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 鼻渊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23
 24    鼻渊


    鼻渊是因邪犯鼻窦,鼻窦内湿热蕴积,酿成痰浊所致,以鼻流浊涕不止,且伴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相当于“急慢性鼻窦炎”。

    24.1   诊断依据

    参照《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疗常规?鼻渊》。

    24.2   证候分类

    参照《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疗常规?鼻渊》。

    24.3   治疗方案

    24.3.1   辨证施治

    24.3.1.1   肺经风热证: 疏风清热,芳香通窍,取迎香、攒竹、合谷、风池等穴。

    24.3.1.2   胆经郁热证: 清泄胆热,利湿通窍,取迎香、上星、头临泣、风池等穴。

    24.3.1.3   脾胃湿热证: 清脾泄热,利湿化浊,取迎香、通天、足三里、公孙等穴。

    24.3.1.4   肺脾气虚证: 健脾补肺,利湿通窍,取迎香、百会、太渊、阴陵泉等穴。

    24.3.2   其他疗法

    24.3.2.1   耳针: 取鼻、肺、神门、交感等穴,用针刺或王不留行籽贴压穴位。

    24.3.2.2   穴位激光照射: 取迎香,鼻通,印堂等穴。

    24.3.2.3   穿刺: 可行上颌窦穿刺冲洗。

    24.4   注意事项

    24.4.1   针刺对本病治疗有效,必要时,可辨证辅以中药治疗。

    24.4.2   患者在发作期,应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加强自身锻炼,注意休息,增强体质。

    24.5   疗效评定

    24.5.1   治愈: 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鼻窦X线摄片无异常。

    24.5.2   好转: 症状明显改善,鼻腔检查黏膜充血、肿胀减轻,鼻窦X线摄片有明显改善。

    24.5.3   未愈: 症状和体征无减轻。

    24.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18条,第23 款;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6条,第11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