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己黄芪汤

 学中医书馆 2015-12-30

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
    [异名]  防己汤(《脉经》卷8)、木防己汤(《深师方》,录自《外台秘要》卷20)、
汉防己汤(《伤寒类证活人书》卷17)、逐湿汤(《风科集验方》,录自《永乐大典》卷
13879)、白术煎(《仙拈集》卷1)、黄芪防己汤(《杂病源流犀烛》卷5)。
    [组成]  防己一两(12g)  黄芪一两一分(15g)去芦  甘草半两(6g)炒  白术
七钱半(9g)
    [用法]  上锉如麻豆大,每抄五钱匕(15g),加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
煎至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
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日分3服,用量按原方比例
酌减)。
    [功用]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  风湿或风水。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病机分析]  张仲景用本方一治“风湿”、一治“风水”。水之与湿,异名同类,湿
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因此,二者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无实质上的不同,故可一并
治之。风湿与风水,有表虚与表实之不同,本方所治,乃表虚不固,外受风邪,水湿郁
于肌表经络之间所致。肺主气,外合皮毛,又主表;脾主运化水湿,亦主肌肉。此病多
由平素脾肺不足,脾虚则失运,水湿不行而内蕴;肺虚则表不固,腠理疏松。一旦感受
风邪,与水湿相搏于肌表。脉浮主风主表,风客皮毛,是以脉浮;水湿阻于肌腠,经络
不和,是以身重;肺虚表弱,卫阳不固,肌腠空疏,是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乃水湿
内停,脾虚不运所致;舌淡苔白乃脾肺不足之明证。
    [配伍意义]  本方为表虚不固,外受风邪,水湿郁于肌表经络而设。外受风邪,水
湿在表,法当汗解,然其人表虚卫阳不固,腠理疏松,不任其汗,若用药强汗,必重伤
其表;表虚当固,然其入水湿内停,邪阻肌表,固表则风邪不除,水湿不去,反有闭门
留寇之弊。只有益气固表与祛风行水除湿并投,方为合拍。方中重用黄芪,既可益气固
表以扶正,又可利水消肿以祛邪。《本草求真》卷5言其“人肺补气,人表实卫,为补
气诸药之最。”《本草思辨录》卷l亦曰:“黄芪从三焦直升至肺,鼓其阳气,疏其壅滞,
肺得以通调水道,阴气大利,此实黄芪之长技。”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祛风利
水,除湿止痛。《本草求真》卷4曰:“防己辛苦大寒,性险而健,善走下行,长于除湿、
通窍、利道,能泻下焦血分湿热及疗风水要药。”防己与黄芪相配,一补气,一利水,
一扶正,一祛邪,邪正兼顾,使利水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共为君药。白术健脾祛
湿,既助防己祛水湿,又助黄芪益气固表,为臣药。芪、术相配,一健脾气,一补肺
气,相得益彰。甘草益气健脾,培土制水,使脾气健运,水湿不留,且可调和诸药;
姜、枣和脾胃,调营卫,共为佐、使。诸药合用,邪正兼顾,共奏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之功。服后坐被上,以被绕腰以下,乃温令微汗出,使风邪得除,卫阳得固,脾气健    :
运,水湿通利,于是风湿、风水之表虚证悉得痊愈。“服后如虫行皮中”,正是卫阳振
奋,风湿欲解之佳兆。    :
    本方以防己祛风除湿,黄芪益气固表,共为君药,又制为汤剂,故名“防己黄芪    .
汤”。
    本方配伍特点,是补气与利湿兼施,脾肺双补,使利水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
    [类方比较]  防己黄芪汤与五苓散、猪苓汤三方功用与主治证的异同点:三者皆有
利水消肿作用,均可治水湿内停之水肿证。而防己黄芪汤偏于益气利水,主治气虚而湿
盛之风水证;五苓散偏于化气利水,主治水湿内停,气化不行之蓄水证;猪苓汤偏于滋
阴清热利水,主治阴虚而水热互结证。
    [临床运用r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疗风湿、风水属于表虚证的常用方剂。是一首标本兼顾之
剂。使用本方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兼腹痛者,为肝脾不和,宜加白芍以柔肝理脾,缓急止痛;喘者,为
肺气不宣,宜加麻黄少许以宣肺平喘;气上冲者,宜加桂枝以平冲降逆;水湿偏盛,腰
膝肿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水退肿。
    3.本方现代常加减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心脏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虚
而湿盛者。
    [使用注意]  水肿实证而兼有恶心、腹胀、便溏等肠胃症状者,不宜使用本方;若
水湿壅盛,汗不出者,虽有脉浮恶风亦非本方所宜。使用本方必须权衡虚实之轻重缓
急,恰当配伍,务使固表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因补之不当邪气反实,散之太过,表气
益虚。使用本方以微微汗出为宜,不可大发其汗,因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尤其是
此为表虚证,更当审慎;应注意服药方法及药后调护。原书中“良久再服”,“坐被上,
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足资借鉴。
,    [源流发展]  防己黄芪汤为医圣张仲景之方,出自《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    .
