些不变的原则呢?我初步归纳了六个:

     一、三融四坠腹内松

    三融:即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

    四坠:即肩(肩井穴)往腰(命门穴)上坠,腰(命门穴)往胯(环跳穴)上坠,胯(环跳穴)往膝(阳陵泉穴)上坠,膝(阳陵泉穴)往脚(解穴溪)上坠。

腹内松:就是气沉丹

    具体地说:

    脚融地,是想脚下生根,深扎八荒,意念越深越远越好。脚融地,把意念放在解溪穴,要细心体会根扎八荒之意境,想象树根融扎地到极远处时,再把意念转移到涌泉穴,意想回吸大地之精华,通过“树身”蒸发到“枝叶”;

    头融天,是提起精神,想象头颅把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四肢关节都一节一节拉直、断开。拳论曰“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头融天,把意念放在大椎穴,要细心体会“大树参天生长”的气势。意念越高越大越好。枝繁叶茂根系会更加发达。想大树参天生长之势融插到极限时,在把意念转移到百会穴,意想回吸宇宙之精华通过“树身”洇润到“树根”。

    胸融空,是把意念放在膻中穴。做静、绵、深、长的深吸气,极力扩大胸容,通过深吸气意使脊髓和脊髓腔壁分开,肌肉和骨骼分开,皮肤和肌肉分开,全身毛发都要竖起来。想象整个身体像一个从内向外一层层都充足了气的皮球,在深吸气胸容不断扩大时,要细心体会“如沐春风”的感觉。待胸容扩大到极限时,稍停再做悠、缓、细、匀与吸气等速的呼气,开始进入四坠。拳论曰“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四坠,是把意念先放在肩井(穴)。然后想象三融之气化为润物无声的春水,通过肩井穴,依次向全身的骨髓、肌肉洇润,上肢到十宣穴(十指端),躯干到命门(穴)、下肢到环跳(穴)、阳陵泉(穴)、解溪(穴),慢慢把全身骨骼内外都融化为流水。要细心体会“枝繁叶茂花果飘香”的美景盛况。

    三融,是“内固精神,外视安逸。”“无形无像,全身透空”。想三融可以有效的调整脊椎力学失衡,防治多种疾病。可以使脑、脊组织放松,达到除张化瘀,健脑益智的效果。

    想三融,是亲天,是神向上、向外,是天地分开。

    想四坠,是敬地,是形向下、向外,是天地交融。

    三融、四坠,是三才合一,如天罩地,如地包天,覆阴而抱阳。人与万物同在天地间孕育、变化。天是父亲,地是母亲,天地就是我,我既是天地,浩瀚杳杳,杂念皆无,只有一气尚存。三融四坠也是一种掤劲。

     腹内松。就是在想三融四坠之后,再把意念转移到命门穴,腹自回收,意念全部收回丹田,想象自己是一把打开的雨伞,又收了回来。整体感觉像是站立在停泊于水中的船上,有点轻微摇晃,即进入太极佳境。三融是神,四坠是意,腹内松是气,全身内外随神、意、气之开合是力。“三融四坠腹内松”就是一个大的周天循环。是神、意、气、力的化合。

    三融四坠腹内松,是一种静态表现,主要用于太极拳的预备式,也是效果极佳的内功修炼方法。行拳过程在所有动作的运行和定势也都要尽量保持“三融四坠腹内松”的良好状态。

    二、“公转自转气腾然”。公转自转是太阳与地球公转同时自转的运动规律。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运动规律,即是吴式太极拳动态的表现特点。只要动就要用意使周身所有关节都要以腰椎(命门穴)为圆心进行公转同时自转。以头为领导的上体运动是公转,以尾骶骨为领导的下体运动是自转。公转与自转是相互反方向运动,是身如拧绳、首尾相合、如猫寻尾的运动,是效法自然运动规律的运动。从整个身体看像是一个打足了气的皮球。从每个局部看又像是一部具有九曲轴,万向轮的机器,无微不利。公、自转时要保持三融四坠的状态和腹内松静的妙感,意要向内、向下,神要向外、向上。

