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醒食分·科普】中秋话酒

 桃花背 2015-09-26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中秋话酒



文/ 林丽艳

由《清醒食分》微信公众平台授权转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秋喝点小酒,那是中国传统文化。

秋高气爽,小风徐徐,明月挂枝头,微醺,惬意。




可是过了中秋,也就迎来了秋冬天的喝酒季,于是营养师又要开始唠叨喝酒要限量了,尤其是中国人更应该限量。


因为中国人体内缺乙酰脱氢酶的人太多了,也就是喝酒会脸红的人太多了。



到底有多少呢?

看看这张地图吧!颜色越深表示缺乙酰脱氢酶(喝酒会脸红)的人占总人口比例越高。




喝酒会脸红有什么不好吗?


先来看一下酒精进入身体以后会变成什么?

那就是先变乙醛,然后变乙酸,最后一部分消失无踪迹,一部分变成脂肪。简单吧?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不是这么简单!


因为太多中国人身体里的一种酶数量太少,这种酶是将乙醛变成乙酸必须的,它叫乙醛脱氢酶。


缺了这种酶,乙醛变乙酸的速度就特别慢,乙醛就会堆积在肝脏里,排队等那几个有限的乙醛脱氢酶慢慢将它们变成乙酸。排队等候的乙醛没事儿干就很调皮,到处捣蛋,让你脸红事小,破坏肝脏、致癌事大。


所以说,喝同样多的酒,对脸红的人危害更大,更应该限量,减少乙醛对身体的危害。



那一次能喝多少酒呢?

一般来说,针对没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尿酸、肥胖症、脂肪肝、胃病、中风、心脏病、胆结石之类疾病的健康人,喝酒不脸红的人一次喝一个单位的酒,喝酒会脸红的人最多喝到脸一开始红就必须停下来。



一个单位的酒是多少呢?看看下图吧


如果不能完全避免喝酒,应如何喝酒伤害小一些?

1. 适量饮酒。以不脸红,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为酒量的标准。

2. 慢慢喝,给身体一些时间来代谢酒精。

3. 不空腹喝酒,喝酒前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4. 喝酒的同时喝水,尽量降低脱水的程度。

5. 避免酒精度数高的酒。



文章为“清醒食分”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发邮件至consciouseat@yahoo.com获取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