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震幸存者杀手”——挤压综合征

 舒HUANLIANG 2015-04-30



距离尼泊尔8.1级地震已经近5天了,截至发稿时遇难人数已逾5000人,伤者上万。今天凌晨,一名20岁的尼泊尔男青年被埋82小时后获救。对于幸存者来说,被从废墟中救出是幸运的,但是他们还需要面对另一个威胁生命的问题——挤压综合征。

作者:岚逸筠篁

来源:医学界急诊重症频道


“微笑中死亡”的挤压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又称Bywaters综合征,首次由英国肾脏病医生Eric Bywaters在二战时期(1941年)系统阐明,指人体四肢或躯干等肌肉丰富的部位遭受重物(如石块、土方等)长时间的挤压,在挤压解除后出现身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以受压肢体肿胀和/或神经紊乱、横纹肌溶解所致肌红蛋白尿、高血钾等以急性肾损伤(AKI)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挤压综合征多出现在地震、爆炸等引起的建筑垮塌、重物坠落的工程事故,也可发生于车祸。


  挤压综合征的发病极为“诡异”,其对机体最具毁灭性的打击是发生在没有充分适当的准备下,重物所施的压力突然释放后所导致的再灌注综合征,在这种情况下,疼痛控制的患者在解脱后会有愉悦的表情,却在之后极短的时间内死亡,有人称这种突发失代偿的表现为“微笑中死亡”。正因为如此,汶川地震中有一名10岁女生,被压60小时后被救援队救出,却在10分钟后去世;另一名被压73小时的青年,被救出后在担架上死亡,其原因亦然。  

 


图为今天凌晨被埋82小时后被法国救援队救出的尼泊尔青年


病理生理学机制探究


  如上述所说,挤压综合征的根本病因是创伤性缺血,而再灌注是诱因。


  肌肉细胞死亡后(横纹肌溶解),吸收Na+、水、Ca2+,释放K+、肌红蛋白(Mb)、肌酐(Cr)、酸性物质、肌酸激酶(CK)等。其中Mb是恢复灌注后引发肾脏缺血效应的关键因素,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原因之一。


  其次,由于创伤、感染可激发免疫系统,释放大量致敏因子、细胞因子、氧自由基等,引发活性因子风暴,诱发瀑布样病理生理级联反应,进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 。


  与此同时,创伤引起纤维蛋白酶和血小板浓度升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更容易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加之由于挤压伤使脏器内组织液流向第三腔隙,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加之可能的创伤失血,使机体处于低血容量状态,诱发休克,加重重要脏器的缺血。


  可见,挤压综合征所引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并不是单纯的中毒或缺血,而是牵扯到一系列的复杂连锁反应,比一般的ARF凶险得多。





图为震前震后当地古迹的对照


临床表现应关注


  1、肌红蛋白尿:挤压综合征最典型的症状。患者在伤肢解除压力后,24小时内出现褐色尿或自述血尿,应该考虑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在血中和尿中的浓度,在伤肢减压后3~12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2天后可自行转清;实验室诊断血肌酸磷酸激酶(CPK)可达30000 U/L以上(CPK>5000 U/L时发生ARF几率大),血和尿Mb可达到150000 ng/L。


  2、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以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为主,其中高钾血症甚至可能达到致死浓度,会引起恶性心律失常乃至心跳骤停。


  3、休克:根据患者创伤和失血的严重程度可出现时间差异。


  4、可能并发症:DIC、ARF、MODS、骨筋膜室综合征等。


治疗原则须牢记


  1、现场救治:快速检查伤势并分类,轻者经包扎固定等见到处理后尽快送往医院,较重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输液,尽快扩充血容量,恢复尿量(目标尿量>30 ml/h)。怀疑内脏损伤者,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征兆,在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尽快送往医院。


  2、患肢处理:肢体挤压伤肿胀严重并伴有血运障碍者,避免抬高和加压包扎,禁止按摩和热敷,要及时切开肌腱膜间隙充分减压引流,清除坏死组织,保证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进一步坏死,减少毒素吸收,降低肾脏损害;对于长期受压的肢体,在解压前应先上止血带,以防坏死肌肉分解物进入血液循环。止血带不可过紧,每隔1~2 h放松5~10 min。感染严重时可考虑截肢。


  3、液体复苏:是预防挤压综合征相关ARF最有效的治疗。有文献指出,在解除压迫10 h内积极有效地补液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大量快速补液可以纠正低血容量休克、增加肾血流量、碱化尿液、稀释体内毒素和钾离子浓度,有利于肾排泄,避免或降低肌红蛋白在肾小管内形成透明管型堵塞肾小管,从而预防或减少挤压综合征的发生,也可以用大剂量甘露醇利尿促进毒素排出。补液的晶胶比为1:1或1:1.5 ,输液速度根据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对于暂时无法补液的患者应在第1个12 h内口服碱性溶液(OAS,含葡萄糖120 mmol/L、碳酸氢钠25 mmol/L、氯化物55 mmol/L以及钠80 mmol/L)500~750 ml,可同样达到效果。


  4、抗感染:由于伤口污染、肌肉缺血坏死,极易发生感染,进而加速组织细胞破坏,加重ARF的表现。继发感染是挤压综合征患者中仅次于ARF的死因。原则上先选用1~2种广谱抗生素,再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调整,避免使用肾毒性较强的药物,同时还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


  5、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挤压综合征ARF时,患者血液中的氮质和钾离子上升速度比一般ARF快,加之活性因子风暴的作用,若不干预,会对肾脏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及早进行CRRT可迅速清除体内过多毒素和代谢产物,而且挤压综合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较一般ARF者更突出,因而CRRT在抢救挤压综合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6、营养支持:严重创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所以更加强调热量和营养补充。


参考文献:

[1]'Blast Injuries: Crush Injury & Crush Syndrome'.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2]Bywaters, E. G.; Beall, D. (1941).'Crush injuries with impairment of renal function' .Br Med J 1(4185): 427–432.(from Wikipedia)


[3] 董文龙,樊毫军,侯世科等.地震致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特点及救治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07(1):79-81.


[4] 杨效宁,裴福兴,黄富国等.地震所致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20):1528-1531.


[5] 靳风烁,梁培禾.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发病及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2):191-192,封三.


[6] 梁培禾,靳烁.挤压综合征[J].中国医刊,2007,42(5):75-77.


本文为“医学界急诊重症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出处。欢迎个人和机构联系合作,小编邮箱: zhuyiran@yxj.org.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