二》。历代医家皆习用此方,并对其多有发展。在组成方面,针对原方既益气健脾,又
祛风利水,邪正兼顾之配伍大法,或增减祛邪药,或变化扶正药,以扩大治疗范围,适
应病情需要。如《圣济总录》卷20将本方加发散风邪,利水消肿之麻黄,使祛邪之力
增强,名防己汤,治“风湿痹,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而外邪较重者。《普济方》卷
193引《鲍氏肘后方》将本方去益气固表之黄芪,亦名防己汤,治“湿气浮肿”而表虚
汗出不甚者。《医学纲目》卷32将本方加补脾益肺,敛汗止汗之人参,名防己汤,治风
湿脉浮,身重,表虚汗出较甚者。《伤寒全生集》卷4将本方加清热解毒的大青,各防
已汤,治风湿、身重、汗出而兼热者。《观聚方要补》卷1将本方加木瓜、苍术、薏苡
仁、独活以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名加味防己黄芪汤,治“风湿相搏,客于皮肤,四肢
乏力,关节烦痛”等属湿气较重者。在主治方面,后世医家遵循原方主治证乃表虚不
固,外受风邪,水湿郁于肌表经络之间所致之宗旨,扩大了适应范围。如《脉经》卷8
不但将原方主治症状进行了分析补充,还用其治水湿偏于半身以下之“病者但言下重,
故从腰以上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有人还根据原方中黄芪、白术等药有益
气健脾、托毒排脓、鼓邪外出之功,用本方治阴证疮疡或脾肺气虚,正不胜邪,无力托

毒排脓之脓成难溃,已溃难敛,脓稀不止等证。如《类聚方广义》就用本方治“风毒肿
毒,附骨疽,穿踝疽,稠脓已歇,稀脓不止,或痛或不痛,身体瘦削,或见浮肿者,若
恶寒或下利者,更加附子为佳。”另外,《医方集解。利湿之剂》用其治诸风诸湿,麻木身
痛者。《治疫全书》还另辟蹊径,用本方治“风湿误汗,恐致亡阳”者。这是对本方主
治方面又一发挥。在剂型方面,古人多用作汤剂,煮散剂。当代,日人田中政彦等以本
方提取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0,4:21);野口蒸治等将本
方制成颗粒剂治疗变形性膝关节病(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5:40)。
    [疑难阐释]
    1.关于本方计量单位  本方之计量单位既不同于所有《伤寒论》方,也有异于
《金匮要略》其它方。《伤寒论》诸方皆以铢、两、斤分目计量;《金匮要略》所载其它
方,涉及“分”这一计量单位者,主要是一些丸、散方,涉及“钱”这一计量单位者,
仅为所附《古今录验》续命汤。而防己黄芪汤中黄芪一两一分,白术七钱半。此方既有
“分”,又有“钱”之计量单位,是与《伤寒论》诸方及《金匮要略》其它方有明显的不
同。日人丹波元简认为本方之用量及煎法,是由后人改定。而《备急千金要方》所载却
是原方,该书作“防己四两,甘草一两,白术三两,黄芪五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
枚。”此说有一定道理。
    2.关于本方主治风水  日人丹波元简《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云:“按此条(风水,
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校之于《痉湿暍篇》,唯
湿作水为异耳,盖此后人误人者。”此言差矣,不敢苟同。众所周知,水之与湿,异名
同类,只有程度上的差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此方既能治
风湿,为何不能治风水?
