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质疏松症——骨密葆汤

 程宇宏 2015-12-10

骨质疏松症——骨密葆汤(彭太平方)

    (组成)川杜仲15g,淫羊藿10g,补骨脂10g,丹参15g,山茱萸10g,黄芪15g,胡桃肉10g。

    (功效主治)用于骨质疏松症。

    (方解)业师根据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不同特点,临床将其分为四型。①肾虚血瘀型:腰背疼痛,严重者起坐时剧痛,神疲乏力,抽筋,形寒肢冷,耳鸣,尿频,舌质暗紫,脉细涩。②肾虚湿困型:腰酸背痛,四肢重着,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小腿抽筋,头晕目眩,大便溏,舌质胖嫩,苔白腻,脉沉迟或弦紧。③脾肾阳虚型:腰背疼痛,四肢乏力,头目眩晕,形寒肢冷,面色白,尿频,纳呆,上腹饱满,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质淡,苔白,脉沉细。④肾虚血亏型:多见于女性,绝经2年后的患者,多有腰背疼痛,四肢乏力,肢端麻木,面色白,头目眩晕,睡眠不佳,心烦多梦,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数。彭师认为,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肾虚”,补肾是治疗的根本。凡此四型,均以自拟方骨密葆汤化裁,由古方青娥丸加减而来,重在补肾壮阳。方中杜仲补肾壮阳、强筋壮骨为君药;淫羊藿兼祛风除湿,补骨脂兼温经止泻,固精缩泉,两药合用助君药补肾壮阳为臣药;胡桃肉、山茱萸合用补肝肾、强腰膝、润关窍、益精髓为佐药;丹参功能活血祛瘀、清热凉血、养血安神;黄芪甘、微温,入肺、脾经,两药合用补气养血、行气化瘀为使药。

    (加减)分型论治中,肾虚血瘀型以补肾活血,通络止痛为法。其中肾阳虚者,加巴戟天、当归尾、熟地黄、川芎等;肾阴虚者,加生地黄、麦冬、赤芍等;肾虚湿困型,治以补肾除湿、通络止痛,加萆薢、茯苓、羌活等;脾肾阳虚型,以脾肾双补为法,加制附片、怀山药、党参等药;肾虚血亏型则补肾养血,加熟地黄、当归等药。

    (验案)李某,女,66岁。自47岁开始感腰酸背痛,四肢乏力,双膝冰冷,休息可缓解,稍做家务事则加重,冬春季症状加重,夏秋季症状较轻;病情逐年加重,至2001年12月发展至不能起床,动则腰背剧痛,服用止痛药无效。X线摄腰椎正侧位片示:腰椎广泛性退变,椎体前后缘及椎间关节增生,骨纹理稀疏。骨密度测定:12~14BMD平均值-3.78,Neck-2.75,GT-2.66。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涩。辨证为肾阳虚血瘀。一诊投以本方,并加巴戟天、当归尾、熟地黄、川芎、赤芍;二诊服药10剂后,患者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肢冷形寒也有明显改善,饮食有所增加,口稍干,欲饮凉开水;在原方中除巴戟天,加麦冬,再进10剂,口干感消失,腰背痛症状控制,每天能起床活动,并能适当从事家务劳动。后继续服药3个月调理,症状消失。

    按:肾阳为命门之火,元气之根,全身阳气之本;血液的循环和瘀血的消散都须靠肾气的激发和推动,若肾气虚弱,必导致瘀血形成。正如《医林改错》所谓“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本例患者由于肾阳亏虚,日久成瘀,而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亏虚,肾精不足,骨髓不充,不能温煦滋养腰背,故腰酸背痛,四肢乏力,双膝冰冷;劳则气耗,故遇劳更甚,休息减轻;瘀血阻滞经脉,以至气血不能通畅,经脉闭塞,不通则痛。舌质淡,脉沉细涩,为阳气虚衰、血脉瘀塞之象。

    (方源)梁翔,刘峰.彭太平治疗骨质疏松症经验.江西中医药,2006,37(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