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名家技法:邓石如篆书

 率我真 2015-02-09

 书法名家技法:邓石如篆书

    从2013年1月21日开始,央视书画频道开始播放空中书法讲堂《李刚田篆书讲堂》,共32讲,每讲45分钟。为配合学习,我转贴了这套清代书法名家邓石如篆书技法,可与李刚田讲授内容互相参照学习。如果你喜欢,就转走吧。
                               ——迷你豆豆
                      原文地址:邓石如篆书技法作者:另一滴雨

邓石如(公元1743-1805年)原名琰,字顽伯、石如,别号完白山人,后以字行。安徽怀宁人。邓石如是清代中叶一位富有创造性的书法家。真、草、隶、篆无一不工,尤精篆隶,别具一格,开一代碑学之宗。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称:“完白山人篆法以二李(李斯、李阳冰)为宗,而纵横阖辟之妙,则得之史籀,稍参隶意。杀锋以取劲折,故字体微方,与秦汉瓦当额文为尤近。”邓石如因其杰出的艺术贡献,被后世称为“篆书的第三个里程碑”。

一、篆书的基本点画和用笔方法

甲骨文、大篆、小篆都属于篆书。有关殷商甲骨文至秦小篆这一阶段的书法资料,仅仅局限于铸凿的金文和石刻文字。与由毛笔直接书写这一形式存在着很大差距。这里并没有对金文先秦时代使用毛笔与否作出讨论,只是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保存下来的、当时由毛笔直接书写的篆书资料。

由于篆书是早期的文字,其基本笔画和用笔方法,还没有达到以后出现的隶书、楷书那么丰富复杂。就大篆小篆而言,只有点、直、弧三种笔法。有关篆书的基本笔画及邓石如篆书的笔法,介绍如下:

1、点

篆书用点的地方较少,往往和其他笔画连在一起,作为其他笔画的一个部分,或者延长成短横或短竖。单独的点较少,其写法是;从点的中心落笔,由左向右旋转,边转边运笔,直到转成圆后收笔。但邓石如的点极富变化,同一件作品中相同字的点处理各不相同。见(图一)中三个“太”字中点的不同写法。

 

书法名家技法:邓石如篆书   书法名家技法:邓石如篆书  书法名家技法:邓石如篆书

(图一)三个“太”字点的不同写法

 

2、直

直包括或长或短的横、竖。其基本写法都要逆入驻收;就是藏头护尾,两头圆,中间部位粗细一致。也有少数横或竖是逆入平出而露锋的。如(图一)“太”字。邓石如篆书的横和竖并不全是一条笔直的线,除位于中心的竖用直线外,其横往往呈微微的弧形。很有动感。其笔法,可以从(图二)中的“上”字的横画以及“十”字中的横画上看出。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二)   上十

 

3、弧

篆书中的弧可分为角弧、半圆弧、圆弧、方弧以及不规则弧。除部分不规则弧外,弧都是由两笔写成的,以圆弧为例;落笔同横或竖的用笔方法基本相同,从要写的圆的上方中部落笔,先向左写半圆,再从上方笔画的头部落笔向右写半圆,在圆的下方会合,会合的搭接处不留痕迹。(图三)中“大”字上部的两弧及“朱”下部的两弧均是分两笔写成。(图四)“月”字上方的弧二笔写成,“月”字的下部不规则弧,以及“多”字弧为一笔写成。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三)大朱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四)月多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五)围四

(图五)的“围”和“四”字外框,可以分成二笔,也可三笔。虽然是外框,也是呈弧线。

二、邓石如篆书的起笔和收笔的方法:

逆起驻收,讲究内敛含蓄;或逆入平出,轻松流畅。逆起驻收,画的两端浑圆,如(图六)“公”字上部两画。逆入平出,起笔圆厚,而收笔微尖,如(图六)“太”。不过篆书收笔仍是以藏为主,偶尔露锋,以显精神。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六)公太

 

三、运笔的方法:

在行笔中,弯曲之处,或用提转之法,而见圆畅:或用先停后转之法,而见外圆内方;或用顿折之法,而见方劲。(图七)“背”字上部弯曲之画,是用先停后转之法;下部曲画,则是用提转之法。(图七)“己”字的曲画,则多用顿折之法。不过一字之中往往多种方法并用。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七)背己

 

四、线条关系的处理方法:

