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己黄芪汤

 学中医书馆 2015-01-04

防己黄芪汤

  (实卫利湿法)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

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主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腹痛加芍药。

  【方论选萃】

  ·程林:防已疗风肿水肿,故以为君,白术治皮间风水结肿,故以为臣,生姜主逐风湿,故以为佐,三味去风行湿也。风湿去,则荣

卫虚,黄芪、大枣、甘草为使,用以养正除邪,调和营卫,为治风湿之缓剂(《金匮要略直解》)。

  ·魏荔彤:防已宣风除湿之品,一味而外,尽属补中燥土固表之药。芪、术、甘、枣内治者多,防己、生姜外治者少,而防已大不同

于麻黄之用,除湿驱风,而全无解散之性,可见此症汗出恶风,虚寒之象已露,即不敢妄为发汗,以亡其久弱之阳矣。凡在湿家内因寒湿

者,可以概以此为例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清·钱天来:脉浮汗出恶风,似乎风邪在表,应用桂枝,而仲景又侦知其卫气已虚,皮肤不密,毛孔不闭,所以汗出恶风乃湿家之表

虚者,故用防己利水,以黄芪固表,白术、甘草燥湿补中而已,皆因其表气已虚,卫阳不固,并微似汗之桂枝亦不轻用矣,非用意渊深而

能制方若是耶。

  清·尤在泾: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

用防已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腰以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金匮要

略心典》)。

  清·汪讱庵:此足太阳、太阴药也。防已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窍泻湿,为治风肿、水肿之主药;黄芪生用达表,治风注肤痛,

温分肉实腠理,白术健脾燥湿,与黄芪并能止汗为臣;防已性险而捷,故用甘草甘平以缓之,又能补土制水为佐;姜、枣辛甘发散,调和

营卫为使也(《医方集解》)。

  清·黄元御:风客皮毛,是以脉浮;湿渍经络,是以身重;风性疏泄,是以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甘草、白术补中而燥土。黄芪、

防已发表而泄湿也(《金匾悬解》)。

  清·陈元犀:恶风者,风伤肌腠也;身重者,湿伤经络也;脉浮者,病在表也。何以不用桂枝、麻黄以发表祛风,而用防已、黄芪以

补虚行水乎?盖以汗出为腠理之虚,身重为土虚湿胜。故用黄芪以走表塞空,枣、草、白术以补土胜湿,生姜辛以去风、温以行水。重于

防己之走而不守者,领诸药环转于周身,使上行下出,外通内达,迅扫而无余矣(《金匮方歌括》)。

  清·费伯雄:去风先养血,治湿先健脾,此一定之法。此症乃风与水相乘,非血虚生风之比,故但用治风逐水健脾之药,而不必加血

药,但得水气去而腠理实,则风亦不能独留矣(《医方论》)。

  清·张秉成:此治卫阳不足,风湿乘虚客于表也。风湿在表,本当以风药胜之,从汗出而愈,此为表虚有汗,即有风去湿不去之意,

故不可更用麻黄、桂枝等药再发其汗,使表益虚。防风,防己二物,皆走表行散之药,但一主风而一主湿,用各不同,方中不用防风之散

风,而以防已之行湿。然病因表虚而来,若不振其卫阳,则虽用防己,亦不能使邪退去而病愈,故用黄芪助卫气于外,白术、甘草补土德

于中,佐以姜、枣通行营卫,使防已大彰厥效。服后如虫行皮中,土部之湿欲解也。或腰以下如冰,用被绕之,令微汗出瘥,下部之湿仍

从下解,虽下部而邪仍在表,仍当以汗而解耳(《成方便读》)。

  清·王晋三:汉防己太阳经入里之药,泄腠理,疗风水。通治风湿、皮水二证。《金匮》汗出恶风者,佐白术,水气在皮肤中聂聂动

者,佐桂枝,一以培土,一以和阳,同治表邪,微分标本(《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验证】

  例一  刘殿青治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案(选自《陕西中医》1993.1)

  吴某,女,35岁。

  风湿性心脏病史多年。近月来,自觉心中空虚,惕惕易动,面部及下肢轻度浮肿,畏寒自汗,周身酸重,气短懒言,纳少,眠差。舌

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微腻,脉细弱。证属久病正虚,风湿滞留,心阳耗损,心失所养。

  治宜固表祛风化湿,温阳养心定惊。取防己黄芪汤加味。

  处方:防己  桂枝  白术  附子  茯苓  泽泻各10克  黄芪50克  薏苡仁  牡蛎各30克  甘草  生姜  大枣各6克  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5剂后,心中空虚悸动好转,浮肿减轻,惟仍心慌气短,眠差乏力,于上方加党参、枣仁各15克,再服5剂。

  三诊:诸症好转。守原方连服30余剂,诸症大减。后用防己黄芪汤送服归脾丸以善其后,随访3年,病情稳定。

  例二  刘殿青治慢性结肠炎案(选自《陕西中医》1993.1)

  王某,男,54岁。

  腹泻10余年,每因受寒或食生冷腥物发作。曾经西药多次治疗未愈。日前因受风寒加之饮食不节,腹泻稀便又起,日4~5次,肠鸣腹

痛。伴恶风怕冷,纳少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属卫虚脾弱,风湿外袭,湿邪内盛,运化失健。治宜祛风化湿,固卫健脾。取防己黄芪汤加味。

  处方:防己  桂枝  白术  茯苓  泽泻各10克  黄芪30克  薏苡仁15克  砂仁3克(后下)  煨姜  大枣各6克

  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5剂后,恶风怕冷已除,腹泻次数减少,继用前方去桂枝服10剂。

