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格言——宠辱若惊

 激扬文字 2015-07-02

这句格言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意思是说受到宠幸和耻辱都好像惊吓一样,感到不安。

老子认为得到宠幸是低下的事,得到它,如受到惊吓,因为知道随宠幸而来的是污辱;失去了它,感到惊喜,因为知道失宠将不再有污辱。这就叫做荣宠和耻辱都好像受惊吓一样。这是老子期望世人保持中和超脱的一句名言。世俗之人,未得则患其不得,已得则患其失去,如此患得患失,不能如君子之坦荡荡。因为他们看重自己的名声,其心灵是痛苦的。所以道教认为:荣辱和祸患都来自对自身虚名和利益的看重和专注,如果我们不专注自身的虚名和身外之物的得失,超脱自身,就没有什么荣辱可言了,就不会因追求荣幸,而诱发祸患了。

老庄等古代思想家,早已为现代人指出一条超越宠辱、超越自我的道路———我无其身,即不去计较个人荣辱得失。“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种哲学智慧,许多人虽明白但做不到。人生之最大祸患是生死、宠辱等问题,而“吾无身,吾有何患”一语道破天机,这就要求人们奉献己身为天下,因为身非我有,身乃大道之载体,身属于宇宙朗然天地之造化,生时属于国家民族,死则回归自然。以我暂时有限之生为天下的人类奉献自己的功德,正是道教倡导的历史使命。

(王书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