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河曲<第一章>---酸粥的馈赠

 雨神2014 2015-10-15
文:金钢     图:葫芦题记:自然经手,文化过喉,舌品河曲,胃知乡愁。
音乐
图片
以前,葫芦在空间里曾经写过篇《河曲八大怪》的文章,其中第二怪就说“浆米罐罐放不坏,酸米汤汤人人爱”,在河曲人的饮食中,若说一日三餐最重要的莫过于酸粥与酸捞饭了。。。。。。
图片
相传河曲人吃酸饭始于北宋时期,当时辽兵常常入侵,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兵祸逃入深山,有时将泡好的米丢下,几天后回来舍不得丢掉就凑合着煮粥吃,结果经过发酵以后味如酸奶,黄亮坚韧,又能清热解渴,于是就用心制作成酸汤,将米放入其中在15度以上的温度下浸泡4---8小时后澄出汤即做成酸粥,盛夏时一日三餐多以此为食。河曲家家户户炉台上都备有一浆米罐,子孙相沿,代代相传,爱莫能舍,如果一个村子里谁家媳妇炉台上的浆米罐有味,大家都会去争相要取,这家主妇在慷慨大方给予的同时也受到大家的赞许与褒奖!
图片
河曲的酸饭必须是用这里的特产糜米来做,糜米酸粥,俗称老糜米,又称硬米,是河曲人的保命粮。酸粥又是河曲人的救命饭。酸粥味道好,首先必须有个好浆米罐,最好是选用寺鄢乡磁窑沟的磁做的浆米罐,实在不行,用一个罐头瓶代替亦可。除了浆米罐,还要有个好的浆米汤,要温水淘米,温水入罐。误入冷水,浆汤会发老酸,臭酸,温度超高,浆汤又会发白皮,不能使用。酸粥的品味极佳,如拌以辣角菜抹酸粥,芝麻酱抹酸粥,烧茄子抹酸粥,酸烂腌菜,红腌菜等入味更佳。河曲民歌唱道:“山药酸粥辣角角菜,你是哥哥的心上爱”。夏天吃上酸粥不口渴,是解泻火的良食,肠胃好,久吃不厌。外地人初来河曲不想吃酸粥,但跟河曲本地人结婚以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慢慢的就习惯了吃酸饭,正所谓:“喝上酸米汤不口渴,思妹妹想的心难活”。
图片
糜子也有好赖之分,上羊粪的糜子金黄刚亮,捞捞饭结圪瘩,米汤黄绿色。锄搂过的糜黍出米高,耐熬,能多做出饭,河曲农谚说“锄搂八遍,八米二糠”。常吃精米酸饭的人,脸色红润,皮肤细嫩,手感绵光,洁白,水色美观,漂亮,惹人怜爱。河曲民谣道:“寺鄢的糜米,唐家会的蒜,五花城的姑娘不用看”。河曲酸饭名扬省内外,流传内蒙古,清末民初,河曲人拖儿带女走西口,将酸饭带到了内蒙古包头,后套,为了出门人的安全,河曲人在包头街上成立了“浆米罐社”,走口外的人们找“社伙”好办事,安居也方便。“浆米罐社”每年还集资唱一台戏,当地人也不敢欺负。内蒙古的民歌这样唱道:“西口路上没好饭,西包头找浆米罐。糜米酸饭豆腐菜,你是哥哥心上爱!”现在,在内蒙古的包头,薛家湾,沙圪堵,鄂尔多斯,甚至是周边县旗,保德,偏关,五寨,神池,都有河曲人开的饭馆里卖酸粥,酸捞饭。
图片
有一个笑话这样讲,老师问孩子,你知道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这孩子回答说:“三大粥,三大羊,酸粥,甜粥,葫芦粥,绵羊,山羊,圪丁羊。”说明了河曲人对酸粥的挚爱。酸粥的吃法较多,一般分有------山药酸粥,葫芦酸粥,红薯酸粥,玉米酸粥,高粱米酸粥,酸捞饭,酸稀粥等。有经验的厨娘将以上酸粥的做法编成了顺口溜,葫芦不妨给大家逐一介绍一下------
山药酸粥:黄金颗颗浆罐里,先下山药后下米,山药瓣瓣绵腾腾,糜米颗颗坚铮铮。葫芦酸粥:精米酸粥黄葫芦,酸甜可口糖葫芦,白米洋面我不吃,葫芦酸粥赛坐席。红薯酸粥:红薯酸粥甜似蜜,烧上茄子抹上吃,酸粥相交奶奶饭,五香烧茄拌上蒜。玉米酸粥:玉米酸粥玉米糁,另浆另煮先熟糁,玉米半熟加入米,淋汤利骨味淡稀。高粱米酸粥:黄金颗颗红高粱,淘净涩水米另浆,高粱颗颗煮开花,红黄搅和一搭搭。酸捞饭:酸饭同出浆米罐,水多米少捞捞饭,糜米捞饭豆腐菜,河曲老乡好茶饭。酸稀粥:山药稀饭逼酸粥,充饥解暑作夜餐,就上酸菜红腌菜,酸咸香美好口味。
图片
在外地工作的河曲人,只要一回到河曲,最想吃的,就是河曲的酸粥与酸捞饭,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大米白面已经不是问题,但是,凡是河曲人无不挂记着这小小的浆米罐,家里炉台上的浆米罐可能换成了玻璃瓶,里面存放的依然是挥之不去的老糜米,每天早上,上班途中,河曲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坐在从山上进入城里的农妇摆的长长的条桌旁,舀上碗热气腾腾的酸粥,就上烂腌菜,拌上油铬,舒嘘地吃完以后再喝上口开水,然后抹抹嘴唇,心满意足的离开饭桌开始一天的劳作。可以说,酸饭是咱们老祖先跟大自然赋予河曲人独特的饮食文化,是给我们河曲人唯一而又奇特的馈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