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奖得主白俄罗斯女记者,她是谁?

 老沈阅览 2015-10-10

诺奖得主白俄罗斯女记者,她是谁?

 (2015-10-09 )
阿列克谢耶维奇
(白俄罗斯)
诺奖得主白俄罗斯女记者,她是谁? 
一个记录人类历史重大事件的纪实女作家



半个世纪后,非虚构类作品的春天再次来到


北京时间10月8日晚上7点,诺贝尔文学奖将于瑞典公布。白俄罗斯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该奖项。在博彩公司Ladbrokes发布的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赔率榜单上,排在第一位(赔率1赔5)的作家,正是白俄罗斯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体裁多为传记文学。而上一本非虚构类作品获得诺奖,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1953年丘吉尔以《二战回忆录》获此殊荣。


阿列克谢耶维奇,出生于白俄罗斯,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1948年阿列克谢耶维奇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善于用与当事人访谈的纪实文学方式,曾记录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关注社会的黑暗面,关注大灾难里小人物的命运,是她所有著作中不变的主题。她质疑宏大叙事,质疑那些规整的历史,她认为,只有小人物自己的声音,才能让我们更加接近世界的真相。代表作品有《车诺比的悲鸣》《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等。
她的纪实作品在圈内一直享有盛名,《切尔诺贝利之声》还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


她的作品已在全世界被翻译成35种文字,且在世界文坛已经屡获大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


但她在中文世界里知名度还不高,繁体版只出过一部作品,其简体中文版自2012年开始由磨铁图书策划正式引进,至今已经四部书在国内出版。据磨铁图书编辑、阿列克谢耶维奇四本书的中文版编辑陈亮,向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其中两本是今年10月刚刚出版。他还表示,他们也是通过德国的版权代理商与她打交道,得到其授权,“到目前,我们还没有直接跟她本人打过交道。她的作品,很好读,是讲述一个一个故事。但总体属于小众的。得了诺奖,对销量肯定会有帮助。得了诺奖,我们考虑会邀请她到中国来,与读者见面。”


凤凰卫视资讯台的执行总编辑吕宁思是阿列克谢耶维奇《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的译者。在翻译这部作品时,阿列克谢耶维奇说:“这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相的书。在阅读原文并译至中文的过程中,我屡屡被其中触目惊心的内容和人性细节所震撼所感动,甚至为之而难抑泪水。”


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 张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