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老师治疗妊娠荨麻疹验案一则

 寂寞在繁衍 2015-08-16

高楚楚整理

初诊:2014年1月26日,林某某,27岁。因“荨麻疹3天,鼻衄1月”就诊。

患者末次月经:2013年9月15日,现已经停经4月余,近1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鼻腔出血,色鲜红,量少,3天前皮肤出现细小红疹风团,突然出现,数小时后消失,伴轻度瘙痒,症状反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妊娠荨麻疹(血虚生风型)。西医诊断:中孕

治则:祛风止血。

方药:白蒺藜  10g  防风 10g  蝉衣 5g  荆芥10g  苍耳子6g  丹皮10g  白茅根 12g,5剂。

二诊:2014年1月30日,荨麻疹减轻,鼻衄已除,腰易倦。

方药:中药守上方去丹皮、白茅根,加豨莶草6g、旱莲草20g,5剂。

三诊:2014年2月4日,荨麻疹痊愈3天。

方药:安胎汤加减 7剂。

按语:妊期多火,妇人妊娠血虚,阴亏阳亢,则生内火,引动气血上冲,则为鼻衄,而失血时长,气血不足,体虚卫表不固,则风邪乘隙而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往来于皮肤间,风性善行而数变,则红疹时隐时现;血虚生燥,则皮肤瘙痒。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痒;蝉蜕散风除热,利咽透疹;荆芥祛风解表,宣毒透疹;生苍耳子通鼻窍,又可消风止痒,此五味,重在消风透疹止痒,而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均可清热止衄。二诊鼻衄除,故去丹皮、白茅根;腰易倦,故酌加墨旱莲、豨签草益肾阴,强筋骨。马老用药有理有据,辩证论治,且药少而力专,贵精不贵多,先去疹,再安胎,先标后本,祛其外邪,固其根本,则病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