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黄金一代”马拉松训练营创始人&总教练 于兴波) 关于马拉松训练,首先要明确跑步目标,选择跑步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是真心喜欢,还是追随社会潮流?如果是真心喜欢,那无论是简单的健身跑,还是将来参加具有一定挑战的马拉松、戈壁、越野等,都要事先给自己确定一个跑步目标,养成记录和分享的习惯,而不是每天稀里糊涂地跑,这样才能慢慢体会到跑步的乐趣。 其次,寻找跑步环境,要想长期系统、科学地训练,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跑步环境。例如:聘请专业的教练,选择优秀的团队,优良的训练场所等。 在教练的选择上,建议应倾向于选择有专业跑步训练、比赛经历的人,因为跑步后期所遇到的:极点(撞墙)、受伤、康复、饮食、科研、比赛经验等专业性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跑步阅历,是很难给出最直观、最准确的答复。 在团队的选择上,应该选择一些志同道合、有共同梦想追求的人。跑步,虽是个人项目,但要想跑的远,跑的快,跑的开心,身边队友的鼓励和陪伴还是非常重要的。 在场地的选择上,田径场一定是首选。虽然田径场跑起来枯燥,但可以避免受伤,对提高训练质量也有好处,如有条件可以多跑一跑煤渣跑道、土路、越野、草皮、沙滩等。另外,最好能有1-2个固定的训练场所,这样可以便于长期系统训练。 再次,制定跑步次数:通常有跑友问:“一周训练几次最好”。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山东为例)一般训练次数13次/周【早上、下午各一次,周日早上(上午)一次】。但对于业余跑者来说:还是要考虑自身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以及身体的承受能力,如果工作不是很忙,且身体状况良好,业余跑者如果能保证4~5次训练/周比较好,但如果低于2次/周,从提高运动成绩角度来讲效果不是很大。 最后,关于跑步时间:经常也有跑友问:“一天中什么时间跑步最好”。那我们就先一起捋一捋大家能够跑步的时间段(早上、下午、晚上)。早上5-7点,好处:天气凉快,节省时间;缺点:低血糖现象多(多数因空腹缺水、缺糖造成),时间紧凑(拉伸、按摩、洗浴等无法保证),会有一定的疲劳感,影响工作质量。 那么,有人会问:“为什么专业运动员可以早上跑步”。理由:专业运动员2次训练/天(运动量大、强度大),如果安排在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训练,中间间隔的时间太短,运动员身体无法得到及时恢复,所以只能安排早上和下午训练。 业余跑者,如果只能选择早上跑步的话,一定要提前以下几点准备:1、早睡、起床后先喝一杯蜂蜜水;2、跑步时要配备一些水和饮料,最好带一些零钱;3、注意跑前、跑后的拉伸、跑完及时更衣;4、最好能有几个队友一起跑,以便相互照应。 从训练环境、空气质量以及人一天中身体状况来讲,下午16:00~18:00跑步效果最佳,但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正在上班和回家的路上。所以,晚上18:30~21:30,这个时间段跑步的人比较多。 如果选择晚饭前跑,建议先在下午16:00左右吃一些点心(面包、饼干)和水果,这样跑的时候不容易出现低血糖和身体无力感,如果选择晚饭后跑(不要吃太饱),则建议起码晚饭后1小时30分以上再跑。晚上跑步,人容易兴奋,所以容易提高运动成绩,但跑的太晚的话,也容易影响睡眠质量。所以,建议一些重点训练课次(长距离)尽量放在周五、周六晚上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