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猫的吃食--熏苦肠儿

 老北京的记忆 2015-06-24
老北京人将猪头肉煮而熏之,谓之“熏鱼儿”肉。其色绛紫、味道淳厚, 与膘肥的酱肘子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多食而不腻,且含高蛋白,营养颇丰。民间视为“发物”之一,小孩接种牛痘时吃一些,可让病毒充分发出来。
 老北京的街头巷尾,每于夕阳西下,便有身负红漆木柜的小贩吆喝“熏鱼儿、炸面筋来哟!”或吆喝“烂肉哦”!这便是叫卖熏鱼儿猪头肉、熏猪下碎的。有的则靠住一个“大酒缸”(酒馆),在门口等主候客。遇有卖主儿,便以木柜盖板的背面为案板,巧手用刀,将肉切如纸薄。人们买来下酒或者夹于两层皮式的 “片儿火烧”(一种不带芝麻的火烧)之中而食,别有风味。
 早年,真正的熏鱼儿乃是指熏好的黄花鱼,一条条地夹在秫秸杆上, 以防破碎。此外还有熏虾、熏螃蟹等等海味。但是,演变到后来,根本不卖熏鱼儿,而是以卖熏猪头肉为主,谓之“熏鱼儿”肉,兼卖熏猪肝 、熏肥肠、猪脑儿、熏口头、熏鸡或熏鸡蛋,秋来带卖熏螃蟹。这都是人们下酒的好菜。此外,还有些等外的熏食,如熏苦肠儿、熏猪心、熏猪肺,香中稍带苦味,老北京人买来切碎剁烂,掺在白米饭里当成猫狗的吃食。
     养猫,是人们生活的乐趣之事,且由来已久,《礼记》中就有记载。老北京养猫讲 究品种,大多以毛长者为贵,“柔毛有四五寸者为珍”。这种猫尤显头大威武,且披肩长毛下垂,类似雄狮之相,故称为狮子猫。在这个品种内,还要以毛色的好坏来区别猫的高下。一般认为白者、黄者为上品,黑者、杂色者次之。又按皮毛花纹赋予不同的雅称,如白猫黑尾 者,称为“雪中送炭”;上半身黑而下半身白者,谓之“乌云盖雪”;白猫头尾具黑者为“鞭打绣球”。据说,猫的花色变幻有百余种,但绝佳的并不多见。此外,猫眼必以两色者为贵, 名曰“雌雄眼”。俗说“爹一只,妈一只”,此为“波斯种”。但老北京人不喜欢养白尾猫,以为不祥。

    早年富户养猫者以羊肝煮熟、剁碎拌以白米饭,以熏苦肠拌饭者次之,贫户则从油盐店 买来无盐干鱼,谓之“猫鱼儿”,用温水发开剁碎,掺在揉碎的窝头渣子里,属于穷喂。

    北京人认为养猫乃高尚之情趣,其来源多系亲朋间互相赠送,以为礼品。那时的老北京 人不卖猫,还把卖猫、卖狗视为破产的象征,决不肯为。

    很多知名人士都养猫。比如,著名画家丰子恺养猫、画猫;冰心老人家的咪咪在猫谱上 名“雪里送炭”;老舍先生养猫,端木蕻良先生也养猫。作家养的猫有一种“优越”,它们常 是名家笔下的生花文章。

    一些爱猫者还赋予某个品种的猫以特殊的意义———猫王。据说“猫王”的条件是:体重须达八斤以上,谓“八斤猫能逼千斤鼠”;其肤色只限于纯黄或纯狸,且有虎纹,头扁圆, 耳小而薄;眼睛须是所谓“金眼夜明灯”者。其脸谱须是白嘴盔子、红鼻头,嘴旁各有手指肚大小的一块黄点,俗称“蝴蝶斑”,触须坚如钢针。不论黄、狸毛色,肚皮须纯白色。尾巴由长毛组成,状如“火焰”,谓之“麒麟尾”,不认识的往往称为“秃尾巴根子”。总起来即是狮头、虎身、麒麟尾。另外,猫王都是雄性的,雌性一律不上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