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是福:(400)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经验分享

 陋室书屋2 2014-12-30

健康是福:(400)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经验分享

(2014-07-25 11:07:0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忠告:金钱、权力、享受都应该排在健康之后 

 

 

(400)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经验分享

 

 

 

 

中科院  夏晓根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今天我讲的主要是我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我自己对待糖尿病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算不上什么科普。在座的肯定有比我对糖尿病更了解的。讲错的地方,请给予指正。

    一、何谓糖尿病

    糖尿病的名字来自于人们早期对这种病的认识,发现这类病人的尿是甜的,所以称之为糖尿病。而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糖尿病易感人群。现在知道,它是一组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原因是糖代谢紊乱。食物消化、吸收,转移为血液中的葡萄糖,当血液中的葡萄糖高于一定水平的时候,胰腺的受刺激的胰岛B细胞就分泌胰岛素,人体细胞中的特殊蛋白能与胰岛素结合,将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储存起来以利今后使用,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处于正常水平。我们的胰腺分泌有两种激素,一种是胰岛素——输送血糖到细胞内部,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下降,它的唯一作用就是降血糖;另一种叫胰高血糖素他的一个功能就是提升血糖值——如果血糖低了,她会让细胞里的糖再返回到血液里。总的来讲,就是保持我们正常的血糖水平既不会高血糖,也不会让我们没有能量(低血糖)。在这个环节中有一样东西受损而不起作用,则血糖的储存就会出问题,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不能下降。那么就如我们的器官浸在糖水中腌者,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器官损伤,后果是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这是最可怕的,糖尿病人基本上都是死于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昏迷、肺炎、皮肤和尿路感染、结核病等。慢性并发症有:大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消化系统疾病、眼睛黄斑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脚等等。

    糖尿病有Ⅰ型、Ⅱ型、妊娠糖尿病等多种类型。中国的绝大多数均为Ⅱ型糖尿病,我也是Ⅱ型糖尿病。

    二、糖尿病高危人群

    ①有糖尿病家属史者;②中老年者;③肥胖者;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者;⑤吸烟者;⑥日常生活缺少运动者。

    对照来看,我有家属史(我的一个姐姐是糖尿病),95年前后身体很胖,在国外缺少运动,年龄也属中老年了。上述六项我占四项,最重要的是我没有预防糖尿病的任何知识,所以糖尿病帽子落到了我的头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有上述情况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血糖水平。

    三、糖尿病的诊断

    有明显症状(三多一少),血糖增高,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但可能为时已晚,发现尿中有糖(不一定是糖尿病),或已有并发症则更可怕。所以要做早期筛查和诊断。

    有效诊断糖尿病,而且是最重要的方法是检查血糖水平。通常是做糖耐量试验。就是分别于空腹和饮糖水或吃完馒头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血一次,测定血糖值。空腹血糖>7.0mmol/L 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目前国外、和国内有的单位用糖化血红蛋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被称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持续的高血糖导致葡萄糖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称作糖化血红蛋白,结合后的血红蛋白是不可以复原的。由于细胞每三个月更新一次,所以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推荐使用该标准来诊断糖尿病。

    四、关于饮食控制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当然要治疗。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水平。饮食控制是一个重要方面。刚刚发祥糖尿病的病友,往往因害怕而不敢吃东西,害怕吃了血糖升高。造成人体消瘦,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下降。其实糖尿病人仍然是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什么时候吃、吃多少。这就是饮食治疗要解决的问题。这方面专家有很多论述。现在通常的讲法是,根据体重和消耗,对摄入热量实行总量控制,简单的说就是饮食实行每天总量控制。

    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可上下不超过5%)。超重者,摄入应小于消耗;体重过轻摄入应大于消耗。根据这个原则来确定一天需要的饮食量。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还要考虑血糖的控制。各种食品使得血糖升高的速度不同,所以饮食时还要考虑各种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因时间关系,不作讨论)

    要根据每顿饭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来决定这顿饭的用餐量。这样经过限制以后的三顿饭一般不能满足我们的营养需要,就需要在两顿饭之间加餐。再与自己每天的消耗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找到自己每天什么东西吃多少,何时吃的规律。用这种规律来指导自己每天的饮食。如果吃药,还要考虑药物对血糖水平变化的作用。总的原则就是既要控制血糖、又要保证营养。

    还要注意的是,不仅淀粉会转变成葡萄糖,其实所有的食品都会转化成葡萄糖。例如油脂,卡路里含量更大。所以我们要尽量少吃煎、炒、烤、炸的食品,提倡吃蒸、煮、烩、炖的食品,饮食要清谈。

    我的饮食规律是:我基本上每天吃五两米饭的量,如果吃山芋、土豆等淀粉类食品,根据等量交换的原则,我就适当降低米饭的量。我把水果或其他零食都放在两顿饭的中间吃。菜有荤有素。

    五、关于运动治疗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好处是:消耗能量(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效用(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燃烧脂肪——肌肉组织成分增加;促进血液流动,改善心脏及呼吸功能;增强骨骼坚韧性;增强体力;放松心情等等。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石,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研究证明,轻度或中度的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配以运动治疗,可使70%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运动给了我极大的好处。一开始我是吃药的。经过吃药,基本控制了血糖水平。随着防治糖尿病知识的增加,更了解了运动对于控制血糖的重要作用。

    我在上班时,每天骑车,精神状态很好。当年轻轨3号线开通后,坐了一个月轻轨,发现血糖控制不好,而且人的精神状态也很差。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又改成骑车上班。骑车上班,在药物的配合下,不仅血糖控制能达标,而且早饭的饮食量也有了适当增加。在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以后,我就自己做了一个试验,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减少了药量。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糖化血红蛋白仍然在正常范围内。后来我改成不吃药,靠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至今已很多年了。糖化血红蛋白基本在正常水平,最近一年多五次的测定分别是6.3、6.2、6.2、6.3、6.0。

