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记忆项目】蚕丝织绣_7.传说与崇拜

 百眼通 2015-06-20
  
蚕神祭祀

        民间会举行祭祀嫘祖的仪式和活动,在四川盐亭县还存有嫘祖陵(图4),至今一直香火旺盛,可见人们敬祀嫘祖的虔诚之心。嫘祖陵周围还竖立着许多今人纪念嫘祖的石碑(图5、6),以此记述和歌颂嫘祖教民养蚕的功绩。此外,盐亭四面山还矗立着嫘祖宫,里面除供奉神婆(即嫘祖)的雕塑(图7)外,还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如古桑化石、石蚕(图8)和金蚕(图9)等。


图4 四川盐亭嫘祖陵(说明民众祭祀嫘祖)


图5 四川盐亭今人纪念嫘祖碑文


图6 四川盐亭金鸡嫘祖文化碑文


图7 四川盐亭嫘祖宫神婆(嫘祖)像


图8 四川盐亭嫘祖宫石蚕


图9 四川盐亭嫘祖宫金蚕

  在蚕神祭祀仪式上,有些地区还会唱蚕歌,各地的唱法不一。民众十分看重蚕歌的传承。在嘉兴桐乡的蚕民手中,还保存有清光绪年间的蚕歌文本《马鸣王蚕花》(图10、11),他们自觉承担起传唱蚕歌的责任,在婚礼等一些重要的人生礼仪场合上,也需要演唱蚕歌(图12),寓意婚后夫妻的生活美满幸福。

 
图10 图11 桐乡蚕歌文本《马鸣王蚕花》


图12 桐乡婚礼仪式上的蚕歌演唱

  其他相关的拜蚕仪式,唐代诗人王建的《簇蚕辞》中“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反映的就是蚕熟上簇时,男男女女各自以不同的形式祭祀蚕神。在江浙一带还有“照田蚕”的习俗,南宋范成大的《照田蚕行》云:“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余难同。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麻无节菜无虫。”反映了蚕农们在腊月二十五“照田蚕”的情景,以此抑制虫害,占卜吉凶,祈求来年稻谷和茧丝丰收。
蚕神信仰
     早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卜辞中,就有了关于蚕神崇拜的记载:“蚕示三牢”。“示”代表的是祭祀,“三牢”指的是牛、猪、羊,这句话表明当时人们用这三牲来祭祀蚕神。另外还有“贞元示五牛,蚕示三牛,十三月”、“蚕示三羊,殷八月”的记载,都是说用三牛或者三羊来祭蚕神。

嫘祖

  嫘祖是怎样被人们尊为蚕神的?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宋刘恕的《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说的就是嫘祖教育百姓养蚕缫丝、制作衣服,后世的人们就尊为先蚕加以祭祀。

马头娘

  马头娘,民间也称之为马鸣王菩萨,蚕花娘娘等。关于马头娘神话完整的记录最早见于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叫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回。为牲畜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斯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庶民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后来,民间也衍生出蚕女(图2)、蚕花娘娘等多种传说。


图2 蚕女形象(说明蚕女的具体形象)

传说故事

       1. 与桑蚕相关的传说

  关于嫘祖始蚕的传说,有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这样的:黄帝战胜蚩尤后,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她的正妃嫘祖专门负责制作衣服。有一天,几个女子为生病的嫘祖寻找食物,她们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都结着白色的小果,于是就把它们摘了带回来,可是这些白色小果怎么也咬不烂,一个女子把它们都倒进锅里用水煮,她拿起一根木棍,插进锅里搅拌,没想到木棒被缠上很多丝细的白线。此后嫘祖亲自带领妇女们在桑树林里观察,发现这种果子原来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把自己缠绕而成。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人们开始了种桑养蚕。

  第二个版本:有一天,黄帝和嫘祖正在饮汤,这时一阵风吹来,一个雪白的小东西正好落在嫘祖的汤里,嫘祖仔细端详了一下,也不知道是什么,以为是个鲜果就随手撮了起来,指甲不经意间勾出来一根白色的细丝,嫘祖把丝一抽,没想到越抽约长,到最后发现里面是一个蚕蛹。嫘祖心想这些细丝可以用来做衣料,后来她又发现在桑树上还有不少这样的虫子,于是就开始种桑养蚕,制作衣物。

  第三个版本:黄帝打败了蚩尤,蚕神下凡庆贺,敬献蚕丝。这些蚕丝颜色鲜亮而且非常柔软,黄帝大加赞赏,于是交给嫘祖保管。嫘祖想办法织成了绢绸,用来制作衣服。可是蚕丝有限,很快就用完了。嫘祖是一个有心人,她发现了蚕结茧吐丝,于是自己开始亲自养蚕缫丝。在嫘祖的带动下,种桑养蚕逐步在民间推广开来。

        2. 与蚕丝相关的故事

  《左传》中有一则关于桑林密谋的故事:在春秋时期,重耳因为晋国的政变被逼流亡,但是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有识之士,狐偃、赵衰、魏犨等都对重耳忠心耿耿。重耳流亡到齐国,齐孝公把自己的宗女姜氏嫁给他。于是重耳只想长期呆在齐国,不思复国之计。跟随重耳的谋臣们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在一片浓密的桑林里,秘密策划如何使公子重耳离开齐国,进行复国活动。谁知当时有一个姜氏的奴婢正在树上采桑,听到了这件事,回来就告诉了姜氏。实际上姜氏也不赞成自己的丈夫无所事事,为了防止泄密,就把这个奴婢杀了。后来姜氏和狐偃等合谋,把重耳灌醉,趁夜离开了齐国。后来重耳回国做了晋君,成为晋文公。

  在春秋时期,吴楚之间关于桑蚕还发生过一次大战,这则故事见于《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名叫伍员。伍员的父亲伍奢是楚国的忠臣,因为楚国佞臣的谗言,与长子伍尚一起被楚王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出楚国,流亡到吴国。当时,楚国的边境钟离和吴国的边境卑梁相邻,两地都种桑养蚕。有一次,两边的采桑女因争夺桑叶发生纠纷,从而引发了冲突。楚平王大怒,于是派兵攻打吴国。吴国毫不示弱,派公子光反击楚国,结果吴国获胜,占领了楚国的钟离和居巢。这是一场由桑蚕纠纷引起的战争。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中给人们讲述了一段养蚕技术西传的故事。在西域有一个国家叫瞿萨旦那国,这个国家里的居民不知道如何种桑养蚕,后来他们听说东边有一个国家善于养蚕,就派遣使者前去求蚕种。东国国王想保守秘密下令边关戒严,以防桑蚕种被带出去。这时瞿萨旦那国王用重礼向东国公主求亲,东国国王一直在考虑扩张自己的势力,于是就答应了求婚一事。迎娶公主时,瞿萨旦那国王让迎娶的使者告诉公主,我们这里没有桑蚕之种,无法制作丝绸,如果公主想要做衣服的话可以把桑蚕种带来。公主听了使者的话,偷偷地找了一些桑蚕种,放在自己帽子里面。到了边关,所有东西都被仔细地检查过了,唯独公主的帽子无人敢动。这样,东国的桑蚕种就传到了西域一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