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绩效考核中的“零成本激励” 一、别具一格的开场白,制造悬念!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渔夫在捕鱼的时候看到船边有一条蛇,口中衔着一只青蛙,看到那只垂死挣扎的青蛙,渔夫觉得它很可怜,便把青蛙从蛇的口中救出来放走了。 但随后,渔夫又可怜那条蛇,因为蛇肚子饿,没有东西吃,便想给那只蛇一点东西吃。可是自己身边没有其他东西,只有酒,于是他倒了几滴酒在蛇的口中。 做完这件事情以后,渔夫感到快乐,他认为今天自己做了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可是没过多久,渔夫听到有人在叩击他的船板,嘟嘟嘟,他低头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那条蛇又游回来了,而且嘴里咬着两只青蛙,那条蛇正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乐呵呵地望着他,它正等着渔夫给它酒的奖赏。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我们做过调研,很多老师认为学校的绩效考核方案不公平,不公正,对绩效考核结果不满意,意见很大,牢骚满腹。 如果不改变现行的绩效考核方案,结果会怎么样? 1、挫伤工作积极性。 根据考核结果,有的老师认为自己干得多,但是拿的奖金反而不如干得少的;有的老师干得好,但是拿的奖金反而如干得坏的。索性消极怠工,或者出工不出力。绩效考核方案不仅没有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反而挫伤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负面案例:某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后勤职工拿平均奖金6000元,一线教师参加考核,结果有的一线老师只拿了4000元,心里愤愤不平。 2、人际关系不和谐。 为了争考核等级,为了多拿点奖金,教师之间明争暗斗,矛盾很多,人际关系紧张。 3、影响了教学质量。 老师们有怨气,带着情绪工作,难免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1、考核方案不科学、不合理。 2、鼓励个人英雄主义,忽视团队合作。 3、考核方案过于复杂,操作难度大。 三、避开外围,直击问题的核心! 1、什么是考评?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考评就是指学校管理层对教师的工作及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通过考评,肯定成绩,发现不足,指出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考评制度的核心是绩效考核,它在学校管理中既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 说它重要是因为,绩效考核是教职工奖惩的依据,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说它困难是因为,学校通常缺少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绩效考核的衡量标准和尺度,考核操作的随意性强,考核结果往往缺乏客观性,考核非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往往导致更多的负面效应,以至于挫伤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是否公平公正,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命脉! (1)提高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2)有利于促进团队合作 (3)提高教学质量 制订绩效考核制度必须围绕着这三个根本点出发。 四、破解之道,指点迷津! 怎样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2、强化对团队的奖励,淡化对个人的奖励。 3、把竞争由内部转向外部,避免窝里斗。 4、更新观念,用班级后50%学生的平均分来考核教师的绩效。 5、平行分班,捆绑式考核。 6、运用多种精神激励手段。 如此,便可达到这样的效果: 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