    3.关于本方无风药  赵以德在《金匮玉函经二注》卷2中说:“然则风湿二邪,独
无散风之药何耶?盖汗多,知其风已不留,以表虚,而风出入乎其间,因之恶风尔。惟
实其卫,正气壮,则风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赵氏所指“散风之药”可理解为“解
表之药”。因方中防己虽不属解表之药,但辛能宣散,苦能降泄,能祛风湿,利水消肿。
但从赵氏之论得到启发,此时疏风之药不宜太多,因表虚有汗,毛窍疏松,一则风邪自
可随汗而泄,二则汗为津液所化,再发汗恐更伤津液。应以利水湿为主,再加益气固表
药,使卫表固密,风邪不再复人,津液不致复伤。
    4.关于本方君药  大多数医家认为防己为方中君药,如程林认为“防己疗风肿水
肿,故以为君”(《金匮要略直解》卷1);汪昂认为“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
窍泻湿,为治风肿、水肿之主药”(《医方集解.利湿之剂》)。有认为白术、甘草为君,
如徐彬曰:“以术、甘健脾强胃为主”(《金匮要略论注》卷14)。有认为防己、黄芪为君
药,如日人矢数道明日:“正如方名之防己、黄芪为主药”(《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湖北中医学院:“防己与黄芪配伍,能祛风化湿,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俱备,用于本
证,颇能切中病机,故同为本方之主药”(《古今名方发微》)。除上述各家外,还有认为
黄芪为君药者,如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方剂学》:“是以方中用生黄芪为君
药。”笔者以为从本方组成药物的功效及主治证候分析,防己、黄芪共为君药,比较切
合临床实际及仲景原意。。
    [方论选录]

    1。赵以德:“此症风湿,皆从表受之,其病在外,故脉浮汗出,凡身重有肌肉痿而
重者,有骨痿而重者。此之身重,乃风湿在表,故不作痛,虚其卫气而湿著为身重。由
是以黄芪实卫,甘草佐之,防己去湿,白术佐之。然则风湿二邪,独无散风之药何耶?
盖汗多,知其风已不留,以表虚,而风出入乎其间,因之恶风尔。惟实其卫,正气壮,
则风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录自《金匮玉函经二注》卷2)、
    2。徐彬:“此言风湿中有脾气不能运,湿不为汗衰者,又不得泥微发汗之例。谓上
条之一身尽疼,邪虽偏体,正气犹能自用,且发热则势犹外出也。假若身重,则肌肉之
气,湿主之,虽脉浮汗出恶风,似邪犹在表,然湿不为汗解,而身重如故,则湿欲搏风
而风热盛不受搏,反搏肌肉之正气,明是脾胃素虚,正不胜邪,外风内湿,两不相下。
故以术、甘健脾强胃为主,加芪以壮卫气,而以一味防己逐周身之风湿。谓身疼发热,
则湿邪尚在筋腠,此则正气为湿所痹;故彼用薏苡、炙草靖内,以佐麻、杏所不逮,此
反用芪、术、甘为主,协力防己,以搜外之风湿。盖湿既令身重,则虽脉浮汗出恶风,
不可从表散也。然姜多枣少,宣散之意在其中矣。”(《金匮要略论注》卷14)
    3.程林:“防己疗风肿水肿,故以为君;白术治皮间风水结肿,故以为臣;生姜主
逐风湿,故以为佐。三味祛风行湿药也。风湿去,则荣卫虚,黄芪、大枣、甘草为使,
用以养正除邪,调和营卫,为治风湿之缓剂。”(《金匮要略直解》卷1)
    4。汪昂:“此足太阳、太阴药也。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窍泻湿,为治风
肿、水肿之主药;黄芪生用达表,治风注肤痛,温分肉实腠理,白术健脾燥湿,与黄芪
并能止汗为臣;防己性险而捷,故用甘草甘平以缓之,又能补土制水为佐;姜、枣辛甘
发散,调和营卫为使也。”(《医方集解.利湿之剂》)
    5.魏念庭:“防己宣风除湿之品,一味而外,尽属补中燥土固表之药。芪、术、甘、
枣内治者多,防己、生姜外治者少,而防己大不同于麻黄之用,除湿祛风,而全无解散
之性。可见此证汗出恶风,虚寒之象已露,即不敢妄为发汗,以亡其久弱之阳矣。凡在
湿家内因寒湿者,可以概以此为例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2)
    6.尤怡:“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
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
