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北票市实验小学 樊志华
过去的数学课程,非常强调双基,即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这是正确的,但是还不够,所以《课程标准 2011年版》增加了两条,成为“四基”,即“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因为某些教师片面地理解“双基”,往往在实施中“以本为本”,见物不见人:而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人的因素第一,新增加的“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就直接与人有关,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双基”还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双基”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个基础,但创新型人才不能仅靠熟练掌握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培养,思维训练和积累经验等也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转变观念,学生思想出现的火花要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上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要及时引导,让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
动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数学教学课程活动中,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应该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参与一定目标导向下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经历那些特定的教学环节;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恰当的手段去引发学生做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作为学习的合作者,则需要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相互交往的数学学习共同体。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为了追求教学中所谓的高效率,总是希望尽快将学生的学习纳入自己预定的轨道而不顾及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在应试背景下,又总是以统一的考试标准为基准,通过“齐步走”的方式去实现教学的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抑制了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发挥,也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例如,为了尽快地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不给学生留思维的空间,替学生说答案。整节课下来,他在给学生做演员,累得够呛,还埋怨学生笨。我们何不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我们要尽早转变观念,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数学教
学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追求高效课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今后,我们要牢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与时俱进,做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北票市实验小学
2013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