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月月0821 2015-06-26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黄帝问道:自然界的风可以来自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八个方向,自然界的风侵犯人的经络可以导致所谓五风的病变,这是怎么回事?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岐伯回答道:八风变化过度,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后,首先进入筋脉,再通过筋脉进一步深入而触动五脏,于是发生疾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一年四时的气候之间有制约的关系,如春气制约长夏气;长夏气制约冬气;冬气制约夏气,夏气制约秋气;秋气制约春气这就是一年四季的气候的制约关系。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肋;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东风常发生在春季,最容易引起肝的疾病,而肝脏气血盛衰情况常常在颈项部位反映出来;夏天常常吹南风,南风最容易引起心脏生病,而心脏气血盛衰情况常常在胸胁部位反映出来;西风常常发生在秋季,最容易引起肺脏生病,而肺脏气血的盛衰情况常常在肩背部位反映出来;北风常常发生在冬季,最容易引起肾脏生病,肾脏气血的盛衰情况常常在腰及大腿根部反映出来;长夏为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六月,在春夏与秋冬的四季中间,五行属土,长夏季脾脏最容易生病,脾脏气血的盛衰情况常常在脊背部的腧穴上反映出来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所以冒犯春气,疾病的症状常常表现在头部;冒犯夏气,疾病的症状常常表现在心脏,冒犯秋气,疾病的症状常常表现在肩背部位;冒犯冬气,疾病的症状常常表现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所以春季容易发生流清涕或者鼻出血病,夏季容易发生胸胁部的疾病,长夏季容易发生脾脏虚寒的腹泻病,秋季容易发生风疟病,冬季容易发生痹病和厥病。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因此,若能适应四时的天气变化,在冬季不做过分的活动,保持体内阴精充沛,阳气潜藏,那么来年的春季就不会发生流清涕或者鼻出血病,也不会发生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季就不会发生胸胁部位的疾病,长夏也不会发生虚寒的腹泻病,秋季也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季也就不会发生痹病、厥病、完谷不化的腹泻以及汗出过多的疾病。

    =============================

    所以,冬天应该少运动,杜绝冬季晚上出汗,夏天就要多流汗,春季就要适当增加运动,秋季减少出汗和运动,这就是顺应四季的养生方式。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人体内的阴精乃人体的根本。(这里的阴精,应该就是干细胞,以及干细胞正常分裂条件)所以冬季保养好了阴精,春季就不容易发生温病,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应该出汗,如果夏天不出汗,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风疟病。上述这些道理,可以说是根据四时而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所以说:阴阳是可以再划分的,阴中还有阴,阳中还有阳。(阴阳是古人描述世界的工具,划分阴阳的依据是物质和能量的相对多少,就像我们电脑的二进制类似)。例如,拿一天来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而早晨到中午为阳中之阳;中午到黄昏为阳中之阴,从天黑到鸡鸣为阴中之阴,而鸡鸣到天亮为阴中之阳,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人和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所以人体的阴阳也是按这一方法划分的,(即按照物质和能量的相对多少来划分)人的外部为阳,人的内部为阴。如果按躯干前后来划分阴阳的话,背部为阳而腹部为阴,如果将脏腑来划分阴阳的话,那么脏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于阳。

    对于人体而言,外为阳内为阴。现代医学证明:当人体处于高温的环境时,人体的血液是奔向体表,体表的血液比平时增加,内脏的血液分配相应减少;而当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人体血液的分配正好与处于高温的环境相反。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的高温区延伸到体表,而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的高温区则向内收缩[1],所以对于人体而言外为阳内为阴

