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多长时间,什么时候该睡觉,需要多长时间的深度睡眠时因个人的年龄不同而不同。刚出生的婴儿,处于时睡时醒状态,因此他们的平均睡眠为16个小时。1岁左右的婴儿如果在上午或下午小睡一次,夜晚就可以睡得格外香甜。一旦进入小学,大白天就不易出现睡意。到了青春期(14-18岁)左右,因为体内分泌了大量的成长荷尔蒙,睡眠会以深睡眠居多。人在35岁以后,开始进入睡眠老化阶段,深睡眠次数开始减少,尤其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容易在睡眠中清醒,难以获得熟睡感。 一般认为,成年人一天需要拥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具体到个人,究竟要睡几小时才足够呢?医生认为最适宜的睡眠量是以白天是否能保持精神为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对睡眠的最佳需要量取决于遗传因素,科学家通过实例发现,老鼠的过度疲劳可以被选择性地遗传,从而导致这些老鼠比普通老鼠要么睡得多,要么睡得少。 怎样判断自己的睡眠是否足够?在一天里,如果感到身心舒畅,活力十足、不感觉困倦并能集中注意力于某些事情上,就表示脑部与身体都已获得充分的休息。由此看来,睡眠的质量与睡眠的时间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直接相关。 必须指出的是,睡眠时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量值。在人的一生中,每个时期是不一样的,其中,婴儿期最长,儿童期和少年期次之,一般而言,老年期最短。成年人的平均水平在7~8小时。但是大多数成年人的夜间睡眠时间范围为6~9小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睡眠少于5小时还能感到不错,还有另外一些人只有睡够10小时以上才会感到白天有精神。也有调查研究显示,每天睡觉6~7小时的人平均寿命要比那些每天睡觉达8小时的人长。而且,即使是同一时期,一个人处在不同的状态时,睡眠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应激状态下,睡眠显著减少。而放松状态下,睡眠时间则相对延长。并不是睡眠时间越长,对人的身体越好!因此,每个人虽然应该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但也不必对睡眠时间过于苛求,提高睡眠的质量、保持正常的睡眠心态可能更加重要。减少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常常是治疗所谓“失眠”最好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