1、平行关系:篆书中直线条的处理通常是用平行的方法,如(图八)“义”字的各个横画,这些横画也不是真正的直横,也是呈弧形的横。篆书中曲线条的处理有时也多采用平行的方法,如(图八)“道”字的左上部和右上部的曲线。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八)义道

 

2、相抱和相背关系:篆书中的曲线多用相抱和相背来处理。如(图九)“来”字,中直线左右的曲线都是用相抱关系来处理的;而(图九)“空”字左右的曲线,则是用相背来安排的,一字当中往往相抱相背同时使用,以起到相辅相承的效果。如(图十)“而”字的外两条曲线相抱,内两条曲线相背,而左两条曲线和右两条曲线又分别构成相抱的关系。(图十)“篆”字下部的诸曲线又分别构成相背和相抱之妙。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九)来空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十)而篆

 

3、参差关系:篆书下垂的线条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时候,应当讲究垂脚的参差变化。如(图十一)“白”字,虽只两条垂脚,但也有高低的不同。再如(图十一)“雁”字四条垂脚的参差变化。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十一)白雁

 

4、对称关系:线条的对称处理,是篆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图十二)“不”字、“去”字;(图三)“大”字、“朱”字。虽然是对称,并不是两侧绝对一样的。我们仍能从中可以看出变化而又动态的对称。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十二)不去

 

五、布白的方法

1、均匀:均匀是篆书布白之中着力追求的。线条之中平行、对称之法,与此是紧密相关的。如(图十三)“量”字诸横之间的空白,及中直线左右的空白几乎都是差不多的。而(图十三)“乃”字上部横画之间,下部上下左右的空白几乎是相同的。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十三)量乃

 

2、上密下疏:篆书除讲究线条之间留白的均匀外,还很讲究疏密的变化。小篆多数情况下采用上密下疏的安排方法。如(图十四)“心”、“荒”等字,都是上密下疏。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十四)心荒

 

3、上疏下密:篆书中有一些字的笔画是向上伸展的,这种情况下,除了向上伸展之画要讲究参差变化外,而布白的处理,则都是用上疏下密的方法。如(图十五)“之”字、“世”字。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十五)之世

 

六、结构的方法;

1、让就:(图十六)“恶”和“愚”为上下结构,处理不好,容易有上下分离的感觉。处理结构时,上部向外扩展,让下部进入,如此上下就可浑然一体。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十六)恶愚

 

2、左高右低:左部只有可向上伸展之画,右部下伸展之笔画,如(图十七)“蝉”字;或左部有向上下伸展之画,但左部只有可向下伸展之画,如“好”字。在这种情况,左右位置通常都处理为左高而右低。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十七)蝉好

 

3、左低右高:左部只有可向下伸展之线条,右部只有可向上伸展之线条,如(图十八)“照”字,或左部有可向上下伸展之线条,而右部只可向上伸展之线条,如(图十八)“物”字。通常可以将左右位置安排为左低而右高。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十八)照物

 

4、左居中:左部无上下伸展之画,右部有上下伸展之画,如(图十九)“醉”字;或左右都上下伸展之画,但左部稍小于右部,如(图十九)“精”字。这种情况通常将左右位置处理为左居中部。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十九)醉精

 

5、上平:左部小而下无垂脚,右部大且下有垂脚,则多采用左与上齐的位置,如(图二十)“谓”、“明”字。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二十)谓明

 

如果碰到左中右结构的字,则要灵活运用位置的安排方法。如(图二十一)“倾”字,左部和中部,采取左居的方法,中部和右部则采取上平方法。而(图二十一)“避”字,左部与中右部,则采取左高右低的位置,中部和右部采取上平的位置。

邓石如篆书技法 - 秋林书坛 - dnml88的博客

(图二十一)倾避

6、四角形全包围:(图五)中的“围”字,繁多的横画对空间作了整齐的分割,使空白舒畅明快起来,这在篆书结构上也是极为重要的。(图五)中“四”字内的两竖,向外弯曲呈背势,与外侧竖画形成对照,由下部的横画加以收拢,笔致优美而又生动活泼。

综上所介绍的篆书笔法,既是篆书的普遍规则,其中也是邓石如篆书发展了的篆书笔法。只有通过对各体篆书的了解后,才会体会到邓石如对篆书发展真正贡献。

 

                                书法名家技法:邓石如篆书

 

 