及从腰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
哉?”(《金匮要略心典》卷上)
    7.王子接:“汉防己,太阳经人里之药,泄腠理,疗风水,通治风湿、皮水二证。
《金匮》汗出恶风者,佐白术;水气在皮肤中聂聂动者,佐桂枝。一以培土,一以和阳,同治
表邪,微分标本。盖水湿之阳虚,因湿滞于里而汗出,故以白术培土,加姜、枣和中,胃不和
再加芍药。皮水之阳虚,因风水袭于表,内合于肺,故用桂枝解肌散邪兼固阳气,不须姜、
枣以和中也。黄芪汤方下云:服药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可知其汗仅在上部,而不至
于下,即用白术内治其湿,尤必外用被围腰下,接令取汗,以通阳气也。余治太阳腰髀痛,
审症参用两方,如鼓应桴,并识之。”(《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
    8。黄元御:“风客皮毛,是以脉浮;湿渍经络,是以身重;风性疏泄,是以汗出恶
风。防己黄芪汤,甘草、白术补中而燥土,黄芪、防己发表而泄湿也。”(《金匮要略悬
解》卷4)
    9.陈元犀:“恶风者,风伤肌腠也;身重者,湿伤经络也;脉浮者,病在表也。何

以不用桂枝、麻黄以发表祛风,而用防己、黄芪以补虚行水乎?盖以汗出为腠理之虚;
身重为土虚湿胜。故用黄芪以走表塞空,枣、草、白术以补土胜湿,生姜辛以去风,温
以行水。重于防己之走而不守者,领诸药环转于周身,使上行下出,外通内达,迅扫而
无余矣。”(《金匮方歌括》卷4)
    10.费伯雄:“去风先养血,治湿先健脾,此一定之法。此症乃风与水相乘,非血虚
生风之比,故但用治风逐水健脾之药,而不必加血药,但得水气去而腠理实,则风亦不
能独留矣。”(《医方论》卷3)
    u.张秉成:“此治卫阳不足,风湿乘虚客于表也。风湿在表,本当以风药胜之,从
汗出而愈,此为表虚有汗,即有风去湿不去之意,故不可更用麻黄、桂枝等药再发其
汗,使表益虚。防风、防己二物,皆走表行散之药,但一主风而一主湿,用各不同,方
中不用防风之散风,而以防己之行湿。然病因表虚而来,若不振其卫阳,则虽用防己,
亦不能使邪迳去而病愈,故用黄芪助卫气于外,白术、甘草补土德于中,佐以姜、枣通
行营卫,使防己大彰厥效。服后如虫行皮中,上部之湿欲解也。或腰以下如冰,用被绕
之,令微汗出瘥,下部之湿仍从下解,虽下部而邪仍在表,仍当以汗而解耳。”(《成方
便读》卷2)
    12.冉先德:“本方所治风水、风湿,是属于表气不固,外受风邪,水湿郁于经络之
症。脉浮为风邪在表;身重是湿在经络;汗出恶风为卫虚不固;小便不利则湿无去路,
表虚湿胜是其共同病机。表既虚,故不得以祛邪为主;但邪在表,自当解外,当此之
时,宜邪正兼顾。方中以防己祛风利水;白术健脾胜湿;黄芪、甘草益气固表;生姜、
大枣调和营卫。同时防己配黄芪,补气利水增强,且利水而不伤正;白术配黄芪,益气
固表之力更大。药共六味,相得益彰,表虚得固,风邪得除,脾气健运,水道通利,则
表虚水肿,风湿之症可愈。”(《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13.矢数道明:“治表虚邪不去而兼湿者,正如方名之防己与黄芪为主药;防己与白
术配合祛湿气;黄芪同甘草补表虚,固肌表。”(《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14.湖北中医学院:“本方治风水、风湿之证。盖风湿或风水在表,就其病情而言,
有属于实者,有属于虚者;就其治法而言,实证者当以祛邪为主,可用麻杏苡甘汤、麻
黄加术汤、越婢汤三类。然风湿、风水之属于虚证者,则不可用麻黄之类以发表散邪,
而应以扶正与祛邪两法同用,标本兼顾,方可无虞。方中防己,长于祛湿,能治水湿停
留之证,有利水消肿之功;黄芪益气固表上汗。防己与黄芪配伍,能祛风化湿,益气固
表,扶正祛邪之功俱备,用于本证,颇能切中病机,故同为本方之主药。卫表不固,乃
脾肺之气虚所致,故又以白术、炙甘草健脾补中,复振卫阳,且白术亦有良好的燥湿作
用。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之气,助芪、术、炙甘草以补中扶正。各药合用,共奏益气祛
风,健脾利湿之功。用之可使卫实表固,风湿得除,脾气健运,小便通利,则表虚水
肿、风湿之症自愈。原方后注云:‘服后当如虫行皮中’,此是服药后气血流通之故,药
