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出土殷周青铜器铭文(二)

 RK588 2015-03-10
2015-01-22 汉魏晋
汉魏晋

王晓光/文图

伴随着我国考古新发现,近年来新面世殷周青铜器不少,其中一些铜器上铸有精美文字,为书法研究和创作提供了新的先秦文字实物资料。本文盘点近10年来新发现的商末、西周金文,对其铭文书法分别做简要评析,并简括殷周铜器铭文风格的发展演变脉络。


石鼓山铜器铭文


有司简簋盖铭


中殷盨盖铭


晋韦父盘铭



石鼓山铜器铭文



应侯视工簋盖铭


琱生尊




觉公簋铭



 版方鼎铭



叔夨方鼎铭



逨鼎铭文



单五父方壶铭





逨鼎铭文




逨盘铭


西周中期铭文变化力度较大,也带有实质性,如裘锡圭先生所说的,字形在“恭、懿诸王以后,变化才剧烈起来。西周金文形体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平直化。”[25]西周早期铭文大体有两种风格,其中第二种为周人典型风格,其线条凝重匀净,结体平稳端正,西周中后期主流铭文样式,即为这路书刻法的弘扬发展。而这种铭文镌刻法,实际上来自当时实用手书体,青铜铭文只不过再现了手书写法实情而已。

西周晚期铭文进一步规范,笔道更加圆润、起收匀一,线条以曲圆势为主,很少有锋芒锐笔,从字结构到通篇布局都呈现着前所未有的匀整性与秩序感。宣王中兴图新,并统一规范当时的文字及书写,《史籀篇》即为宣王间厘正文字后的楷模样本,或称籀文,启功先生说:“籀文是周代一种包括构造与风格都严肃而方便的新兴字体,这种字体被采用在当时的教科书《史籀篇》中。”[26]其实这种“新兴字体”并不“新”,不过是规范并适当约省时文字体而已。虢季子白盘、毛公鼎、颂簋、颂壶、杜伯盨、师麻斿叔簠等器铭或可看作宣世规范字体后的文字样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