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随手买了一盒,结果还蛮有趣的。 在江苏,这种大号的灌汤包,学名叫“蟹黄汤包”。蒸好后大概长成这样: 以前在南京吃过,店家直接给了吸管。 传统的吃法大概是“轻轻提起,迅速放在姜丝香醋碟里,用嘴小心地给汤包开个窗,轻轻吮吸汤汁”。 像我这样直接扯开来给大家看内容物的,请勿效仿。 传统做法应该是讲究皮薄,蒸得火候恰好,馅料要有蟹黄和蟹肉。大量的汤汁和小笼包里汤汁的来源一样,使用的是熬过的皮冻。讲究些的,皮冻本身要下鸡汤或高汤熬。网上的南京美食贴提起来反正都是“汤包中的爱马仕”(他们评选了各种爱马仕呢锅贴界也有)。 这一家的汤包,到手时是蒸熟的,每个单独包装。下了订单,顺丰隔天即到,在冬季也算比较安全。 按食用说明重新蒸了一下,觉得用料做工尚可,皮子馅料都还比较精致。缺点是蟹黄蟹粉蒸熟隔夜,始终缺失了蟹粉现拆现吃时那种熏人欲醉的蟹油香气。 但买这包子来吃,真得挺有趣的不是吗? 以前这种食物几乎无法离开当地。我们现在在千里之外还能收到一种颇有还原度的食物,挺有意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