已取效,病有转机。至于见腰以下冰冷者,则在药后以棉被围腰上,促进出汗,使水湿
由汗而去。”(《古今名方发微》)
    15.李飞,等:“本方原治风湿或风水,症见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关于本方之君
药,前人见解不一,徐彬认为是白术、甘草,汪昂则谓防已是君药。而在现代的方剂专
书中,意见亦不一致,有的主张以黄芪为君药,亦有提出防己、黄芪俱是君药。从本方

证的成因分析,风湿或风水侵袭,是其主要之外因;肺脾气虚,是其主要之内因。仲景
以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之防己与益气固表之黄芪作为方名,已寓防已、黄芪均为君药之
意,所以防己、黄芪为本方君药的主张,颇能符合仲景的原意。《和剂局方》载此方,
“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一身尽重,四肢少力,关节烦疼,时自汗出,洒淅恶风,不
欲去衣;及风水客搏,脚膝浮肿,上轻下重,不能屈伸。”与《金匮》相比,叙证更详,
对后人运用本方极有裨益。《圣济总录》亦载此方,但易名为防己汤,“治风水脉浮,浮
为在表,其人头面汗出,表无他病,但腰以下肿者。”亦可作为研究本方的参考。丹波
元简认为本方之用量与煎法,是由后人改定,而《千金》却是原方。考《千金》卷八
“风痹第八”载此方而无方名,方中汉防己四两,甘草二两,黄芪五两,生姜、白术各
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哎咀,以水去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
虫行皮中,卧取汗。”(《中医历代方论选》)
    [评议]  对于本方的注家颇多,就其病因、病机而言,虽然皆不离风湿二邪,但同
中有异。有曰风湿在表者,如赵良仁“此症风湿,皆从表受之”,尤怡亦持此观点;有
曰除风湿伤表外,还有表虚不固者,如张秉成“卫阳不足,风湿乘虚客于表也”;有曰
外有风湿之袭,内有脾肺之虚者,如李飞“风湿或风水侵袭是其主要之外因,脾肺气
虚,是其主要之内因”;还有风客皮毛,湿渍经络之说者,如黄元御、陈元犀等。笔者
认为,就其主治证及所用药物分析,本方证为表里同病,内外合邪,即外有风湿客于
表,阻滞肌腠、经络,内有脾肺气虚,肺虚则卫阳不固,脾虚则运化无力。
    [验案举例]    .
    一、内科
    1。风湿病  《金匮要略浅述》卷上:某女,25岁。患急性风湿病已月余,时膝关节
肿痛,西医用青霉素、维生素B1、阿司匹林等药,关节肿痛减轻,但汗出不止,身重
恶风,舌苔白滑,脉象浮缓。此卫阳不固,汗出太多,风邪虽去,湿气仍在之故。治宜
益卫固表,除湿蠲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防己12g,白术lOg,黄芪15g,甘草3g,
生姜3片,大枣1枚,防风lOg,桂枝6g,酒芍lOg。服5剂,汗出恶风遂止,关节肿
痛亦有好转。
    按语: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而粘滞,其来也缓,其去也迟。不能大发其汗。因汗出
太多,风邪虽去,湿气仍在。只能缓缓发汗,使风与湿俱去。防已黄芪汤不但除湿蠲
痹,而且益卫固表,扶正祛邪,步步为营。
    《古方妙用》:某男,40岁。患寒湿痹证2年,四肢关节酸痛,逢阴雨加重。近1
周来,因感冒发热,服解表药热退后,关节痛烦增重,且又自汗、恶风、短气、脉浮
涩、苔白腻。诊为寒湿痹阻,卫气已虚,遂与防己黄芪汤,益气固卫行湿。服药后汗出
痛减。生黄芪30g,白术15g,防己12g,桂枝lOg,.甘草7g,生姜2片,大枣4枚。
    按语:患寒湿痹证日久,则卫表多受伤害,加上服解表药更伤卫气,故关节痛烦增
重。此时行湿祛邪与益气固卫同用,药后而汗出痛减。
    2.痉挛  (古妙方验案精选》:某男,54岁,1984年7月5日初诊。突发右侧上下
肢拘急痉挛半月。经常规化验及脑电图等检查,均未查明原因。治疗乏效。刻诊,舌苔
薄白而腻,脉浮而缓。患者雨后发病,结合脉、舌,乃由风湿壅滞脉络,气机受阻以致
筋急而成,投防己黄芪汤加味治之。汉防己15g,生黄芪30g,白术15g,生姜、甘草

各6g,葛根15g,防风、桂枝、白芍各lOg。3剂后,病愈大半,加减10余剂而瘥。
    按语:《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灵枢.经脉》:“经筋之病,寒则
