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说:孔子论“如何让下属对自己忠心耿耿?”-今日头条

 kentcox 2015-08-23

慢说:孔子论“如何让下属对自己忠心耿耿?”

上一节,孔子回答了季康子的第一个问题,如何让下面的人尊敬自己。

孔子的答案是“临之以庄”。重点,一个是“临”,“临”就是当执政官的主观决断力,当执政官需要天赋,灵感和悟性,能一眼看出问题的实质。第二个重点是“庄”,“庄”就是执政官的客观测评技术,通过八维测评技术,稳重客观的处理问题。

一个执政官,即具备发现问题实质的天赋,处理问题又非常稳重,当然容易被天下人尊敬,孔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不绕圈子,接下来,就回答了季康子的第二问题。季康子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让下面的人效忠自己?”孔子的答案是“孝慈”。我们要研究一下,“孝慈为什么能让下面的人忠上?效忠自己这个领导?”这个问题,不管是大领导,还是小干部,都很关心,谁不愿下面的人对自己忠心耿耿呢?

我们先来解释“忠心的本质”。

慢说:孔子论“如何让下属对自己忠心耿耿?”

甲骨文中的“中”字

这个“中”字,可以说就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老慢讲过很多遍,这个“中”字,造字的本意,不是“中间的中”,而是“动态的中”。“一竖”表示“顺应天意”;“中间的椭圆”表示“完全匹配”;“两边浮动的旗帜”表示“动态”;所以,“中”的本意是“与天意此时此刻的需求动态匹配,以求得时刻顺应天意”的意思。

简单说,“中”字的本意就是“合乎需求、对了、很到位、刚刚好、正好匹配”的意思,引申,才表示“等距、中间的中”。

中华文化,从不强调绝对化的东西,即不会强调“在两端”,也不会强调“在中间”,什么才是中华最好的东西呢?这就是“完全匹配”。为什么呢?因为客观环境的需求就是变化的,客观规律就是如此。这件事,客观上需要在上边,我们就要在上边;需要在中间位置,我们就在中间;需要在最下边,我们就在最下面。

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适中则适中;该热则热,该冷则冷,该温则温;这才是中华智慧的核心,这就是“动态的中”的本意。

有了这个理解,我们才能解释“产生忠心”的原理。

慢说:孔子论“如何让下属对自己忠心耿耿?”

金文中的“忠”字

这个“忠”字,上面是“动态的中”,下面是“心”,表示的就是“内心处于动态匹配的状态”。所以,“内心动态匹配”才是产生“忠心”的根本原因。客观现实就是如此,你往东想,下面的人也往东想,你往西想,下面的人也往西想,两颗心始终处于动态匹配的状态,这种情况,表现出来的,就是“下面的人对你非常忠心”“下面的人在效忠你”。

大家千万要注意,这个“忠”字有个大前提,就是“都在顺应天意而为”。比如说,你干坏事,下属跟着你干坏事,虽然两颗心也是动态的保持一致,但违背天意,这也不是“忠”,这种“愚忠”,只能让双方都倒霉。

所以,首先要顺应天意,然后两颗心动态一致,这才是“忠”的本质。做到这两点,才会产生下属对上级的忠心耿耿。所以,我们说,忠于谁,效忠谁,其实,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想法跟对方的想法始终保持了动态的一致,而是都是顺应天意而为”。这就是古人对“忠”的理解,这就是“忠心”“效忠”的原理。

那么,怎么让下面的人效忠自己呢?孔子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孝”。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但是,孔子却认为“孝必然产生忠”,很明显,孔子违背俗话。为什么孔子会这么认为呢?孔子的道理在哪里呢?是俗话错了?还是孔子错了呢?

慢说:孔子论“如何让下属对自己忠心耿耿?”

甲骨文中的“孝”字

前面老慢讲了,孔子关于学习做公务员的理论,核心就是这个“孝”字。因为,“孝”字的本意,恰恰就是“天为主,人,在天意面前,必须服从天意,服从客观环境需求,服从客观规律。所以,做“天之孝子”,才能得到老天爷的眷顾,这才是“孝”字的本意。

所以,“孝”字的本意就是“孝顺天”。谁才必须学会“孝顺天”呢?当然是当官的、公务员。为什么呢?因为公务员这个职位,就是为天下公共事务服务的,所以,孔子说,学当官,必须学习做“天之孝子”。“孝”字,引申的用法,才是孝顺父母。在一个家庭,父母就是家庭的“天”。

所以,孔子的意思很明确,你不是想让别人对你忠心耿耿吗?那么,你和对方就要做天之孝子,两人都顺应天意,两人的内心都在孝顺天,这就符合了“忠”字的定义,即顺应天意了,在内心中,也互相动态匹配了,当然,表现出来的,就是互相忠心耿耿。

简单说,孔子的意思是,人家并不是“对你”忠心耿耿,而是“对天”忠心耿耿,但是,你也是天之孝子,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对你忠心耿耿,孔子的逻辑就是如此。

所以,按照孔子的逻辑,天下没有绝对的忠心耿耿,只是因为你我都是天之孝子,都在顺应天意而为,所以,才会表现出“忠”,才能产生忠孝两全。所以,“孝”必然产生“忠”。除此之外,即便两人再默契,也是“愚忠愚孝”,即不是忠,也不是孝。

我们再来看“慈”字为什么能产生“忠”。

慢说:孔子论“如何让下属对自己忠心耿耿?”

甲骨文中的“慈”字

这个“慈”字,最下面是“心”,上面的“两个8字”表示“多方面互相联结”,最上面的是“天”,连起来,表示“遵循天道,在内心建立多方面的联结”。

换句话说,孔子的意思是,在生活、工作、身心健康各方面,互相建立了很紧密的联结,就容易产生“忠心耿耿”。但是,这里同样有一个大前提,这就是遵循“最上面的天道”。否则,违背天道,两人的关系再铁,联结再紧密,再是生死之交、莫逆之交,也不是“慈”,也不会产生“忠”。

现实就是如此,我们往往把“两人的想法动态一致”称为“忠”;把“两人各方面联结都很紧密”称为“忠”;但是,我们往往忽略“忠”大前提,遵循天道,顺应天意。所以,现实中的铁哥们、铁磁,忠心耿耿合作伙伴、情侣,往往并不是真正的“忠”,往往经不起哪怕一点风浪,往往结果是大难来时各自飞,其根本原因,恰恰就是缺乏“忠”的大前提。

所以,孔子说得好,想要别人对你忠心耿耿,你唯一的办法是遵循天道、顺应天意,如此孝慈,才能产生真正的忠心耿耿。同理,你想培养别人的忠心,你就要培养别人也做一个遵循天道、顺应天意的孝慈之人。

除此之外,即便别人对你宣誓表忠心,也是假忠心,也只能反过来害你。所以,你就别对忠心耿耿存在幻想了,还是老老实实做天之孝子吧,还是踏踏实实跟着孔子学做孝慈之人吧。孔子的忠心理论,对公务员和官员来讲,尤其重要。

————————————

微信公众号:老慢;(账号:laomansixiang)

老慢:只发老慢自己的原创思想,以中华天道为根本,以八维测评为工具,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世间万象。有关天道思想与八维测评技术,参考老慢的新书《老子的天道》与《天道易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