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自己调到最佳状态

 云中公子 2015-10-16
把自己调到最佳状态

 


  
  状态不佳是心理门诊中患者常见的典型症状。宋先生到心理门诊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天天不在状态!好像自己有毛病了。”心理医生也观察到他说话时心不在焉、总走神,面无表情。用“不在状态“、“状态很差”形容这位患者更贴切。很多人整日忙于应付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总感觉自己不在状态,且习以为常,把亚健康的病态当做常态,形成日复一日的惯性循环,陷入心理危机。
  
  不在状态“天天喊累”  亚健康的不在状态主要有以下症状:一是容易紧张,突然脑袋一片空白,说话变得毫无逻辑,手脚不知往哪儿放;二是总是头晕发困,反映出作息不规律,大脑缺氧、导致体内垃圾堆积的症象;三是反应迟钝,有时候反应慢是身体机能的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人的身体就像是一部机器,一旦运转得过快,超出了负荷,就会启动保护机制,让身体的某些部分休息一下;四是看什么都不顺眼,好像全世界都与你为敌,经常烦躁得坐立不安;五是思维枯竭,常常走神呆头呆脑,看着东想着西;六是特别容易疲乏,天天喊累。
  
  掌握自我状态的“情绪周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周期”,即一个人的情绪高潮和低潮的交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它反映人体内部的周期性张弛规律,亦称“情绪生物节律”。遇上低谷和临界期,我们要提高警惕,运用意志加强自我控制,也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周期告诉自己最亲密的人,一方面也让他们能提醒你,帮助你克服不良情绪,另一方面避免不良情绪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干扰。
  
  调心态,调出好状态  调整自我状态是“适者生存”的人生本领,根据自身的实际调适自己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调心——静养心,静下心来梳理自已的所思所想,把缠绕纠结的问题,逐项写出来整理、排除; 二是调身——动养身,身体健康是好状态的基本条件,尽量不让自己带病运转,坚持运动,在运动中激活自已体内的“快乐素”多巴胺;三是调节律,状态不佳的人往往是运行在被动的、杂乱无章的节奏中不能自拔,而有条不紊的工作生活节奏是对自我状态的最好调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