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膳食营养(五)

 憩苑 2015-04-29

学习膳食营养——关系您的健康和命运(五)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赵霖教授

 

预防因肥胖发生的“胰岛素抵抗”!

我们现在的糖尿病患者大约90%以上是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首要原因就是肥胖。因为人一旦肥胖了、每个脂肪细胞都变大,胰岛素的受体发生了变化,胰岛素不能被识别,所以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就是所谓的“胰岛素抵抗”,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你如果患了2型糖尿病,你又比较肥胖,我想你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想办法减肥,你只要减肥了,胰岛素的有效率就增加了,病情就逐步好转了。

日本《读卖新闻》2004年3月16日报道:由于胰岛素功能低下,日本有740万人患糖尿病。筑波大学讲师岛野仁先生研究发现,吃得过饱可使控制血糖下降的胰岛素在肝脏内不起作用,进而引发糖尿病。通过大鼠实验发现,摄食过度会使将糖变为脂肪的指令物质SREBP-1C过度活跃,导致肝脏内合成的、对胰岛素发挥作用的蛋白质受到限制,造成胰岛素功能下降;如果给老鼠限食,胰岛素的作用则会增强。胰岛素除了可使血液中的血糖进入肌肉细胞外,还能控制肝脏向血液释放糖分、使血糖下降。所以只要多运动,多动脑子,就把血糖消耗了,光靠吃降糖药不行,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运动

“功能食品”与中医食疗不谋而合!

面向21世纪的现代营养学提出了“功能食品”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和中医的食疗理论不谋而合,20世纪九十年代,许多研究满意地显示了食品可以对机体的一个或多个靶目标的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所以食品被认为是具有功能的。对健康的追求使人们期待对食品功能的认可,1996年欧洲提出了功能食品的概念,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    是要求该食品能够提高或增强已经发现的有关健康功能;

二、    是要求能够通过食用此食品减少人体患病的危险。

比如说酸奶,欧洲现在认为是功能食品,因为它含有益生菌——乳酸菌。欧洲营养界认为功能食品是新的发展方向,首先它是食品而不是药品。我国现在的保健食品除了药丸、药片,就是口服液、胶囊。作为食品,必须有色、香、味,同时还必须是大众的消费水平可以承受的。而食用功能食品就可以减少患病的危险,预防和有意义地减少某些可能发生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以欧洲在1996年召开了第一届欧洲功能食品科学全会,在法国尼斯市举行,会议选择了涉及人体健康学的六个领域,并对与之有关的功能食品的概念和科学基础进行了综合评价,确认了食品功能的多种营养选项。即欧洲营养学界从人体生理学的六大领域认识和开发功能食品。包括功能食品科学和生长发育和分化功能;功能食品科学和被作用机体的代谢功能;功能食品科学和对活性氧化物质的防御功能;功能食品科学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功能食品科学和胃肠生理功能;功能食品科学和行为与心理功能。

菜肴的六大评价标准

中餐烹饪有六大评价标准,色、香、味、形、器、效。现代许多科学研究结果都有力地揭示了食疗的科学内涵。高级的厨师做出的菜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烂而不失其形”,“器”则是指装菜肴的器皿,具有文化内涵的餐具容器会给进食者以非常高雅的感官享受,“效”就是进食后的食疗效果。《养老奉亲书》指出:“源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

“寓医于食,凡膳皆药”

中华民族对食品功能认识有其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家看:下面有两个处方,第一个处方共有七种成分,它就是芹菜的成分:包括佛手柑内酯、胡萝卜素、芹菜甙、丁基苯酞、新蛇床酞内酯、瑟月内酯、a-芹子烯。第二个处方共有13个成分,它就是我们常吃的食物苦瓜所含有的生物化学活性成分:包括有果胶、苦瓜甙、丙氨酸、b-丙氨酸、苯丙氨酸、g-氨丁基酸、脯氨酸、半乳糖醛酸、谷氨酸、5-羟基色胺、b-谷甾醇-b-D葡萄糖甙、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甙,苦瓜多肽——植物胰岛素等。许多蔬菜和植物性食物正是依托如此丰富的生物化学活性成分,才能够具有非常明确的食疗功能。

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我们的先贤从实践中体验得出了“食五谷治百病”,“米粥饭暖胃养气”的结论。中医认为糙米味甘、性温、健脾养胃、补中益气、调和五脏”并可以镇静神经,促进消化吸收。李时珍说过“米油是穷人的人参汤。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本草》记载:记述五谷杂粮中的薏米——薏苡Adlay)性凉、味、甘、淡,可治疗因积热而发的痤疮、以及热毒产生的扁平疣;1982年,日本科学家发现薏苡仁中所含的木瓜蛋白酶(papain)可分解体内的病变细胞,解释了薏苡仁治疗痤疮、扁平疣和抗癌功能的机理。民间荞麦素有「净肠草」之称,荞麦中的膳食纤维是主食(白面和大米)的八倍多,可预防便秘。其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芦丁类强化血管物质与矿物质,并含营养价值高、平衡性良好的植物蛋白质,其在体内不易转化成脂肪,不会导致肥胖。

“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

红薯含8%的膳食纤维,且大多是可溶性膳食纤维,通便功能很强。李时珍称:“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充粮食延年益寿”。日本东京大学曾对130种植物性食物抑制胆固醇生成的功效进行研究,发现红薯是其他食物作用的10倍。如果发现某人面孔发黑、没有光泽,这个人就可能便秘,古人说:“面晦者,必便难”。如果粪便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就会造成粪毒的重吸收、危害健康,所以一定要保证每天通便,这就是中医说的“通则灵”的道理。

“粥疗”是食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百姓食粥的历史和粥的食疗功能:粥在中国百姓的餐桌上至少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周书》称:“皇帝使烹谷为粥”;《礼记·檀弓》中亦有食粥的记载;苏东坡写下“身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的诗句,描述了食用黄豆提浆同无锡贡米熬制的粥后的切身感受;清代养生家曹廷栋指出:“老年有竞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古人认为:“粥乃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粥疗”成为中华民族食疗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宋朝《太平圣惠方》一书中,列出了28种疾病的食疗方法,如水肿病人食黑豆粥、咳嗽病人食杏仁粥,明确了饮食的治疗学意义。大米粥“味甘性平,补脾养胃,止渴”;小米粥“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寒、中气不足、失眠等均有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