    公转自转气腾然,是一种动态的表现。

    三、“内导外随神领形”。就是太极拳先辈在拳论中所强调的“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太极拳哲理性拳术,是实用意念拳,是头脑功夫,是用意不用力的拳术。每个式子都要先想后作,先看后行。要用心意引导内气,以内气带动肢体。以眼神(包括内视与外视)领导着肢体的运动方向。“内导外随”是以阴面的穴位、经络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带动着阳面的穴位、经络乃至整个肢体缓慢运动。其运动意念(路线)在体内时,以内视神的领导为主,其运动意念(路线)超越体外,向前后左右运行时,则以外视神的领导为主。

     内导外随神领形,是吴式太极拳整体运动特点

     四、“按窍运身水洇沙”“按窍运身”的理论是王培生老师的创造,“如水洇沙”的练法是我多年修炼吴式太极拳和研究拳理拳法过程中的一种顿悟。《十三式行功心解》强调“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打手要诀》曰:“节节贯穿,虚灵在中。”按窍运身,就是在体用时选择一个主要穴位,带动内气在肢体内缓慢运动;如水洇沙,就是要想象内气在肢体内的运动是以如水洇沙(由上向下)或如气蒸腾(从下向上)的形式边洇边走,细腻入微,可以达到“想穴除疾,细腻化瘀”的保健功效。

    按窍运身水洇沙,是内气在意念支配下的运行特点。

    五、“单腿负重川字步”。就是在每个拳式的体用上,都要把重心垂直在一条腿上,虚实要分的十分清楚;前进后退的运动路线都呈川字步型,定势时两足像是踏在两条轨道上。充分体现出拳论中“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要求。

    单腿负重川字步,是吴式太极拳独具的步法特点。

    六、“以腰使手走螺旋”。就是在整个行拳过程中无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举手、投足都以腰为主宰,以腰为驱动。手足都不要主动伸屈,更不能盲目伸屈,不能出现分力和勉强之力。是浑然一气的整劲,并且运动的路线成螺旋形。

    以腰使手走螺旋,是吴式太极拳运动程序和路线的表现。

    上述六个不变的原则归结起来为如下歌诀:

三融四坠腹内松

公转自转气腾然

内导外随神领形

按窍运身水洇沙

单腿负重川字步

以腰使手走螺旋

   “三融四坠腹内松”的理想穴位是:

    松解溪,脚融地,根扎八荒;想涌泉,水上行,如气蒸腾

    松大椎,头融天,参天生长;想百会,气下沉,如水洇沙。

    松膻中,胸融空,如沐春风;天地分,无形象,全身透空。

    松肩井,身四坠,天地交融;尊天地,孝高堂,泉清水净。

    松命门,腹(神阙穴)自收,周身荡漾;静如此,动亦然,太极佳境。

     二、“公转自转气腾然”的理想穴位:

腰(命门穴)为轴,闾(长强穴)追肘(少海穴),公转自转;动转时,神(神庭穴)内敛,气要腾然。

     三、“内导外随神领形”的理想穴位:

阴(阴面的穴位经络)内导,阳(阳面的穴位、经络)外随,动与神合;上想下,下想上,前后皆然。

     四、“按窍运身水洇沙”的理想穴位:

想要穴,聚内气,缓慢濡润;极柔软,极松静,如猫捕鼠。

     五、“单腿负重川字步”的理想穴位:

想命门(穴),找环跳(穴),中正安舒;欲进退,想肩井(穴),沉肘(少海穴)动步。

    六、“以腰使手走螺旋” 的理想穴位:

手脚动,以腰控,先开后合(肩井穴与环跳穴之开合);内抽丝,外螺旋,虚实分清。

   上述穴位的部位、归属与作用:

