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切阳虚证皆可用化脓灸

 杏林脉香 2015-07-14

一切阳虚证皆可用化脓灸

王廷峰 安徽省阜阳东方针灸医院

适应病证

化脓灸疗法的主要特点是扶阳,因此其主要适应病证为一切阳虚病证(阴证)。“艾灸扶阳,多灸重灸”之法,可以治疗中西药久治无效和针刺针感很差的所有慢性病、顽固病和部分内科危急症均可使用,也可以用于恶性肿瘤与癌症(或配合手术后放疗、化疗)患者。

主治疾病

按现代医学名称,常用于哮喘、慢性气管炎、肺心病、心脑血管病、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慢性胃肠炎、阳痿、遗精、早泄、前列腺病、肾炎、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牛皮癣、顽固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白癜风、肝炎、肝硬化、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习惯性感冒、失眠、抑郁症、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各种重大疾病的恢复期与康复期,以及多种疑难症。

灸疗能治800多种病,特别是灸疗对于难治性疾病,不论是在中医治疗,还是予西医治疗,都可同时配合灸法,以提高上述疑难杂症的治疗成功率。另外还可用于养生保健。

主治证型

阳虚证最为常见的表现是“怕冷”,在同样的气温环境下,手脚或身体发凉比别人明显,中医所称阳虚体质。怕冷、手脚发凉是阳虚证的基本征象。另外,阳虚体质者也是许多疾病患者的体质类型。

由于体质阳虚,阴寒之邪必盛,阴寒湿瘀随之而来,可带来诸多病证。当代火神派名家李可老中医认为,阳虚者十之八九,阴虚者百无一例。足见阳虚阴盛是导致现代诸多疑难杂症的最为主要病机之一。早在明代,大医家张景岳就认为:“夫今人之气有余者,能十中之几?其有因禀受,或因丧败,以致阳气不足者,多见寒从中生,而阳衰之病,无所不至。”而在治疗中,他指出:“惟高明见道之士,常以阳衰根本为忧”(《景岳全书》)

辨证方法

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制定了“辨认一切阳虚证法”,他说道:“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这些,郑钦安称之为“阴象”“阴色”“寒形”。这就是我们在临床上所要遵从的辨证规范。

云南火神派名家吴佩衡先生,把阳虚症的辨证浓缩为十六字真诀:“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气短、少气懒言”。这个法则是吴氏家族及其追随者所遵从辨识扶阳的标准。

为了更有条理起见,当代火神派名家张存悌总结出以“舌、脉、神、色、口气、便”为纲,将郑钦安“用药真机”归纳如下:

舌:舌青或舌淡润,满口津液;

脉:脉息无神;

神:多安静;

色:唇口淡白;

口气:口不渴,但渴而喜热饮;

二便:顺畅。

河南火神派医家及研究学者傅文录总结,但凡是“舌淡、脉弱”者,就可判断为阳虚证,即阴证。这样,在临床上就更容易把握阳虚病的辨识要领,并有效地采用扶阳化脓灸疗法与扶阳方药,治疗阳虚证。

阳虚证灸治思考

阴虚(阳证)病证不宜灸治

对阳虚(阴证)病证,临床应用扶阳化脓灸疗法当然不会有错。如患者为阴虚(阳证)病证,是否能采用化脓灸疗法呢?这个问题,自古至今都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当脉盛呈现阳证,说明正邪斗争比较剧烈,因灸法以火热为治疗的手段,若施灸不当,则会使正气妄行而出现变证。如《灵枢·终始》所说,人迎与寸口脉俱比正常脉旺盛三倍以上者,不宜灸,“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灸疗有补泻之分

此法首见于《黄帝内经》:“以火补者,毋 艾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灵枢·背俞》)。《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也说:“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千金要方》灸例亦云:“灸之生熟法,腰以上为上部,腰以下为下部,外为阳部荥,内为阴部卫,故脏腑周流,名日经络。”“灸之生熟,亦宜撙而节之,法当随病迁变,大法补气务生;内气务熟,其余随宜耳。”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梃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制做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神灸经纶》中“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对灸疗做了进一步补充。综观以上记载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发挥,由此可见,艾灸的补泻操作方法很早就有区别。

虽然古今都对阳证患者灸法做了很多研究与探讨,但有一点需说明的是,一定要遵从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就我们的多年临床观察与研究来看,大凡对于阳证、热证、实证,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最好避免使用火疗灸法,以免适得其反。如果确有充分把握,结合辨证或是结合中药汤剂时,也可以同时采用灸法治疗。

