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宣姜后(德音孔胶)

 红谷斋主人 2015-06-18

《列女传卷二·贤明传》

    关键词:姜后脱簪

提要:姜后是周宣王的好内助,面对贪图安乐的丈夫,她脱簪珥,待罪于永巷,劝丈夫勤勉政事,虽成就中兴大业……

 

周宣姜后者,齐侯之女也。(周宣王的王后是齐侯的女儿。周宣王于公元前827年至公元前782年在位,是西周倒数第二个天子)贤而有德,事非礼不言,行非礼不动。(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人之最高道德标准。狼有狼的习性,虎有虎的路径,人有人的礼仪,不守礼仪,何以为人?周宣姜后,是一个贤惠的,懂礼貌的,守礼仪的女人。对于今天的女人来说,贤呀、礼呀、德呀,似乎是无能的托辞,愚昧的符号,守旧的宣言,时髦的弃儿,必欲“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今天提倡的是什么?“女汉子”。吓人。找个老婆是“女汉子”,而非温柔体贴的爱人,该是什么滋味?宣王尝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古代皇帝不是一个老婆,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一个个轮着侍寝,卧在温柔乡里,何其痛快。)姜后脱簪珥,待罪于永巷,皇后只有一个,“后,继君体也……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这是《说文》的解释,可见皇后是可以发号施令的。脱簪珥是自责请罪的意思。永巷是供宫女嫔妃进出的通道,也是关押宫中女性罪犯的地方。)使其傅母(皇帝的保姆,由老年妇人充任,负责辅导、保育皇帝)通言于王曰:“妾不才,妾之淫心见矣,至使君王失礼而晏朝,以见君王乐色而忘德也。(乐色而忘德,是要不得的。无数英雄都败在乐色上。古今中外的贪官,大都乐色而忘德,最后就是身败名裂)夫苟乐色,必好奢穷欲,乱之所兴也。(好色就穷奢极欲,好色就贪得无厌,好色就乱性失德,好色就色胆包天,好色就不守纪律,破坏法制,好色就是祸乱的根源。)原乱之兴,从婢子起。敢请婢子之罪。”(皇帝有错,不能归罪于皇后,但是皇后不好直接批评皇帝,她只能用批评自己的方式来批评皇帝,这叫“引过推让”。一般地说,男人好色,不能归罪于女人,但是,有的女人,卖弄风骚,投怀入抱,勾引诱惑,以达到肉体上、精神上、物质上的满足,则另当别论。)王曰:“寡人不德,实自生过,非夫人之罪也。”(周宣王能这样说,还是公道的,有自知之明的。)遂复姜后,而勤于政事,早朝晏退,卒成中兴之名。(周宣王继位后,任用贤能如:召穆公、尹吉甫、虢文公等人,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这里有姜后的功劳)君子谓,姜后善于威仪而有德行。(善威仪,就是重视自身形象;有德行就是自我修养好。善威仪,有德行,就是好女人)

夫礼:后夫人御于君,以烛进。至于君所,灭烛,适房中,脱朝服,(脱掉皇后的朝服)衣亵服(穿上贴身的衣服),然后进御于君。鸡鸣,乐师击鼓以告旦,后夫人鸣佩而去。(王后,嫔妃侍奉君王有一套规矩、礼仪。主要目的还是和阴阳,分尊卑,明进退,养德行。夫妇之间的礼仪,什么时代都需要,只不过内容不相同罢了)《诗》曰:“威仪抑抑,德音秩秩。”又曰:“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诗出自《诗·大雅·假乐》。引用的第二首诗,出自《诗经·小雅·鱼藻之什》。德音,善言也。“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此之谓德音。”[1]孔胶,很牢固,很结实。引用这两首诗,目的是说明,善威仪,有德行才能使得夫妻和睦,如胶似漆)夫妇人以色亲,以德固。(女人,色还重要,色就是女人味,找个老婆浑身男人味,刚烈雄强,阴阳颠倒,难以久长。女人只有色,没有德,更不行,那是祸害。有色有德,粘得牢牢的,有恩有爱,地久天长。)姜氏之德行可谓孔胶也。

颂曰:嘉兹姜后,厥德孔贤,由礼动作,匡配周宣。引过推让,宣王悟焉,夙夜崇道,为中兴君。



[1] 《礼记·乐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