    解溪穴,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正中之陷中,属于足阳明胃经。功能:引上焦之郁热下行,可通经活络。主治:头疼、眉棱骨痛、面肿、目赤、眩晕、心烦、腹胀、便秘、抽筋、踝关节肿痛、下肢瘫痪等。

    涌泉穴,位于足心,屈趾凹陷处。属于足少阴肾经。功能:通经活络,滋阴降火,补肾壮阳,开窍宁神。主治:黄疸、头顶痛、失眠、眩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癫痫癔病等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平。属于督脉。功能:疏风清热,解表通阳,清脑宁神。主治:感冒发烧、咳嗽气喘、肩背疼痛、颈项强痛、疟疾等。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属于督脉。功能:解热开窍,升阳固脱,平肝熄风,镇静宁神。主治:头痛、眩晕、惊悸、耳鸣、鼻塞、晕厥、中风、昏迷、癫狂、高血压、子宫脱垂、脱肛、阴挺、神经衰弱、健忘、血崩等。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之中正点。属于任脉。功能:调气降逆,宽胸利膈。主治:胸闷气憋、胸痛气短、岔气、气机不调、咳嗽气喘、痰多带血、肝气冲逆、心烦心悸、呕吐、泄泻、乳痛等。

    肩井穴,位于两小臂贴胸交叉,两手中指肚所指之软凹处。属于足少阳胆经。功能:通经活络,散凤止痛,疏风开胸,降逆平冲。主治:颈项强急、肩背疼痛、手臂不举,偏头痛、感冒、耳鸣、耳聋、呕吐、眩晕、乳腺炎、咽喉炎、颈淋巴结核、中风偏瘫、诸虚百损等。

命门穴,位于右肾左上角,第2、3腰椎之间,前与肚脐相对,侧与两肾相平。属于督脉。功能:兴阳益气,宁心安神,补肾固本,通利腰脊。主治:失眠健忘、头晕耳鸣、眼花、后脑痛、腰腿痛、脊强反折、五劳七伤、赤白带下、惊恐、脱肛、遗尿、尿频、遗精、阳痿、早泄、泄泻、下肢麻癖等。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属于任脉。功能:安神益气,滋阴壮阳,调理脾胃。主治:肠鸣腹痛。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形疲体乏、绕脐疼痛、水肿鼓胀、脱肛、泄痢、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等。

    长强穴,位于尾骶骨端与肛门之间。属于督脉。功能:通督任,壮阳气,通经活血,调理脏腑。主治:痔疮、痢疾、脱肛、泄泻、便秘、便血、阳痿、早泄、阴囊湿疹、淋浊、闭经等

    少海穴,位于肘内侧横纹头陷中。属于手少阴心经。功能:通经活络。主治:心痛、两臂麻木、肘关节痛、手颤肘挛、腋胁痛、颈痛等。

    神庭穴,位于入发际正中五分。属于督脉。功能:回阳救逆。主治:前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多泪、失眠、癫痫、惊悸、鼻炎等。

    环跳穴,位于大转子骨的外上方,侧卧上腿屈膝足跟所能触及的凹陷处。属于足少阳胆经。功能:通经活络,驱风散寒,键利腰腿。主治:遗尿、糖尿病、尿潴留、膀胱炎、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胯痛、下肢麻癖、半身不遂等。

    前面还提及了两个穴位即十宣穴,阳陵泉穴,顺做注释:

    十宣穴,位于十指尖端距爪甲约一分处。属于经外奇穴。功能:活血通经,回阳缓急。主治:一切急性病之失神、吐泻、或欲吐不出、欲泻不下、喉庳呼吸困难、高烧不退、高血压、癫狂、短气不语、邪病大唤等。

    阳陵泉穴,位于膝外关节下一寸,腓骨小头之微前下方陷中。属于足少阳胆经。功能:通经活络,舒肝利胆,清泄湿热。内和脏腑,外润经筋。主治:下肢痿癖、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腰膝疼痛、麻木、胁肋痛、心下急痛、口苦、黄疸、水肿腹坚、小便不利、脚气、小儿惊风、破伤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