    现在我主要的运动是早饭后去植物园打太极拳(6套,加上自行车来去,要1个半小时);晚饭后快步走近一小时。糖尿病人的运动应该放在饭后半到一小时(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我还将运动与饮食量挂钩,早饭、晚饭我都要吃二两饭,而中午只吃一两。用血糖监测来验证我控制饮食和运动的效果。(现在有很多关于中医养生的知识,如养生操、食疗等,我也将其尽量与控制血糖结合起来。例如,我还在走路插入了举手走路和倒走。)总之,我已经将运动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作业,不管刮风下雨,都坚持完成。这已经是我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像不能不吃饭一样。

    运动使我在不吃药的情况下血糖控制能达标,而且睡眠好,平时精神状态良好。当然,运动不能代替药物治疗,这是我个人的经验,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案也会不一样。能不能不吃药,要根据自己胰岛功能的状态来决定,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实行。

    六、关于药物治疗

    当然,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发展的重要手段。但药物治疗必须是在控制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糖尿病口服药物主要有这么几类:促进胰岛素分泌类药物(如磺脲类);a-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减慢葡萄糖的吸收,如拜唐苹);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增敏类药物(如双胍类)。当然还有注射胰岛素。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今天不作讨论。

    中医从整体调理入手,可以改善全身症状,辨证施治因人而异。我就吃过一位消化系统的一位教授的中药(他是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还是蛮好的。不过中医来得比较慢,立马降血糖,可能比较困难。

    七、重视糖尿病监测

    对血糖等糖尿病各类指标进行监测,是减缓和预防多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监测有利于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病情获得最佳控制,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急性并发症,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慢性并发症,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最终延长其寿命。糖尿病监测内容包括尿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蛋白与肾功能、眼底、神经肌电图、血压、体重、腰围/ 臀围、胰岛功能等。内容很多,当然不是每次都要全部检查。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一两年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到内分泌科做一次住院检查,检查一下胰岛功能,有无各类并发症及其发展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自己的治疗方案。

    我曾经在六院住过六天。检查结果告诉我,我尚无并发症的发生,我的身体基本健康,我的胰岛素分泌量还可以,只是胰岛素分泌的峰值比正常的要晚一个小时左右,所以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偏高。我主要的问题是胰岛素抵抗,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差。这与我的发病原因是吻合的。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监测的关键内容,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手段。监测的频率根据糖尿病病程的发展而有所不同。例如使用口服药、每日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患者,最好每天都侧血糖,看看当天饮食和血糖控制情况,饮食控制和运动的效果。

    我们平时用血糖仪测得的血糖,叫即时血糖,就是你测的时候的血糖。这种测试对我们平时食品的选择还是有帮助的。有时出去与朋友吃饭,这时我特别注意餐后要测一下血糖,看看是否吃得太多了,如果血糖水平高,则下次要注意了;吃月饼,我把它作为主食的一部分,但月饼的含糖量比较高,是否会影响我的血糖水平?吃过以后,餐后我也会测一下。长此以往,可以不断总结,以利于自己平时控制食量,特别是自己没有吃过的东西。

    糖尿病是终生疾病,监测笔记是自我管理的重要措施。笔记应该包括:测血糖、尿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日期、时间、数值;药物使用时间、剂量;当天进食量、时间;运动量及运动时间;生病、劳累、情绪改变、月经情况、低血糖症状等。

    八、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

    现在对糖尿病治疗归纳起来分五个方面,统称为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糖尿病的运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含注射胰岛素)、糖尿病的监测。

    对付糖尿病最好的武器是知识,也就是对糖尿病的全面了解。

    我的糖尿病是在1997年发现的。当时国家对糖尿病还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我更没有什么认识。我吃过所谓的中药“消渴丸”(实际上含有西药优降糖),出现过三次低血糖(低血糖比高血糖对人的伤害更大)。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确实很无知。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始到六院来看病,听取了12讲的糖尿病教育课程。其实现在各三级甲等医院大都有这种课程。如果没有听过的建议要听一下。听完后可以对糖尿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听讲使我对糖尿病的治疗极大地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自觉性。

    糖尿病治疗的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学不完的知识。需要不断的学习。但是我有了对糖尿病的一些认识。虽然还是皮毛。

    1.糖尿病不可怕,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对血糖的控制,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同样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生活。(陈立夫活到100岁)

    2.有了上面的认识,就可以有,也必须保持一个平衡和健康的心态。冷对由于糖尿病而出现的各种状况。在血糖控制达标的时候,将自己视为一个健康的人。

    3.战略上藐视糖尿病,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根据自己的情况,严格执行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的治疗方案。而且要坚持下去,要对自己负责,要有意志力。

    4.建立起自己的生活规律。起床、睡觉、吃饭、休息、运动都要有规律,即所谓起居有常。人体的新陈代谢是受生物钟控制的,胰岛素的分泌当然也不例外。科学实验证明,人体的红细胞在离开人体以后的新陈代谢仍然以24小时为周期。我认为,养成规律性的生活,可以使胰岛素的分泌与用餐相协调,有利于血糖调节。当然规律性的生活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5.战胜糖尿病,关键在自己。听不听医生的话,能否控制饮食、坚持运动,都是你自己说了算。个人意志是做好自我管理的关键。对待自我管理的态度不同,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就会大相径庭。让我们共同努力,战胜糖尿病。

    以上是我自认为的自我管理经验与体会,与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健康是福:(400)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经验分享

divid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