反折筋急。”本例患者拘急痉挛半月,实乃风寒湿邪侵络,气机运行不畅,筋脉拘急而
成。药用防己黄芪汤益气固卫,振阳除湿。药能中的,效如桴鼓。
    《古方新用》:某男,42岁。患者于10日前突然发生右侧上下肢抽搐,未查出原
因。后又投风药数剂,亦未取效。脑电图等检查,仍未查出抽搐原因。病情日益加重,
曾因抽搐而呼吸停止3分钟。患者除抽搐外,伴有自汗、恶风,发病前曾在河水中洗砂
子3天,舌淡红,苔白腻,脉浮中带滞,辨为风湿b方用:防己15g,黄芪15g,白术
12g,生姜6g,大枣2枚。水煎,分2次服。服上方3剂后,患者未再抽搐,自感汗出
减少,恶风减轻,切其脉较前略流利。又服3剂后,自汗全止,亦不恶风,腻苔已退
尽,脉转流利。共服9剂后,诸症消失。
    按语:患者右侧上下肢抽搐,有水作业史,并见自汗恶风,苔白腻,脉浮中带滞
等,断为风湿为患十分恰当。因湿性粘腻,阻滞经脉,津液不能输布,故见肢体抽搐,
投防己黄芪汤而愈。
    3.慢性肾炎  《岳美中医案选集》:某男,40岁,1973年6月25日就诊。主诉下
肢沉重,胫部浮肿,累则后跟痛,汗出恶风,脉浮虚而数,舌质淡白,尿蛋白
(++++),红细胞(+),诊断为慢性肾炎。防己黄芪汤主之。汉防已18g,生黄芪
24g,白术9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4枚。坚持服药10个月,检查尿蛋白(+),
又持续服2个月,尿蛋白基本消失,一切症状消退。
    按语:慢性肾炎相当于中医之风水,久治不愈,岳老投防己黄芪汤,服药1年而
愈。说明治疗慢性病要守方不更的道理,决不能急于求效而轻易更换方剂。
    《老中医医案医话选》:某女,42岁。患慢性肾炎五年,肾盂肾炎10个月,至今不
愈。目前,全身浮肿,头晕失眠,腰酸,口干,自觉上半身热、下半身凉,两眼流泪,
汗出不止,舌苔粗糙而垢,舌质暗红,脉迟。自头部皮下至足跗,全身均有凹陷性水
肿。予《金匮》防己黄芪汤:汉防己12g,黄芪皮30g,生白术12g,炙甘草9g,生姜
12g,大枣4枚。服药1周后,口干失眠、上身发热等症均消失,水肿已渐消退,舌苔
白腻边红,脉迟如故,于前方中加炮附子6g,茯苓9g。又服1周,尿量增多,次数减
少。全身浮肿基本消失。精神转佳,乃易他药调理。
    《经方发挥》:某男,32岁。患慢性肾炎3年,浮肿,尿少,时好时坏,易外感,
每因外感而病情加重,曾累用利尿消肿之剂,效果总是不好。现症:颜面周身浮肿,面
色咣白,精神欠佳,纳呆,自汗,恶风,舌淡,苔白,脉浮而弱,尿蛋白(++)。如
此脉证为气虚之候,治当补气健脾,兼利水消肿,方以防己黄芪汤加党参、苡仁、茯苓
等药,共服30余剂,浮肿消退,精神好转,食欲增强,尿蛋白(±)。继以本方配制丸
药1剂,服用1月,诸证悉愈。
    按语:慢性肾炎为水湿停留所致,且久病正必虚,故用益气固表,祛湿蠲痹之防己
黄芪汤而诸证悉愈。
  4.多汗症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某女,49岁。生来多汗,近3年来尤甚,
在冬季每天也要忙于换衣服,夏天尤其严重。初诊于1964年6月,汗出之状,经常先
于早晨4点身热,第一次开始出汗,赶紧擦汗更换衣服。于是变冷,需要被炉,又抱起
怀炉。夏曰亦同。其汗出每隔4小时反复发作,夜间更甚,上床之后,几次更换睡衣已
成常规。容易伤风感冒,头痛,全身倦怠,眩晕,曾患风湿病,现有坐骨神经痛。肥胖
型,肌肉坚实,与防己黄芪汤加茯苓、牡蛎。服15日后,尽管将至暑夏,但出汗非常
少,1个月后不再擦汗。继服半年而完全治愈。    ‘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某女,30岁,未婚。14岁开始腋窝出汗,臭气难闻。
经皮肤科治疗无效,甚为悲观。患者肌肤洁白,肥胖,皮肤肌肉松弛,虚胖,面颊潮红
似苹果。时值2月下旬,余寒虽烈,却汗出湿衣。冬夏如此,自觉全身倦怠,动悸不
眠,肩酸痛,下半身冷,喝牛奶不久即胖。诊为风湿所致,于防己黄芪汤。翌日起大量
排尿,出汗减少。服至15日,已不担心腋窝出汗之苦。续服5个月,至夏季也无复发;
    按语:肥白之人多脾虚湿盛,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邪留注肌肤腋窝,加上肥胖之
人腠理疏松,故多汗出而不收。予防己黄芪汤健脾益气,祛湿利水,使水湿下行而有出
路,不再泛溢,脾健则腠理固密,汗出自愈。
    二、妇科
    带下  《经方发挥》:某女,45岁。患带下3年之久,时多时少,曾经多医治疗,
