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61:做的事情杂就一定不专注吗?

 李建涵LEO 2015-11-28

我上周发了一叠火车票晒魔鬼行程,自称高铁侠,还说不知道我为何要做高铁侠的朋友,可以回复“高铁侠”三个字看谜底。

结果很多人回复“钢铁侠”三个字,莫非你们认为我果然是钢铁侠?

还是有网友一语道破真相,全怪拼音输入法!

这也说明一个事实——一旦我们开始依赖一样新工具,这个工具也在悄悄改变我们思维模式——这是个大话题,也非常有趣,今天且不表。

今天要回复一下很多网友的关心——一是建议我不要太拼,保重身体;二是提醒我要多陪家人。

大家都是好意,先谢谢!

但是两条暂时都做不到,一是我还得拼,二是短期内我会少陪家人。

原因没有其它——我在创业,我想做一名优秀的在线教育专家,带动一批小伙伴成为这个领域能人。

这个梦想要成真,就得投入时间。

我需要做很多事,才能一步步接近梦想。

有人会建议我,你做那么多事能不能少做一点?不是说做事要专注吗?

专注做事是没错的,我恰好是一个超级专注核心目标的人,而且我长处是我可以在专注核心目标的同时慢慢把很多资源有节拍有计划滚动起来,变成整合能量的人。

我是个看起来做的事很杂,却都有办法形成合力的人。

我到处内训,一年超60场,这让我赚到工薪阶层难以企及的收入(有钱就是任性,这样使我做事不会因为发愁启动资金),也通过线下打开了在线教育产品的知名度——如果老师线下课程大家喜欢,那么线上课程更容易被认可。

我一年高校免费讲座也超60场,我从来把我在高校讲座称为免费而不是公益原因就在于——我积累在大学生人群中影响力,有助于以后他们想学PPT等干货技能时,第一个就想到我。所以说我是公益分享是不对的,应该是免费,这是商业模式的一种,这种积累效应目前就已经导致我的在线学员比例超过40%是大学生,这当然不是一个正常的比例。

我一年要出很多书,今年新书三本加再版升级五本,但这些书定位和目标市场完全一致,四本是PPT,三本围绕大学生,书的畅销除了提升我的知名度,有一笔不错的稿费之外,又为我拓展了新的潜在学员渠道——很多读者因为书信任我,买了我的课程。

我在大学教书,这先让我有了时间折腾自己的事情又能不引起家人反对的可能(我如全职创业,阻力会很大);然后大学又近距离为我提供挖合适90后小伙伴一起做事的可能,现在我带着小伙伴一起成立大学生占股份有就业的创业公司,还能完全符合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条件,按政策公司五年内可以不操心缴税。大学生创业工作出了成绩又让我得到学校信任,为我配置专门工作场地和助手,可以带更多学生团队做更多事情。还有一条,我在大学教书经历对我开发大学生喜欢的在线课程很有启发。

我还经常在网络上搞核心小伙伴圈,经常会见一些朋友,或是网聊。朋友们他们提供各种信息让我开阔视野,也为我创造了很多资源整合,众包工作的可能,大大缩短了我做事时间,节约了工作成本,比如我们出电子书,写三分钟教程,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微刊模式,整个业务流在我这里,都是外包小伙伴搞定。

最后我每年还要看很多书,写读书心得,这一方面为微信积累了内容分享素材,另一方面好书评又为你扩大了影响力,吸引了各路编辑赠书合作——这些合作又为我的粉丝争取到了各种福利,像@读书笔记PPT 微博现在开始各种送书活动(你们都应该关注这个干货微博,14年元旦才成立,才1年粉丝就破3万),都是我这些年读书积累下的影响力变现。


现在你们说说,我做的大块工作哪一个不是或有助于秋叶PPT品牌传播,或直接带动产品销售,或积累各种教学经验,哪样不是服务在线教育这个大目标,哪样可以不做?

我的优势是别人需要一个团队搞定的事情,我借助移动互联网和小伙伴临时组合,我一个人就搞定了!

这就是我创业生存阶段的核心竞争力,我做这些事情成本低,不能不做。等规模扩大,我就能逐步分解一些工作给经过考验的小伙伴一样样复制,形成可靠的运营团队,这事也急不来。

所以我的多做和很多人的多做是有区别的,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核心目标添砖加瓦,因而很容易形成共振效应,放大能量,而且不同工作切换又能帮我换脑思考借机休息,一举多得。

很多人做不同的工作就会陷入忙乱,为何?因为他没有一个核心目标把所做的事情整合起来,事情不能形成合力,不但没有共振放大效应,还会变成精力黑洞,每日疲于奔命。

最后说一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句话不是说兵多就好,而是说韩信有办法整合资源,不过这种能力不经过多年历练是很难掌握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