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宋朝,一顿灌汤包竟值三十万元?

 循迹晓讲 2020-10-21

灌汤包在中国到处都有,从开封到扬州各具风味。事实上汤包的历史源远流长,南宋就有典籍载录蟹黄汤包的历史。

据说当时宰相蔡京请客的时候,光蟹黄汤包就花了一千三百多贯,折合人民币三十多万。

东京第一美食

北宋时期,在都城东京汴梁,出现了在历史上享有“东京第一美食”之称的灌汤包子,也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称之为“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

包子端上来,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洁白光润,“静观似菊花,夹起像灯笼,吃起满口香”,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滋味使人飘忽如在云间,唇齿留香。吃灌汤包子的过程也是充满娱乐性的,汤包形状较大,肉嫩汤浓。

只是星移斗转,东京汴梁的“玉楼梅花包子”我们已经无法亲见,但时至今日,汤包讲究的还是一个“汤汁”。

汤汁的秘密

汤包的关键自然是“汤”,馅里没汤,不配叫汤包。高档灌汤包的汤汁来自于皮冻,低档灌汤包的汤汁来自于动物油——动物油受热融化,同样能冒充汤汁,唯一的遗憾是过于油腻,不利于健康。

灌汤包的妙处既然全在汤汁里,那么这汤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早在宋朝,古人就将大骨或肉皮长时间炖煮,撇去浮沫,滤净油腻,熬出一锅满是胶原的浓汤,待温度下降,浓汤凝结,变成半透明的皮冻(宋朝称之为“水晶脍”)。然后把皮冻切成小块,与肉馅儿一起包成薄皮大馅的包子里,放在铺满松针或荷叶的小笼屉里蒸熟。

这时候,皮冻彻底化开,在小笼包里出不去,将包子撑得鼓鼓的,轻轻一按,花枝乱颤,咬上一口,汁液飞溅,感觉不是在吃包子,而是在喝汤。

宋朝“天价”灌汤包

两宋都城街市上常年出售“灌浆”,此灌浆正是现在的汤包。而灌汤包子不光是开封美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特别是扬州的蟹黄汤包,皮更薄,汤更多,馅儿更鲜,样子更好看,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制作成本,都更胜一筹。

这蟹黄汤包味道甚至征服了北宋权臣蔡京的味蕾。他不光是自己爱吃,有一次蔡京宴请几百个下属一块儿吃饭,吩咐厨子做“蟹黄馒头”。众人品尝后赞不绝口,纷纷敞开肚皮吃了个痛快。蔡京看到幕僚心满意足的申请,自然觉得面上有光。

酒足饭饱之后,厨子跑来算了算账,“馒头一味为钱一千三百余缗。”单做蟹黄汤包就花了一千三百多贯。

这一千三百贯是什么概念呢?

这事儿发生在宋徽宗崇宁年间,当时米价一千二百文一石,宋朝一石米重约六十公斤,据此可以估算出一贯铜钱的购买力等于人民币二三百元。蔡京吃一顿包子,折合人民币三十多万元了!他要是活到现在,一定会被中纪委带走问话的。

当然了,一顿三十多万元的汤包不是蔡京一个人吃,是几百个人一块儿吃。现在扬州蟹黄汤包卖到五十元一个,几百个人一顿几万块钱也足够了,蔡京为何竟然花了几十万元呢?根据宋朝人民饮食的史料来分析,古人用料应该比今人要地道的多。

元朝时,有一道“蟹黄兜子”(蟹黄烧麦),做四个兜子,竟然要用“熟蟹大者三十只”,可见小小的四个兜子用料奢侈,所用的蟹黄绝对是真正的蟹黄,并非是鸭蛋黄能以假乱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