灸疗持续时间

当代灸疗大师谢锡亮认为,无论化脓灸疗法,还是重灸疗法,都不可轻视灸法,因为它不仅可以祛邪治病,还是紧急救命的有效方法。例如,患者在脱离病危状态时,煎药、服药都来不及或无效时,施以灸法,往往可以收到起死回生的功效。正如《扁鹊心书》所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附子第三。”然而,对于许多阴证患者,由于身体极虚,一次灸就企盼完全治愈是不可能的。因为艾灸的作用只是祛寒邪,艾灸的热量并不能代替人的真阳元气,而真阳元气是由实物转化而来的,需要有转化过程。这就涉及施灸持续多久的问题。

可以先灸300500中壮,而后服 “参附汤”,强壮脏腑功能以巩固疗效;待35个月后,再次施以重灸,直至不痛,且腹中有温热感为止。灸法的扶阳温通作用,虽然不能直接增加体内的物质,但由于脏腑功能的恢复正常,阳气振奋,故可以有效地利用后天所获得的有形之精华物质,转换为阳气运作动力与驱逐阴寒之邪的能力。因此,适当地应用补肾填精之品,或是增加饮食营养物质,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化脓灸其施灸作用时间与灸疗时间问题,古今说法不尽相同,如古代有“疮发即愈”之说。根据我们大量的临床观察,并非每种疾病都是如此,如对一般的扭伤疼痛、痛经及胃脘痛等,可能会立即收效,但对其他的慢性疾病并非如此。在化脓期间,虽然一些疾病的症状得到改善,但大部分疾病须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甚至不少病须到秋冬及次年春天才能显效。有些体质较差的患者或重病患者,尚须连续灸上23年,每年每月须定期施灸,或间隔一段时间(36个月)施灸1次,连续灸23次,方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较重的慢性病症,第一年灸后如未见大效,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应当连续再灸,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也可以在重灸间隔期间配扶阳中药,效果则会更好。

施灸时机

已故民间中医、《灸法直论》作者王正龙认为,一般施灸的时机定在冬至前后较为合适,冬至虽然一阳初生,却是阴气极盛的时候,所以,在施以重灸时疼痛会轻一些,因为盛极的阴气可以中和一些艾草的火力。而夏至一阴初生,却是阳气极盛的时候,所以,在夏至施以重灸时会比冬至时疼痛得多,但疗效会比冬至施灸要好,因为极盛的阳气加上艾草的火力,对于阴邪来说,就等于杀鸡用牛刀。但是,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什么时候发现,就在什么时候治疗,而没有必要机械地固守施灸疗的时间与地点,应尽快治病,以不延误病情。

功效评估

由于灸法所发出的无形的热量不能补充有形的真阳元气,故对于精亏血少的疾病也就不可能马上治愈,尤其对于非常严重的湿邪所造成的虚劳疾病的治疗,就不能急于求成。湿病缠绵难愈的原因,就是由于人的有形精()气难以恢复。为什么古人要求几百壮?为什么古人要求连续用灸?我们灸千壮就需要80天左右,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患者会由于生机的逐渐恢复和饮食的不断增加而使得精()气逐步得以补充,只有精()气的积累,才能基本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若能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因为人体之元气在恢复的时候,需要大量地补充天地之精华,这些精华进入人体之后,才能完全被灸疗后的阳气所利用,充分发挥人体内“阳主阴从”的转换过程,只有人体阴精转换为阳气之后,才能发挥其扶阳驱邪之目的。所以说,灸疗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扶阳助正、驱逐阴寒之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化脓灸疗法,会给人体留下短暂或永久的色素沉着或瘢痕,因此治疗前医师应充分向患者说清楚。不少患者觉得灸疗过程太久,甚至感觉太痛苦,可能放弃治疗。对此,要充分提醒患者,服用“四逆汤”和灸法,都属于热疗驱寒邪,因为寒证多属痼疾,很不容易被驱去,只有坚持治疗,才能显现其疗效。

有人建议,对体质虚弱而怕痛的患者可先局麻再施灸。据笔者临床观察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有的患者疗效很差,因为“气随意走失”,而疼痛可以使患者的意念集中在所灸的穴位上,有利于气血灌注于穴位,提高疗效。而对重灸患者,由于疼痛比较剧烈,且一般需要1020天,每天要坚持45小时,甚至810小时,一般可采用局部麻醉辅助,或服用止痛片,才能缓解疼痛,坚持治够疗程。有同道认为,重灸时最好不要采用局部麻醉辅助,以免伤及患者的元气。笔者认为,局部麻醉辅助是不会降低疗效的。另外,采用局部涂抹皮肤麻醉膏,也可明显减轻疼痛,不影响经络气机的传导,是比较好的方法。

施灸期间出现直接或间接灼伤皮肤,有发红、发炎、起疱等现象均属正常反应,患者一定不能自行处理,必须由施灸医师亲自处理,随时保持灼伤处皮肤清洁、干燥。停灸数天后,皮肤伤口会自然愈合、结痂、脱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