    这里也说明我们对阴阳的分类标准是正确的,阴阳不应该按照哲学概念来理解。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为什么要懂得阴中还有阴,阳中还有阳的道理呢?那是因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比如,冬季病在阴,夏季病在阳,春季病在阴,秋季病在阳,而临床往往是根据疾病所在的部位是阴还是阳,来使用针刺或者砭石等方法治疗。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所以如果按照阴阳分类那么,背为阳,腹为阴,若再把腹背与五脏各自的功能联系起来,还可以划分阴阳,那就是背属阳,心脏为阳中之阳,肺脏为阳中之阴;腹部属阴,肾脏属阴中之阴,肝脏属阴中之阳,脾脏属阴中之至阴。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上面所说的都是人体内外、表里、雌雄的阴阳对应关系,这些是和自然界四时昼夜的阴阳变化是一致的。

    这里的天之阴阳其实就是四季的气候变化。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黄帝问道:既然五脏与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是相对应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同气相应可以归类的关系呢?

●岐伯曰:有。

    岐伯回答道: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东方青色,与肝脏对应,肝脏与九窍中的目关系密切,并且藏着精神意识活动中的“魂”,肝病则魂不安,多见惊骇。与肝脏关系密切的还有五味中的酸,自然界的草木;五禽中的鸡;五谷中的麦,四时的春季;五个行星中的木星;五音中的“角”音;五行生成数的八;五嗅中的“臊“,所以春季得病多在头部,又因为肝脏主管筋脉,因而肝脏病变多累及筋脉

    这里的“魂”是祖先对肝的功能机制的解释,五脏既是形脏也是神脏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南方和赤色,与心脏相应。心脏与九窍中的耳关系密切,并且藏着精神意识活动中的“神”,心脏有病可影响五脏,因为心脏有统帅其他五脏的作用。与心脏关系密切的还有五味中的苦味;五行中的火类,五畜中的羊,五谷中的黍,四时的夏季,天上的火星。因为心脏主管血脉,故夏季得病多反映在血脉中。与心脏关系密切的还有五音中的“徵”音,五行生成数中的“七”和五嗅中的“焦”。

    祖先认为是五行统管天下,所以他们把万物按照五行分类。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中央和黄色,与脾脏相应。脾脏与九窍中的口关系密切,并且藏着精神意识活动中的“意”,由于脾脏的经络连着舌根,故脾脏有病多在舌上有反映。与脾脏关系密切的还有五味中的甜味;五行中的土类;五畜中的牛,五谷中的稷,四时中的长夏,天上的土星。因为脾脏有主管肌肉的功能,所以脾的病变多反映在肌肉。与脾关系密切的还有五音中的“宫”;五嗅中的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西方和白色,与肺脏对应。肺脏与九窍中的鼻关系最密切,并且藏着精神意识活动中的“魄”,由于肺之腧在肩背,所以肺部的疾病多在背部有所反映。与肺脏关系密切的还有五味中的辛味,五行中的金类,五畜中的马,五谷中的稻,四时的秋季,天上的太白金星。因为肺脏主管皮毛,所以病变多表现在皮毛上。与肺脏同类的还有五音中的“商”,五行生成数中的九和五嗅中的“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膝。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北方和黑色,与肾脏相应。肾脏和九窍中的前后二阴关系密切,并且藏着精神意识活动中的“志”,由于肾脏主管骨,所以肾脏的疾病多表现在四个关节部位。与肾脏关系密切的还有,五味中的咸味,五行中的水类,五畜中的猪,五谷中的豆,四时中的冬季,天上的水星。因为肾脏主管骨的功能,所以病变常常累及到骨。和肾脏关系密切的还有,五音中“羽”音,五行生成数中的六,五嗅中的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总之,高明的医生,能够谨慎地观察五脏六腑的一切变化,并且把它和四时阴阳,五行归类加以联系,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的预后吉凶,疾病的性质是属阴还是属阳,疾病的部位是在表还是里,是在脏还是在腑,气血运行方向对否,做到对疾病认识正确无误,对全部情况了如指掌,得心应手。这些诊断疾病的道理和方法非常宝贵,对于不具备医生应有的高尚品德和才智的人,是不能随便传授的;对于应该教导的人,则要把全部的医学精华交给他,这才是对医学事业做出的真正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