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事】长治名小吃的历史大揭秘

 大海810 2015-04-15

上党腊驴肉源于隋末唐初

“潞安府三件宝:腊肉、凉粉、酥火烧”,这里的腊肉专指砂锅腊驴肉。腊驴肉为潞安府(今长治市)的传统名特食品,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它以新鲜驴肉为主料,既不用腌制也不需熏干,长期以来,腊驴肉以其考究的做工、独特的风味闻名遐迩,载誉古今,博得各方人士的交口称赞。在肉类中,驴肉因肌间结缔组织不甚发达,故享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称。


长子炒饼始创于清光绪年间

长子炒饼是长治人民喜爱吃的美食。是用面粉、肉丝、蒜苔、粉条加上鸡汤,配以各种佐料制成的山西传统小吃本品色泽金黄,爽口不腻,质地柔软。吃时加醋、蒜,满口生香,别有滋味。


壶关口水猪肝源于宋代

口水猪肝是壶关美食之一,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猪肝含有丰富的铁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矿物质,对皮肤的健美具有重要的意义。肝是体内毒物中转站和解毒器官,所以烹调前,应把肝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10分钟,然后放在水中浸泡30分钟,这样就可以烹调了。口水猪肝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你到壶关不可错过的美食


襄垣荤汤素饺

据史书上记载,相传,宋朝赵匡胤统一天下后,他的臣子苗广义不愿在朝为官,流落民间以打卦算命为乐事,周游于三山五岳间,隐逸于乡野之中。一日,他来到襄垣地界,日正中午,他看见仙堂寺门前左边有一卖素饺子的,右边有一卖肉片汤的,一荤一素吸引着众多香客和过往行人。看着热气腾腾的两样美食,疲乏的他更加饥肠辘辘。他想各尝一碗,但银两有限,只好各买半碗,兑在一起吃了起来。

苗广义吃罢,胃暖身舒,精神振奋,打开卦包,取出笔墨,大笔一挥,题诗一首于墙:“四白为素食,五味调荤汤;饱餐各半碗,素饺伴荤汤。入腹提精神,味美赛鸡鲜;劝君常食之,益寿亦延年。”他走之后,人们才知道此人原是大名鼎鼎的苗广义。于是,“荤汤”配“素饺”的吃法流传开来,名震上党大地。


武乡枣糕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武乡枣糕是武乡当地一种独有的汉族小吃,清到民国时期,曾蜚声于并州、平遥、太谷、潞安等地。具有质软、色黄、味甜之特点。用黄米面、玉面和大红枣和面,使用传统工艺方法蒸制而成。


沁县干馍民间相传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传说隋朝末年杨广荒淫无道,听信谗言将大臣李渊赶出长安贬为晋阳留守。李渊前脚出长安,贼臣杨林后脚追杀。追至沁县时,李渊终因寡不敌众,被杨林兵马围困在沁县月岭山上。山下徐村的徐茂公听说后,率领徐村的百姓前去助阵,击败了杨林。李渊奋战几日兵困马乏,饿得昏头转向,徐茂公见此情况急派百姓支锅做饭,可是锅、碗、灶具全被打的粉碎,皆成瓦片。于是徐茂公让大家垒好炉灶,将和好的面团揪成小剂制成小饼贴在锅片上,放入灶中烤成干饼,送给李渊及士兵们充饥。李渊吃后感觉喷香、酥脆,便问徐茂公这叫什么饼子?徐茂公说,此饼无油无盐,是用小火干烤而成的,我看就叫“干馍”吧。故在沁县、武乡、沁源民间一带流传下来。


“酥火烧”在长治经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长治“酥火烧”是用油、水、面、包驴油酥面制成柿饼大小,用煤炭火烙烤而成的一种色黄、质酥、味醇、形美的小火烧,所以也叫“驴油酥火烧”。酥火烧在长治地区和凉粉、腊肉(驴肉)齐名为“三件宝”,相传在清代受过皇封,之后即成了宫廷的贡品。


襄垣手工挂面始于元大德年间

襄垣挂面汤是取襄垣民间手工制作的挂面煮熟,捞入冷水中泡去咸味,再用筷子挑入汤碗内,配入海带丝、油炸豆腐丝、炒肉丝、萝卜丝,再浇入滚沸的清汤,撒上花椒面、胡辣粉、姜末、葱花,滴入香油、香醋即可食用的一种面条汤。襄垣挂面汤,在襄垣县民间原本叫“银丝吊金瓜”,就是挂面汤里又荷包了两个鸡蛋,因为后来从民间传进了宫廷变成了御膳,老百姓不愿意沾金带银,怕吃犯上作乱的罪,所以才叫做挂面汤。



壶关羊汤千余年的历史传承

壶关羊汤是山西壶关的汉族传统名吃,汤鲜味浓,饺香肉嫩,发汗驱寒,营养丰富。喝壶关羊汤先要讲究时令,约是从当年中秋到次年清明之间七个多月时间

长治人喜欢喝羊汤,而羊汤又以壶关县的最为有名。壶关羊汤的做法是把煮熟的羊下水切成丝,浇上羊骨头老汤,并配上盐、醋、味精、香菜、辣椒等佐料,鲜香味美具有暖中补虚之功效。


潞城甩饼创制何时,没有文字记载

潞城甩饼是上党潞城地区独有的一种汉族民间小吃,因起源于潞城,故又称潞城甩饼。明《 潞州志》、清《潞安府志》都有“立春、迎春、鞭春及春盘、春饼”的记载。相传,唐明皇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微服私访至潞城县南门口,突然下起大雨,主仆二人走进城南饭店想借打尖避雨,要了两碗拉面。结果店伙计早晨和面时放多了水,晃条时提不住,拉不成拉面。店主不想失去生意,灵机一动,与客人商量:“今日没有拉面,吃饼可否?”客人饥肠辘辘,只好同意。他把面拿出来,放在案板上擀成圆饼,撒上椒盐,叠起来再擀。由于面团起筋,店主只得擀一擀,甩一甩,才能将面饼弄薄,待面饼薄厚均匀了,立刻上铛子烙制。烙制的时候,店主随意发挥,在饼上抹上驴油,撒了少许葱花,烙熟后端给了客人。李隆基边吃边问:“这叫什么饼啊?吃起来又薄又软,又焦又香,真好吃。”店主一时语塞,答不上来。李隆基就说:“我看你的饼是甩圆的,就叫甩饼吧。”后来李隆基做了皇帝来潞城视察,还想吃“甩饼”,府衙就派人到城南饭店来取。这时店主才知到,第一次吃甩饼的客人原来是唐明皇。从此甩饼大行其道。

没品尝过的小伙伴,赶快行动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