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压冬云白絮飞——大雪 ---------- 今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进入“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冷,寒风萧萧,雪花飘飘,我国北方开始出现大幅度降温降雪天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度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 >大雪物候 ----------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因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习俗 ---------- 大雪时节我国各地也有不同的风俗,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腌肉 ----------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腌肉的由来是:相传中国古代有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都会出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因此,在“年”出来前,就必须储备食物,其中肉食品无法久存,人们就想出了腌制的方法。因此,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观赏封河 ----------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进补 ----------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俗话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但小编提醒大家不要一味地补充有营养的食物,要根据地域、天气吃不同的食物。江南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可以用牛、羊肉补充身体元气。 >大雪节气趣味谚语 ----------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沙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赣) 落雪是个名,融雪冻死人(赣) 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晋) 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豫) >大雪时节首重“藏” ---------- 大雪,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紧随小雪之后。大雪时节,万物潜藏,气候干燥,湿度很低。南方地区,昼夜温差变化很大,是感冒、支气管炎等多发期,也是中风、脑血栓等的易发期。 此时养生同样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注意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的人士需要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较大,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大雪节令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寒江独钓壶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场景小伙伴们都在哪里见过?壶上的寒江独钓场景,你一定没见过,快跟小编一起开开眼吧。 上图为寒江独钓壶,17×6.5×10厘米,是著名寿山石雕工艺师林文霖先生的作品,石壶作品取材于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的《江雪》一诗,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寂静、凄寒的渔翁独钓图:空中雪花纷飞,山中无鸟兽 ,路上无人迹。然而就在这幽僻清冷的世界里,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竟独自坐在一只孤零零的船上垂钓寒江!柳宗元借诗中描写的山水景物,歌咏隐居的渔翁,来巧妙地表达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内心世界。基于这个主题,林文光在制作中巧妙地采用巧色处理画面,技法的多变,使作品更充满意境,是一款可遇不可求的精品。 (图片除标明作者外均来自网络。敬请原作者与本刊联系,以便奉上稿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