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小建中汤”为例学习辨方证

 寂寞在繁衍 2015-12-02

  第一步:“药证病机”组合“方证病机”。

  只有“辩证知机”,才能够纲举目张,一通百通。

  小建中汤的病机是什么呢?

  方证之病机,来源自“药证病机”的组合。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小建中汤,为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

桂枝汤证,既是表虚证(相对于表闭证而言),又是里胃气虚证、里津血虚证。

芍药证,是里津血虚证。

饴糖证,是里寒虚证(里虚重而里寒轻)

综合而言,小建中汤为:里虚寒在中(+表虚证,表虚证可有,亦可无)

所以,大学方剂学教科书上对小建中汤如是描述:“症虽不同,病本则一,总由中焦虚寒所致。”(邓中甲主编《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且慢,“中焦虚寒”的方剂有很多,如理中丸、吴茱萸汤、小建中汤等方证都属于中焦虚寒。

面对中焦虚寒的病证,到底是选用理中丸,还是选用小建中汤,还是选择其它方剂呢?所以,必须把病机辨别到更精细的程度,甚至于方证、药证。

中焦虚寒,具体指里胃气虚、里津血虚、里寒虚。但是,具体方证还是有着细微的病机差异。

小建中汤    (饴糖    +芍甘姜枣+桂枝)  中焦虚寒,偏于里虚(或可兼表虚证)

理中汤或丸  (干姜甘草+人参 白术)      中焦虚寒,偏于里寒

吴茱萸汤  (吴茱萸  +参姜枣)        中焦虚寒,偏于里水

回到文章的标题:如何“万里挑一”辨方证?

我认为第一个关键步骤,不能像教科书一样只描述“大致病机”(如中焦虚寒),而要落实到“精细病机”(如中焦虚寒,偏于里虚),乃至于方证、药证(如小建中汤证,或桂枝汤证加芍药证加饴糖证)。

如果能把类似的方证能够越辩越明,那么,才说明你对方证病机的深入掌握。

对于小建中汤的病机,我们不妨做个有趣的对比:

大学方剂学教科书认为病机是“中焦虚寒”。(邓中甲主编《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大学伤寒学教科书认为病机是“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复被邪扰”。(熊曼琪主编《伤寒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而我们根据药证推导的病机是“中焦虚寒[里胃气虚、里津血虚、里寒虚,偏于里虚](或可兼表虚证)”。

第二步:“医案原著”列举“脉舌症状”。

辩证知机是执简驭繁的“万法归宗”,是“方证药证”和“脉舌症状”的桥梁。

那么,小建中汤证到底有什么样的脉舌症状呢?

最可靠的脉舌症状应该来源自大规模的“临床医案”,并要参照《伤寒杂病论》“原始条文”。

关庆增教授作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工作,他主持进行了《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的庞大工程,最大限度地搜集1988年4月以前公开发表的国内外医案专辑、专著1080部,以及报刊、杂志中的个案共一万余例,通过各种症状的统计分析,得出各方证的适应症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偶见症状;通过对舌、脉的统计分析,找出个方证适应症的主要舌脉变化,从而确立《伤寒论》方证的诊断指标、辩证要点。具体到小建中汤证,关庆增教授对小建中汤古今医案132例进行统计分析,所得出的主要诊断指标为:

纳呆,疲乏无力,消瘦,面白无华,胃脘痛喜暖喜按,左右腹直肌强硬或腹力弱,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沉、弱。

再看《伤寒杂病论》和小建中汤相关的全部原始条文:

《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18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出的主要诊断指标为: 

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里急;心中悸而烦;衄,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当然,如果你自己长期临床有所体会,可以再增加你认为常见的脉舌症状。

第三步:“方证病机”分类“脉舌症状”。

有人会说:如此繁多而杂乱的来自“医案、原文”的脉舌症状,如何才能纲举目张、一通百通呢?

这就要借助“辩证知机”这个中医之魂了。且看:

胃气虚证:脉沉、脉弱;纳呆,疲乏无力,消瘦

津血虚证: 脉沉、脉细、脉弱、脉涩; 面白无华;心中悸而烦(血虚);梦失精,四肢酸痛(津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衄(津血虚而生虚热)[千万注意:里虚寒为主,里虚热为次!]

