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治是最有效的社会治理模式

 圆角望 2015-07-09

应飞虎

在法理社会,法治虽然使人们僵化甚至冷漠,但也使他们简单轻松;在伦理社会,人们很灵活,富有人情味,却也狡黠复杂。

《自由与秩序》不仅仅是一本学术专著,它兼具畅销书的特质。众所周知,法学著作虽然贴近生活,实则较为枯燥,有关法治、自由、秩序等议题的著作,精准游走于学术书和畅销书之间,其实难度很大。但作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中国的法律文化了然于胸,长期从事司法实践工作,对现实的制度运作驾轻就熟,身在制度之中,超乎于制度之外,不因身份而受局限,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面向对中国法律文化进行深刻思考。同时作者利用派驻美国大学学习的机会,深度观察了美国司法制度及其历史背景,这种观察,如他所言,与其说是在“近距离”地审视美国的自由与法治,更是在“远距离”地用中国人的道德观、司法观去凸显美国的历史文化和司法制度。作者强调对美国法律制度的研究要和对中国法治现状的研究相结合,在审视美国法治的同时,进行制度的跨域比较,不是抱着拿来主义的态度,而是强调学人所长而又不为人所囿,寻求制度被借鉴的可能性,从而服务于中国当下的法治变革。因此,该书既有理论阐释,又有制度例证,既有美国叙事,又有本土经验,行文时娓娓道来,分析时层层深入,显示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不凡的理论功力,在学术研究和理论普及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形成了独特的文字风格,呈现出绝佳的写作范本。

在所有涉及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治理模式中,法治这一治理模式最能为我们提供简单的过程、稳定的预期和公平的结果,它可以最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幸福。由于长久的工作经历以及对世界法治史和社会史的把握,作者对法治情有独钟,这种偏好是所有法律人应有的情怀,也是社会大众应当服膺的制度理想。他认为,“在法理社会,法治虽然使人们僵化甚至冷漠,但也使他们简单轻松;在伦理社会,人们很灵活,富有人情味,却也狡黠复杂。”这正是从中美两国社会的观察中获得的深刻洞见!作者还指出,“我们一定都向往生活在这样的国家和社会:国家信任民众,民众信任国家,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生活自由而简单,温情而幸福。”很显然,在他看来,法治是自由社会和简单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正基于此,法治成为贯穿该书的主线,并时时与社会现实问题相勾连,从而使作者对法治的论述生动活泼,而不仅仅是流于说教,无形中强化人们对法治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这才是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正面推动的无形力量!

除了关切琐细的日常生活,作者也关注具体的法治命题。比如对辛普森案的分析,作者强调程序正义的重要性,指出这一案件值得我国司法界再次认真反思,而这正是中国法治建设有待努力的方向。通过对美国劳动者权利史的解读,作者指出,“人们越是对法律有信心,越是主要通过法律进行斗争并致力于法律的改造,这法律也就越是有可能有效地保障他们自己。”这一论述并非无心之笔,而对中国社会的法律信仰缺失问题有所触及,寥寥数语,意味悠长。通过对美国一起商业贿赂案的分析,指出法治追求的是一种长久的、普遍的价值,仅仅关注案件所涉及的经济利益是很危险的。对财产权案的分析,作者指出有效的规则可以降低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减少摩擦和矛盾。这些思考厘清了经济活动中的法律价值,对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建设不无裨益。针对在美国所观察到的宁静世界,作者指出规则意识和守法预期对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并指出注重规则教育,把诚信放到为人处世的首要位置,是我国法治教育必须补上的重要一课。

作者在书中说,“理想的认知,应当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对某一事物本身的层次间的比较,然后,通过这种比较进行筛选和判断,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言。”这是作者对社会观察、问题研究和文本书写的自我要求。通过阅读该书,我认为作者在实现自我要求的同时,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制度经验和理论启发,引导我们每一个人去践行法治这种社会治理模式,合力促成法治中国的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