  三诊:诸症消退,后用上方研末蜜丸,巩固2个月,随访2年未发。

  【按语】

  此治风湿,风水表虚自汗法也。方中黄芪、白术、甘草,皆甘温之味,益气固表;防己味苦辛性寒,祛风胜湿,利水消肿。以故风湿

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用之;风水脉浮,身重、汗出不恶风者亦用之。盖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肥腠理,卫外以为固者也。气虚卫疏,

腠理不固,风湿袭入经络,而为风湿痹痛;风邪外薄,肺气痹阻,不能通调水道,则为风水浸滛。病之标虽异,病之本则一也。故治法相

同如此。

  附方一

  防已茯苓汤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防己  黄芪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水煎,分三次服。

  【主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方论选萃】

  明·赵以德:此证与风水脉浮用防已黄芪汤同,而有浅深之异。风水者,脉浮在表,土气不发,用白术、姜、枣发之。此乃皮水郁其

荣卫,手太阴不宣,金郁者泄之,水停者以淡渗,故用茯苓易白术;荣卫不得宣行者,散以辛甘,故用桂技、甘草以易姜、枣《内经》云

:肉蠕动,名日微风。以四肢聂聂动者,为风在荣卫,触于经络而动,故桂技、甘草亦得治之也(《金匾玉函经二注》)。

  徐彬:皮水……四肢聂聂动,以申明水气在皮肤中之状,而后皮字义晓然矣。药亦用防已黄芪汤,但去术加桂、苓者,风水之湿在经

络近内,皮水之湿在皮肤近外,故但以苓协桂渗周身之湿,而不以术燥其中气也。不用姜、枣,湿不在上焦之荣卫,无取乎宣之耳(《金

匮要略论注》)。

  沈明宗;此邪在皮肤而肿也。风入于卫,阳气虚滞,则四肢肿。经谓结阳者,肿四肢,即皮水也。皮毛气虚受风而肿,所谓水气在皮

肤中,邪正相搏,风虚内鼓,故四肢聂聂动,是因表虚也。盖肺与三焦之气同入膀胱而行决渎,此肺虚抑郁不入膀胱,而水亦不行,则当

使小便利而病得除。故用防已、茯苓除风湿而宣水道,以黄芪补卫而实表气,表实则邪不能容。甘草安土而制水邪,枝枝以和营卫,又行

阳化气,而实四末。俾风从外出,水从内泄矣。《张仲景金匮要略》)。

  清·尤怡:皮中水气,浸淫四末,而壅遏卫气,气水相逐,则四肢聂聂动也。防已、茯苓善驱水气,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

,且合黄芪、甘草,助表中之气,以行防已、茯苓之力也.(《金匾要略心典》)。

  清·王晋三:汉防已,太阳经入里之药,泄腠理,疗风水,通治风湿、皮水二证。《金匮》汗出恶风者,佐白术;水气在皮肤中聂动

者,佐桂枝。一以培土,一以和阳,同治表邪,微分标本。盖水湿之阳虚,因湿滞于里而汗出,故以白术培土,加姜、枣和中,胃不和再

加芍药;皮水之阳虚,因风水泄于表,内合于肺,故用桂枝解肌散邪,兼固阳气,不须姜、枣以和中也。黄芪汤方下云:服药当如虫行皮

中,从腰下如冰。可知其汗仅在上部而不至于下,即用白术内治其湿,尤必外用被围腰下,接令取汗,以通阳气也。余治太阳腰髀痛,审

证参用两方,如鼓应桴,并识之。”(《绿雪园古方选注》)。

  清·王泰林:水在皮肤,卫阳必虚而汩没,故用枝枝宣卫阳以解肌,君茯苓泄皮中水气。黄芪益卫气,生用亦能达表,治风注肤痛。

汉防已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腠理,泄湿热。此治皮水之主方也。里无水气,故不须白术以固里(《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

注》)。

  【近代验证】

  例一  秦伯未治皮水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主诉:浮肿不消已一年,时轻时重,用过西药利尿剂,也用过中药健脾、温肾、发汗、利尿法等,效果不明显。故应邀会诊。

  诊查:当时诊见:全身浮肿,腹大腰粗,小溲短黄。脉象弦滑,舌质嫩红,苔薄白,没有脾肾阳虚的证候。进一步观察,腹大按之不

坚,叩之不实,胸膈不闷,能食,食后不作胀,大便一天一次,很少矢气。

  辨证:说明水不在里面在肌表,断为皮水。

  治法:用防己茯苓汤化裁治之。

  处方:汉防己15克  生黄芪15克  带皮茯苓15克  桂枝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二片  红枣三枚

  服药两剂后,小便渐增,即以原方加减,约半个多月症状完全消失。

  例二  海崇熙治慢性水泻案(选自《国医论坛》1989.11)

  彭某某,男,23岁。

  去秋贪食瓜果患泄泻,愈后屡有反复。诊见:面目虚浮,足胫水肿,日泻3~5次,无腹痛及脓血,便呈水样,尿短少。舌淡胖,苔白

,脉濡缓。证属脾胃不健,输泄无权,水湿内聚为患。治宜培补中洲,分利水谷。

  处方:防己 桂枝  黄芪  茯苓  车前子各10克  土炒陈皮  炙甘草各6克

  二诊:上方服5剂,小溲转清长,大便渐实,便次减少。继服5剂,水泻止,肿胀消,食增病愈。后随访1年,未见反复。

  【按语】

  此即防己黄芪汤方,去白术加桂枝、茯苓者也。黄芪、甘草,益气固表,防己利水消肿,即防己黄芪汤之制。《伤寒论》治心下悸,

每每桂枝、茯苓同用,盖取其通阳化水焉。经方之变道如此,学者最须留意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