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疗,你了解多少? 说起化疗,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负面的信息,比方恶心、呕吐、掉头发,比方对身体伤害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等等。不得不说是,对于中晚期的肿瘤,化疗是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手段。 化疗,就是用化学药物治疗。1947年,波斯顿儿童医院的医生法伯用叶酸拮抗剂--氨基喋呤来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时,奇迹出现了,白血病症状立即缓解,有些孩子甚至彻底恢复到正常状态。这就是现代化疗的开始,法伯也被人们尊称为化疗之父。法伯的发现是人类与癌症战争的关键一步,证明用人工合成化合物来治疗癌症是可能的,其工作激励无数的科学家和肿瘤科医生寻找各类新药。 现在有哪些化疗药? 时代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今天已经有90多种药物被用于癌症的治疗。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来源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化疗药通常分为7大类:细胞毒素类药物、抗代谢类药物、抗生素类、生物碱类、激素类、分子靶向药物,和其他类化疗药。这些药物的作用原理比较复杂,如果不是搞研究,也没有必要了解太多,但易小护仍将会在以后的随访护理文章中解释清楚。 化疗用药的方法有哪些? 1、全身用药法 全身用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身的组织器官都能接收到药物的作用,而化疗药的全身用药主要以静脉给药、口服、肌内注射药物的形式进行实现。 2、局部用药法 局部药的目的是提高药物在局部组织的浓度,从而达到更快的治疗效果。化疗药的局部用药途径较多,比如肿瘤内注射、针对腔内肿瘤的腔内注射、肿瘤动脉内注入或灌注等。此外,一些介入治疗也会应用到化疗药,通过动脉插管进行动脉化疗灌注栓塞,阻断动脉对肿瘤的血液供给。 使用化疗药后可能出现哪些副作用? 1、静脉炎 化疗药物的刺激性较强,当药物从静脉滴注到人体内时,容易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因此容导致静脉的炎症。为预防静脉炎、周围组织损害,在使用化疗药治疗后可以局部24小时冷敷,使炎症局限,24小时后使用局部热敷促进炎症吸收,每次冷热敷20~30分钟。 2、皮肤黏膜的影响 化疗药主要针对生长迅速的细胞有杀伤力,很巧地,口腔黏膜细胞、毛囊细胞等生长迅速而受到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致脱发、粘膜溃疡等。但是不需要太担心,因为在停止化疗后头发可再生,粘膜也随之愈合。但是,在发生皮肤黏膜的副反应时,病人应该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并避免感染,比如加强口腔护理,选用生理盐水或药物溶液,每次含漱15~20分钟,每天2次。 3、脏器功能的影响 化疗药物对胃肠道、肝脏、肾脏、心脏、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比如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心悸、手脚麻木、排尿无力、耳鸣等表现。但是,不同化疗药对器官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病人也不必太过紧张;同时,一些不良影响是可以避免的哦。 4、骨髓抑制 简单地说,骨髓抑制就是造血功能不好了,导致血液细胞减少或细胞异常,可能会出现贫血、易感冒、出血后止血时间长等症状。预防骨髓抑制主要在于定期做血象检查,一般情况为每周1次;每次疗程结束后检查骨髓象,以了解骨髓抑制程度和化疗效果。平常时候,病人还可以留意脸色变苍白、感冒、小伤口不易止血等骨髓抑制的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