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年来春节期间的急诊就诊情况来看,最常见的疾病是急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另外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酒精中毒、糖尿病、鞭炮炸伤等也较多见,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呢?一旦发生,我们在家中该如何应对呢?
急性消化道疾病
每年春节期间,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均有增加。节日期间,很多家庭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且饮食无度,暴饮暴食或过度饮酒,胃肠功能被严重削弱,或是进食了含有病原菌及毒素的剩饭剩菜,引起胃肠道黏膜急性炎症性改变。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部疼痛、痉挛、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疲劳等,因此建议:切忌饮食过度,冰箱储存的食物要充分加热后再吃,半生的水产品应尽量少吃,在食用海鲜时沾点醋。
急性胃肠炎应对:患者应卧床休息,同时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或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如果呕吐持续或腹泻严重,需马上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并静脉输液。同时饮食要注意清淡少油腻。
节日期间大吃大喝、大量饮酒或进食油腻食物,还可能导致胆汁分泌过多,诱发急性胆囊炎或胆石症急性发作。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腰背部放射,同时可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酒精对胃肠黏膜的刺激,还可引起胰腺水肿,发生急性胰腺炎,餐后一至两小时内出现上腹或左上腹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同时有发热、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症状。
由溃疡病、慢性肝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也是节日前后主要的消化道疾病。如果呕吐物为咖啡色或排出黑色大便,为消化道出血表现。
应对: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病情严重,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在此提醒大家,春节期间,饮食要有度,忌暴饮暴食,不过量饮酒,饮食要均衡,荤素搭配应控制在1:2至1:3之间,多吃豆类、海产品,用酸奶、水果代替瓜子等零食。
心脑血管疾病
春节前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其中老年人所占的比重最大。春节天气较冷,本就容易老病复发,同时节日期间进食煎炸食品较多,饮食中脂肪、热量极易超标,会造成高胆固醇,诱发心血管疾病。作息不规律、熬夜、打麻将导致身体疲劳,还容易诱发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朋友,一定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高血压患者醒了之后不要突然起床,先躺一会儿,对预防脑血管病有好处。
应对:对脑血管病的患者,不要随意搬动。如果患者摔倒在地,应就近将其移到容易处置的地方,移动时,由一个人托住头部,使头部与身体保持水平的位置;如果患者昏迷,则让其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如果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要让其取平卧位,保持室内安静,不能翻动患者,要注意保暖,家中如有药物应给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同时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治疗。
酒精中毒
每年春节期间,医院急诊都有不少人因酒精中毒就诊,其中有饮酒无度造成病情加重的肝病患者,也有饮酒过量或酗酒造成肝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损伤、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脑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还有一些因酒精中毒造成摔伤、冻伤的患者。
应对:用湿手巾敷在醉酒者额头,让其保持清醒;保证合适的体位,最好是侧卧位,以免呕吐造成误吸。如果醉酒者出现狂躁症状,不能使用镇静剂,不要通过刺激咽喉部催吐,这样将会导致腹内压增高,使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易引起急性胰腺炎,造成生命危险。
呼吸道疾病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活动范围增大,同时很多在外地的人回家过年,可能发生交叉感染,患病机会增加。在此期间,老年人要注意保暖,不随便增减衣服,房间要经常换气通风。同时减少外出,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一旦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立即治疗,及时控制感染。
应对:家中有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应适当与家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多饮水。可以用醋熏蒸房间并适当开窗换气。如果是单纯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该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中药治疗为主,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退热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可用冷毛巾冷敷颈部两侧、大腿根部、双腋窝部,或洗温热水澡、头枕凉水袋。
河北医大二院急诊科 霍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