未见显效。现症:精神倦怠,面色发白,自汗恶风,纳呆,便稀,带下清稀不臭,腰部
困痛,四肢浮肿,天阴或下雨全身不适。投以防己黄芪汤加桂枝、薏苡仁、茯苓、陈
皮、党参等。前后共服药20余剂,诸证好转,精神食欲大增,仅少量白带。以调补脾
胃之剂,继服数剂,以资巩固疗效。
    按语:此证属寒湿带下,乃素体虚弱,脾不运湿,湿邪内停,阳虚生寒,寒湿互
结。治以本方加桂枝、茯苓、党参益气健脾,通阳化气,薏苡仁利湿,陈皮燥湿理气。
    [临床报道]
    一、内科
    1.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防己黄芪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病程7个月一32
年,平均74.6个月;病期:  工期3例,Ⅱ期11例,Ⅲ期7例,,Ⅳ期u例;其中30
例为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用防己黄芪汤提取剂每日7.5g,分3次服,连服6周
以上。并用药物,是已经投用的非类固醇剂、类固醇剂,继服没有改变。结果:晨僵的
持续时间,投药前后比较,有明显改善(户<O.02)。血沉值,服药前后未见差别。疼
痛关节数及肿胀关节数,服药后出现明显改善(P<0.01),两种症状的关节数都减少。
握力方面,投药后见有改善的倾向(P<0.05)。同样,血中CRP值也见有改善的倾向
(P<0.1)。类风湿性因子,服药前后未见差别。疼痛关节数或肿胀关节数减少到1/2
以下为有效,计14例,占44%;服药前后没有变化为不变,计9例,占28%;处于有
效与不变之间为轻度有效,计5例,占16%;服药后较前增加的为恶化,计4例,占
12%。轻度有效以上的共19例,占60%。恶化的4例中,3例服药不规则,1例为人
工血液透析中的患者。在投药中及投药后,未见1例副作用。史氏以《金匮》乌头汤
化裁的风1号煎液与防己黄芪汤合用,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46例。防己
黄芪汤每日1剂,每日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服时兑人1号煎液15m1。对照组服用雷
公藤,40mg/~,1日3次。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疗效比较。结果表明,风1号煎液
合防己黄芪汤组与雷公藤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别。雷公藤组因白细胞下降加用升白
药,2例肝损行保肝治疗。而风1号煎液合防己黄芪汤治疗组无任何副作用。风1号煎

液合防已黄芪汤治疗前后晨僵时间由67.34±14.40min--~22.45±18.56(P<0.001),
关节压痛指数由9.93±2.71一>5.64±1.47(P<0.01),关节肿胀数仲由7.74±1.97
一>4.87±1.95(P<O.01),握力/Kpa由8。35±2.51—13.81±3.37(P<O.01),步行
20m时间/S由19.49±6.57—28.13±3.u(P<0。001),ESR/mm。h-178.16±21。49
一>35.90±13.49L2j。对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类风湿性关节炎初步诊断标准的类风湿性
关节炎患者30例,投予氯苯扎利二钠240mg/d,每日3次,饭后服用。防己黄芪汤提
取剂7.5g/d,每Et 3次,两顿饭之间服用。在用药前,以及用药后3、6个月测定
Lansbury活动性指数,CRP、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并进行比
较研究,同时还进行尿、血细胞计数及生化学检查,并探讨有无副作用。结果:50%的
病例Lansbury活动性指数及免疫球蛋白值有改善,显效的病例占20%,治疗过程中无
副作用。认为防己黄芪汤和氯苯扎利二钠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较单独使用更
为有效cx。为明确抗风湿药CCA与防己黄芪汤并用的相乘作用,观察22例重症RA女
性患者,病变特点是已用过多种抗风湿药无效,正值活动期,血沉50mm/h以上,主
诉膝关节疼痛,辨证为防己黄芪汤证者,分为两组,一组先服防己黄芪汤,再给CCA
