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清肺汤(刘弼臣) [组成] 玄参10克板蓝根10克 山豆根5克鱼腥草 15克车前草15克倒叩草15克益母草15克灯蕊草1克 [功效] 清肺利咽,利尿消肿。 [主治] 小儿肾病,急慢性肾炎等。症见浮肿,少尿,伴有 鼻塞流涕,咽喉不利,咳嗽喉中痰鸣等。 (用法] 日1剂,水煎2次,可分多次服用,当日服完。 [方解] 本方是刘弼臣教授在其独创的鱼腥草汤基础上,经 过进一步加减化裁而成。方中玄参、板蓝根、山豆根清利咽喉,使 肺之门户得清。鱼腥草、车前草清肺利尿消肿。益母草活血利尿 消肿。灯蕊草通利膀胱,利尿消肿,倒叩草清肺利咽,化浊消肿。 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利咽,利尿消肿之功效。 (加减] 兼鼻塞流涕者加辛夷lo克,苍耳子10克。兼咽喉 肿痛者加锦灯笼10克,青果10克。兼声音嘶哑者加蝉衣3克,钩 藤10克。兼咳嗽有痰者加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南沙参10 克。兼表卫不固而汗多者加生黄芪15克,防风10克,炒白术10 克。水肿较重者加桑白皮lo克,茯苓皮lo克,生姜皮1克。 (按语] 中医治疗肾病,多从脾、肾论治,刘弼臣教授经过 多年潜心钻研,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认为,小儿肾病综合 征与成人有明显的区别。小儿脏腑娇嫩,卫外不固,肺脏受外邪 侵袭的机会远比成人要高得多,因外邪困肺,肺气不利,不能正 常通调水道而致水液泛滥发为肾病。提出了从肺论治小儿肾病综 合症的方案。首先是清除肺脏中的外邪,恢复肺脏通调水道的功 能,切断邪气内传脾、肾的通路,脾、肾不被邪气所扰而发挥其 水液代谢的正常功能。达到正本清源,消除水肿之目的。特别强 调清肺务要彻底,以防邪气深伏,病情反复难愈。清肺的关键是 清利鼻咽,使肺之门户得清,抵抗外邪的功能增强,所立肾病清 肺汤经临床验证,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另一方面,从肺论治小 儿肾病综合征,并不是单强调肺,而置脾、肾于不顾。在病情中, 只要见到脾、肾二脏之症状,必加用适当的药物兼顾之,尤其到 了疾病后期或病程较久的病例,脾、肾二脏虚象明显者,则多用 健脾补肾之法以治之。不可拘泥守方,墨守陈规。 [典型病例] 吴某某,男性,5岁6个月。 患肾病综合征2年,于1992年6月3日住院治疗。入院时颜 面肿胀,咽红:扁桃体肥大1I度,未见分泌物;心、肺(一);腹 部膨隆,腹围66厘米,移动性浊音(+);阴囊水肿,双下肢有 凹性水肿;纳可,小便量少,每日约100毫升;脉弦滑。实验室 检查:尿蛋白++++,血浆总蛋白3.69%,白蛋白1.og%,球 蛋白2.69%,胆固醇639mg%,肌酐0.2mg%,尿素氮4mg。证 属外邪困肺,不能通调水道则水液泛滥而发水肿。治宜清咽泻肺, 利水消肿。处方:玄参10克、板蓝根10克、山豆根5克、鱼腥 草15克、车前草15克、益母草15克、倒叩草15克、灯蕊草1克、 猪苓10克、大腹皮10克、生姜皮1克。经上方略加出入治疗二 月余,尿量正常,浮肿消退无反复,腹围62厘米,移动性浊音 (一),实验室检查:尿蛋白(一),血浆总蛋白6.0克%,白蛋白 3.69%,球蛋白2.49%,胆固醇159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