腹痛:脉弦(疼痛为脉弦);腹中(急)痛/里急[津虚类之芍药证]胃脘痛喜暖喜按,左右腹直肌强硬或腹力弱。

里寒虚证(里虚重而里寒轻):脉沉、脉弱

有人说了,你是不是给我们来个医案进行示范一下呢?

好!恰巧我的同门师弟——北京某医院张博士发过来一个他的医案,让我帮他看一下。且让我们独立解析一下:

学习中医的过程,从简到繁,“证、症、方、药”;而运用中医的过程,则要调整一下顺序,“症、证、方、药”,也就是说,从症(脉舌症状)入手,辩证知机,开方用药。

某某,男,16岁  初诊日期:2009-7-8

脉舌症状

现病史:1天前感上腹痛,为阵发性胀痛,未予治疗。半天前开始头痛,全身酸懒,轻度恶寒,发热,T37.3℃。追问病史,1天前曾腹泻2次,为不成形便,含不消化食物,无粘液脓血,无里急后重感。刻下症:纳一般,口中和,少许汗出,无头晕,无胸胁满,舌淡红,胖大齿痕,苔白,脉细数。

腹诊:腹平坦,上腹部触之略紧张,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辨证知机

    恶寒,发热,少许汗出,头痛,全身酸懒,为表阳证(太阳病),汗出为又为表虚。综合分析,为桂枝汤证。但桂枝汤证当为脉浮缓/浮弱,而本案例之脉细数,脉症不尽符合,必兼其他证候。

    脉细数,脉细为气血虚或湿;脉数为热或里虚。

    纳一般,无头晕,无胸胁满,未传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

    口中和,未传里阳证(阳明病)。

    上腹痛,为阵发性胀痛。腹泻2次,为不成形便,含不消化食物,无粘液脓血,无里急后重感,下利可分为阴阳两类(热痢、寒痢):热痢为里阳证(阳明病),因无粘液脓血,无里急后重感,加之口中和,排除里阳证。则有可能为里阴证(太阴病)。那么,是否可能为“上热下寒”的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呢?因无明显的上热症状,故暂可排除。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表阴证(少阴病)呢?因为在恶寒同时有发热,而且恶寒不重(轻度恶寒),故可排除表阴病。

    胖大齿痕,全身酸懒,水湿。

    舌淡红,苔白,不具特异性,暂略。

    综合分析,此医案之病机为:表阳表虚证(太阳病桂枝汤证),里阴证(太阴病),里有水湿证。

里阴证(太阴病)、里有水湿证,主要针对本病的重要症状腹痛,腹泻。现腹泻止而腹痛仍在,主要考虑治疗腹痛。

开方用药里阴证的方药很多,而又涉及到腹痛症状的,也有多方,诸如理中汤 (干姜甘草+人参+白术)、四逆汤(附子+干姜 甘草)、附子粳米汤(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当归芍药散(苓术泽+归芎芍)……等等。而如果单论药,则芍药主治津血虚之里阴证腹痛。

对于多类病机(如本例表阳表虚证+里阴证+里水湿证),通常需要针对病机的多方合用、多药合用。当然,如果能在《伤寒杂病论》中恰好找到切合多类病机的方剂,那就直接用一方。如果不能找到恰好切合多类病机的方剂,那就合方、合药。

在《伤寒杂病论》的常用方剂中,恰好小建中汤(桂枝汤+增芍药+饴糖),符合本病的病机。表阳表虚证,用桂枝汤;里阴证腹痛,用芍药(虚寒再加饴糖)+里水湿证(水湿生寒,若寒解而水湿自去,故可不专治湿而湿亦得治)。

如果没有恰好符合病机的方剂,那么,完全可以进行合方、或者合药。比如,病机为:表阳表虚证(太阳病中风)、里阳证(阳明病)、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那么就可用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再以本案为例,如果没有想到用小建中汤,那么,以桂枝汤、芍药甘草汤、甘草干姜汤三方合用,亦切中病机,未尝不可也。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101519838/blog/13045099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