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届全国疑难重症学术会议听课笔记-狼疮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

 牤牛河畔生 2015-07-05

演讲者:张卓莉教授 整理:宁武(首钢医院)

一、TMAs的相关内容

1、此病为一组可导致多系统损害的血管病,儿童至中年人均可发病,临床表现复杂,病理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前终末小动脉微血管血栓形成。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可消耗血小板,同时破坏红细胞而出现红细胞碎片,继而导致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多系统受累,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心脏、肺等。此病虽然临床少见,但是发生后可危及生命,预后差,应引起临床重视。

2、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首先其分泌的vWF因子出现加工异常,导致ADAMTS13缺乏,此为其重要机制;其次旁路补体途径调节异常、内皮损伤亦参与其发病。

3、此病导致多系统受累,临床上不易与SLE活动鉴别,常累及的靶器官如下:1)中枢神经系统:可表现为头痛、精神异常、半侧运动感觉异常、失语、昏迷、抽搐(间歇发作)等;2)肾脏是其重要的靶器官,临床上可表现为GFR下降、高血压、尿常规异常;3)心脏受累较少,且不易鉴别,但是累及心脏后可出现心肌病、急性心肌缺血、非特异性EKG异常、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停博等多种表现;4)肺脏受累表现类似“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但是临床诊断较困难;5)其他器官亦可受累。

4、血栓性微血管病为一组疾病,临床上目前分类如下: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此型最为常见)及先天性TTP、志贺菌毒素诱导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非典型HUS、妊娠相关TMAs、药物诱导的TMAS、器官移植后TMA以及其他类型。在临床上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获得性TTP占30%,多数为SLE所致。

二、SLE合并TMA的相关内容

1、流行病学

目前国外报道发生率约1-4%,台湾地区10年回顾性研究发现,狼疮肾炎合并TMA的发生率约1%,25例SLE+TMA总体死亡率高达52%。国内目前尚无SLE合并TMA发生率的大规模研究。

2、临床表现

SLE+TMA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栓性微血管病(TTP)/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病理基础一致,其中TTP更多见。

2.1 TTP多为多系统损害,呈五联征:发热、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破碎红细胞>2%)、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倾向、神经精神异常以及肾脏损害等。相对于HUS,TTP的肾功能损害较轻,但神经系统症状较重。

2.2 HUS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是SLE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肾脏受累最为严重。发病除志贺菌毒素介导外,还可能与H因子、I因子以及膜辅助蛋白功能紊乱引起的补体异常激活有关,包括多种基因变异或自身抗体介导。Tostivint报道55例成人HUS患者中,10例(18.2%)为SLE。相对于TTP,HUA多见于儿童,肾功能损害更加严重。

2.3 除上述两种并发症外,SLE合并TMA还存在APS相关肾病这一特殊类型。APS相关肾病在急性期病理多表现为TMA,慢性期肾脏病理表现为内膜纤维增生、血栓机化、纤维性动脉闭塞、局灶性肾皮质萎缩等。在APS相关肾病的多种肾脏病理类型中,以TMA表现的患者预后最差 。

3、在临床上二者均可出现血液系统、肾脏受累,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故在鉴别上有一定困难。通过本院病例对照分析,发现CRP及血肌酐水平升高是SLE合并TMA的独立风险因素,对于TMA有提示作用,临床上需更加警惕,同时发现合并TMA的狼疮病人预后差,而单纯肾脏受累的TMA预后相对好。国外研究发现血色素、血小板、LDH水平、血肌酐以及ADAMTS13活性均可预测TMA的发现。其他文献报道发生TMA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50岁、血小板减少(≤2000/mm3)、感染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等。

4、诊断

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以及血涂片等,首先TTP的临床表现最为重要,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可以提供一定依据,但并非100%出现,活检组织病理实际操作已有难度。故还需寻找更为特异的检查指标。目前文献报道ADAMTS13抗体及ADAMTS13活性(≤10%正常值)在活动性TT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一项353例病理诊断LN的研究:7例合并TMA的患者ADAMTS13活性明显降低,且ADAMTS13抗体的出现比例也明显升高,经治疗临床改善后,7例患者ADAMTS13活性明显好转,6例ADAMTS13阳性抗体患者中有5例转阴。但目前该检查在国内尚仅见于科研。

5、治疗

与一般SLE治疗上存在一定差异,此病除标准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外,血浆置换发挥尤为重要作用。在未使用血浆置换的年代,获得性TTP的生存率仅10%,RCT研究提示血浆置换可使获得性TTP生存率提高到78%。

5.1 血浆置换应尽早开始,如无血浆置换,血浆输注亦尤为重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二者可同时进行,或血浆置换延迟。上述治疗通常起效快,通常每日血浆置换直至见到疗效,然后再逐渐减量。但是需注意,血浆置换对大部分SLE+TTP治疗有效,但易复发,因此治疗好转后仍需监测随访。

5.2 对于病情较为复杂、严重的病例,可根据患者病情及经济情况选择适当的免疫抑制剂,有报道CD20单抗治疗有效;对于间歇-复发性TTP患者,国外有报道可以考虑脾切除。

5.3 根据病情可以辅以支持治疗,如ICU、透析、气道保护、镇静、兴奋剂、补充血小板预防出血等。相对HUA,SLE+TTP的肾脏累及较轻,故较少需要透析治疗

5.4 最新治疗进展

依库珠单抗(Eculizurnab) 是全人源化抗补体C5的单抗,半衰期11天,为一种补体途径抑制剂治疗,可阻止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阻断终末补体激活介导的血管内溶血,已证实对HUS治疗有效,包括SLE相关HUS。2007年通过美国FDA认证治疗PNH,2011年在美国上市,欧洲已批准用于儿童aHUS的治疗。此药为TMA的最新的治疗选择,疗效满意 ,但是价格极贵,且长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仍待临床验证。

6、预后

TMA可以是SLE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很高,早年TMA可高达90%,血浆置换的应用将TMA的生存率可提高到接近90%,但是SLE合并TMA患者,即使通过血浆置换死亡率仍高达30%。

(注: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