心经书法  邓石如

[转载]心经书法 <wbr><wbr> <wbr><wbr>邓石如

[转载]心经书法 <wbr><wbr> <wbr><wbr>邓石如

[转载]心经书法 <wbr><wbr> <wbr><wbr>邓石如

[转载]心经书法 <wbr><wbr> <wbr><wbr>邓石如
 

 

 

 

 

 

 

邓石如篆书字帖

《白氏草堂记》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邓石如篆书字帖

 

     清朝时帖学派书法走向衰落,碑学派继之兴起,一时间写篆者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因书家自身才能、审美取向,在金石学、小学方面的修养以及对书法创作理解的差异性,大致可分为两大阵营:一派以王澍、钱坫、孙星衍、洪亮吉、罗振玉为代表,长于金石考据,在古文字研究方面修养深厚;另一派将其他书体笔法羼入篆法,将才情、审美观念注入到字里行间,于前人的基础上另辟一新境界,以邓石如、赵之谦、杨沂孙、吴大澂、吴昌硕为其杰出代表.前者有首倡之功,后者有革新发展之力,二者各有所重,共同构成了清代篆书创作的主线.清代书家对篆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邓石如当属最具探索性的一位.邓氏以清代金石考据的兴起为契机,以广取博收三代秦汉金石菁华为基础,对传统篆书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其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篆书的书写方法,拓宽了篆书的审美空间,开启了清代篆书的新格局.邓氏对传统篆书的变革与成功超越,对后世的书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隶书由长期浸淫在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深得《曹全碑》的遒丽、《张迁碑》的朴厚、《石门颂》的纵肆、《夏承碑》的奇瑰。他将隶书的结体写的紧密,点画浑然一体。同时他吸收北魏书斜画紧结的特点及行草笔法,其变化之大不可比拟。其波挑极具个性,燕尾处并不是一味向上挑笔,而是横挑偏平,晚年的作品往往向右下出锋,有笔断意连之势。他的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根朔源,直取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古茂浑朴,与当时的“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其勇于探索的精神,他的行草纯以汉魏碑版草化而得,创造出朴茂苍茫,金石味十足,且体势放纵飘逸,笔势含蓄蕴藉的“碑体行草书”,为以后百年的碑学发展及碑贴结合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金石之学奠基于宋而复兴于清,影响清代学术和艺术者甚巨.清代金石学复兴的原因有三:统治者文武并用的文化政策引导、统治者个人情趣的刺激,考据学发展的刺激.清代金石学研究的对象广泛,程度深入,方法缜密,分科细致.就目前看,其著述可分三大类:刻石、吉金、其它(如钱币、玉器等).清代金石学对书法学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清代中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剧变时期,碑学的兴起冲击和改变了清初帖学一统天下的颓弱之势,书坛呈现出奇姿异态的繁荣景象。此时崇尚碑学的书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成为碑学实践范例的是邓石如。他的出现,标志着碑学派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魏晋南北朝碑以至汉碑等的成熟,碑学通过广泛地吸收传统营养,融会贯通,已经创造出自己的碑派面目。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物所动,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比较而言,他的行草书不如篆隶功力深厚,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里不再赘述。邓石如的篆刻艺术也是值得大书特书.

邓石如是靠书刻吃饭的“艺术匠人”,他十分重视“实”的东西,如对用笔技术性的探索和完善熟练,对线条力度的重视,对章法形式动人的追求等等,而对“虚”的东西,如对作品艺术境界和内在韵律的追求,只是作为技巧和形式的引伸,技进乎道,邓石如很少去说,他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却是作而不述。清代一场碑学革命由邓石如无声无息地、身体力行地在实践中开创。而由一些文人,如晚于邓石如21年的阮元,晚32年的包世臣和晚115年的康有为为邓石如开创的碑学革命去注释、总结和鼓吹。从临池实践的成功探索到碑学理论的建立,从技术的创新到新的审美思想观念的完善,从庶民性出发到被文人创作观念所接受,并使之完善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雅”,这一切都是以破坏为起点的,如对二王、二李笔法的破坏,对汉印模式的破坏,对平和简静式的审美理想的破坏等,以此作为对传统精神的真正继承和弘扬,这一切都是由这位怀宁布衣开始的。我们重视邓石如在书法史上里程碑的价值,但并不是说他的作品是最好的,技法是最完善的,邓派的继承者如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等,在创作的某个方面都远远超过了邓石如。但这种超越是站在邓石如这个书坛巨子肩膀上的,邓石如作为书法史上的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创业帝王”载入史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