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折扇欣赏!” 的更多相关文章
折扇文化。折扇是一种既实用又“低碳”的纳凉用具,还是高雅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的象征。对中国文人来说,折扇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又寄寓着个人的文化趣味,千百年来一直备受喜爱。文人雅士学着互赠题诗词字折扇,表喻友情别意。清代是折扇大发展的时期,已成为文人官员身份地位和趣味品位的象征。对于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文人雅士来说,折扇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人手一个,须臾不离手边,重要性堪比如今的手机。 【引用】中国文人折扇赏 - 金色年华的日志 - 网易博客【引用】中国文人折扇赏。 中国文人折扇欣赏中国文人折扇欣赏。所以,对扇之文化略知一二的人,看到书报杂志电影电视里关于明朝以前的人手持折扇,游览花园,或以折扇为武器搏杀;折扇在引风纳凉方面的作用,远不如蒲扇直接了当,但无论团扇,还是折扇,都是在实用基础上的进步,是对生活美化的装点。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必然会遗忘折扇的时代,折扇之被重新拾起,已脱离其扇风的本意,而变成某种完全情绪化的东西。在今天,折扇已成为中国的折扇。 海淀博物馆扇面艺术展。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扇面书画在中国是有着相当发展的一种书画形式,在中国画中,扇面书画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加上皇帝对扇面艺术的重视,书画扇面相应得到飞速发展,臻于顶峰。明代是折扇流行的开始,清代是折扇大发展的时期,折扇扇面少数用绢,多数用纸裱糊,便于书画创作。 盘点中国的10大文玩杂项。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绝对称得上是文玩大国,中华文玩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读中国10大文玩杂项的知识!1文玩葫芦。文玩葫芦又被行家称为匏器,主要有摆件、虫具两种形式。2文玩核桃。和田玉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矿石,温和美丽,价值高的和田玉是中国人的国石,就算和田玉的价格一涨再涨,和田玉首饰还是深受大众的喜欢。 60.jpg lmhllr (2007-3-10 03:36:26)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61.jpg lmhllr (2007-3-10 03:36:50)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62.jpg lmhllr (2007-3-10 03:37:11)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64.jpg lmhllr (2007-3-10 03:37:30)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66.jpg lmhllr (2007-3-10 03:38:06)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68.jpg lmhllr (2007-3-10 03:38:27)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80.jpg lmhllr (2007-3-10 03:40:22)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鉴赏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荐赏】第一集:中国剪纸。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西汉时期,对称"合欢扇"(又称宫扇、纨扇、团扇),其形尚圆,合欢扇特点是面素白色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似圆月,纨扇以竹木为架,面成圆形或椭圆形,用薄丝绢糊成。 中国文人折扇欣赏。王雪涛《画扇》说:“南齐时就有了折扇,而在折扇上进行书画创作始于南宋初期。”更严格的考证认为折扇是北宋时由朝鲜传入的日本样式。中国的折扇约11世纪从日本经由高丽传入,一说10世纪左右由日本直接传入中国,另有中国折扇起源本土说。因明成祖的喜好和倡导,折扇在明代开始在中国流行,其扇面制作日趋精良,折扇得到了中国文人雅士的认可,至此,源于日本的折扇才开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饱含意欲的中国折扇。中国从宋代起大量制作折扇(又叫“折叠扇”、“聚头扇”),折扇扇面少数用绢,多数用纸裱糊。近代明代藩王墓出土物中折扇不少,折扇制作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以地名人名著称的就有杭扇、曹扇、川扇、歙扇、弋扇、潘扇、方扇、黄扇、青阳扇、溧阳歌扇、丰润画扇、武陵夹纱扇、金陵柳氏扇、尹氏纸麦扇、吴扇等繁多的名目,也有以功能用途分的春扇、秋扇和靴扇等品种。在今天,折扇已成为中国的折扇。 Hina Aoyama 的精细剪纸艺术。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图文)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图文)1.jpg.2.jpg.5.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32.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34.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36.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37.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38.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60.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61.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62.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64.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66.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68.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80.jpg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宋代团扇书画和明清的折扇书画堪称书画扇巅峰。书画扇鉴赏主要分三方面:扇骨、书画、扇面。扇面书画与卷轴书画相比,虽不及卷轴书画宏大精深,但却有着更为浓厚的装饰意趣。日前,上海中福静安画院和上海中福小舍草堂举办的《第三届中福海派扇面书画艺术展》,展出了二百余幅扇面书画作品,其作品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走兽等齐聚一堂,可谓名家荟萃,精品叠献,体现了当代海派扇面的独特魅力。 丁衍庸花鸟作品欣赏(二)丁衍庸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他的绘画由西画始而以中国书画和篆刻终,由倡导现代绘画、追随西方现代主义而变为探索传统绘画的革新。20世纪50年代后以中国画为主,人物、花鸟、山水兼制。丁衍庸将传统笔墨、传统文人画的造型与现代西方绘画的某些观念糅合起来,产生了奇倔幽默、稚拙而奔放的特色。 当代书法文华展作品欣赏(图)当代书法文华展作品欣赏(图)由中国画的文人化到犀牛角工艺的文人化,使我常常想到,是不是东晋时期的行草书,也因为文人化而达到了书法巅峰的状态呢?“北兰亭雅集第二回暨当代书法名家文华展”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活动本身,重要的是实现了一次一千六百多年的古今链接,传承了一种艺术文人化的形式,使得当代书法文人化道路在寻觅中获得了重生。 |
|
来自: 老刘tdrhg > 《6、扇面/香器/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