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老子》文本的演变、成型与定型3

 昵称3029571 2015-05-14

  2.从汉简本到严遵本:立经诸本及《德》前《道》后篇序的确定

  《老子》之《德》前《道》后的篇序,从战国晚期一直保持到西汉晚期,汉简本和严遵本均为此一篇序。北大藏汉简本与帛书本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在立经的意识下被裁划为44章和33章的。其全经的总章数及上下篇的章数,都是人为设定的,并且都与汉代的宇宙论及“天地一阴阳”的哲学观念大有干系。

  汉简本《老子》很可能即是景帝立经本的复抄本。所谓景帝立经本,见于释道世的《法苑珠林》。该书卷55《破邪篇第六十二》引《吴书》曰:“(阚泽对孙权曰)至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敕令朝野悉讽诵之。”(19)景帝(前156—前141在位)立《老子》为经,虽然在主观上与窦太后个人喜好黄老大有干系(20),但是在客观上乃汉初黄老思潮深入发展的结果。顺便指出,现在有许多人称帛书二本为经(21),这个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直到景帝方始立《老子》为经。“《老子》立经”,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只有在此一概念下,我们才可以真正地使用《老子》“篇序的确定”概念,因为“景帝立经”的绝对权威性可以从根本上予夺此一次序:或肯定而强化之,或否定而变更之。

  在帛书本和汉简本之间还存在着邻氏、傅氏、徐氏三家本。《汉书·艺文志》曰:“《老子邻氏经传》四篇。(姓李,名耳,邻氏传其学。)《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述老子学。)《老子徐氏经说》六篇。(字少季,临淮人,传《老子》。)刘向《说老子》四篇。”邻氏、傅氏和徐氏三人都在严遵和刘向之前,而三家经传或经说在当时无疑很重要,故见藏于中秘,录于《汉志》。清人姚振宗说:“本书《外戚传》:‘窦太后好黄老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是当文、景、武帝之初,黄老之学最盛。此邻氏、傅氏、徐氏三家,当在其时。”(22)姚氏的意见是比较合理的,实际上《老子》的立经就在景帝时期,而邻、傅、徐三氏很可能即是景帝至武帝初期传《老子》的博士。进一步,在这三家传本中,笔者认为徐氏《老子》抄本可能距离汉简本最近,而邻氏抄本则最远。不过,从立经的角度来看,这三家传本同源,且其篇章结构及其抄写形式均应当同于或十分接近于景帝立经本。

  此外,保持《德》上《道》下篇序的本子还有严遵本。严遵本属于子书性质,晚于汉简本,不过比刘向本稍早。严遵本不见于《汉志》,显然它未能入藏中秘,其重要性在当时显然不及邻、傅、徐三家本。今本《老子指归》在文本上只保留下来《德》篇部分。根据《君平说二经目》(23),严遵本上下篇的章数分别为40和32,是在汉简本的基础上重加设定和裁划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