者9例(A组),另一组防己黄芪汤与CCA同时服用者13例(B组)。两组服用量相
同,CCA晨起服工片(80mg),防己黄芪汤5g/d,分早晚两次服用,观察2个月以上。
效果评价仍以血沉、CRP、A/G、Hb值为基本指标。四项均好转者为“改善”,三项好
转者为“稍改善”,四项均恶化者为“恶化”,三项均恶化者为“稍恶化”,其余为“不
变”。结果A组9例中稍改善以上者6例(66%),而B组13例中稍改善以上者6例
(46。2%),两组虽无统计学上的差异,但A组4项指标的平均值均获改善,而B组的
A/G、Ih值几乎无变化。CCA治疗重症常用量为160—240rag。大野等曾报告,CCA
与防己黄芪汤并用可增加血药浓度。本次在CCA80mg/d少量投与时,两组均有改善趋
势。认为防己黄芪汤可提高CCA的血药浓度,并用有相乘作用。尤其是A组对观察的
四项指标都有改善作用L4j。
    2.风湿性关节炎  赵氏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00例,病程最长30
年,最短工。个月,多数3—5年。药用:防己、黄芪各15g,白术12g,甘草10g。湿热
痹痛型(65例)加银花、野菊花、雷公藤、薏苡仁、丹皮、秦艽;寒湿痹痛型(135
例)加细辛、桂枝、附子、川乌、草乌、乌梢蛇、白芍。湿热互结,关节肿痛,麻木不
仁,加寻骨风、海风藤、乌梢蛇、炒米仁、银花、蒲公英;风湿在表明显者,加桂枝、
羌活、独活、防风、忍冬藤;风湿在里明显者,加生地、丹皮、虎杖;血虚加当归、熟
地;病程较久,疼痛显著者,加全蝎、炙蜈蚣、乌梢蛇;头部症状为重者,加羌活、川
芎、藁本、细辛;上肢症状为重者,加桂枝、生姜黄;腰部症状为重者,加川断、杜
仲、狗脊;下肢症状为重者,加木瓜、威灵仙、牛膝。结果:缓解(关节肿痛消失,功
能基本恢复,血沉正常)57例,显效(关节肿痛基本消失,功能仍受影响,血沉正常)
55例,好转(关节肿痛减轻,血沉下降)70例,无效(治疗半年,各项指标均无明显
改善)18例。总有效率91%L)j。
  3.痛风  E1人对缓解期痛风患者中,肥胖、易疲劳、多汗、小便不利、水肿者,
给予防己黄芪汤加味方,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对象为痛风患者工。例(血清尿酸值大
于0。472mmol/L,男性,年龄49±13岁),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肝、肾功能障

碍等疾病。给予防己黄芪汤加木通、车前子,比较给药前后体重、自觉症状及实验检查
值。结果:体重由72.8±4.5kg一70.6±4.8kg(P<0.001);尿酸由0.525±
0.04mmol/L-~O.448±0.029mmol/L(P<0.01);甘油三酯由2.72±1.45mmol/L~
1.79±0.83retool几(P<0。05)。由此认为,对于表虚,体表多水饮的患者,给予防己
黄芪汤加利水渗湿的木通、车前子,可使体重减轻,血清尿酸和甘油三酯值降低,本方
对并发痛风的患者是十分有效的C6j。
    4。水肿  李氏用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特发性水肿45例。主要症状:水肿,肿胖并
存,畏寒,疲乏懒动,困倦思睡,胸闷腹胀,动则气短心悸,口渴思饮,善饥索食,头
晕头痛,阵发性面部烘热汗出,失眠多梦,心烦易怒,月经不调,舌质嫩淡,舌边有齿
痕。药物:黄芪、防己、白术、茯苓、补骨脂、五加皮、苡仁、甘草,水煎服,2日l
剂,15天为1疗程。兼面部烘热汗出者,去补骨脂加知母;兼月经不调,加泽兰、茺
蔚子;兼心烦易怒者,加香橼、栀子;兼胸闷腹胀,脘内支结者,加瓜蒌壳、半夏、薤
白;肿甚者,加大腹皮、冬瓜皮。结果:治愈(2疗程后主要症状消失,水肿不再复
发)28例,显效(4疗程后病势减轻,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停药后又复发)12例,无
效(6疗程后病情无变化,或反见加重)5例L7,。成氏等对由于下肢活动减少所致静脉
回流障碍而呈现下肢水肿的10例老年患者,给予防己黄芪汤(7.5g/d)治疗。结果:
有效者4例(40%)。另外,有效者超声波检查可见皮下组织厚度减少,并且由水潴留
形成的无回声裂隙减少。但对血栓性静脉炎及腹腔肿瘤压迫引起的下肢静脉闭塞患者
(各1例)的下肢水肿无效旧8。陈氏用本方加减治疗不同类型水肿4例,均获痊愈。其
中功能性水肿、肾炎水肿、更年期综合征水肿、慢性结肠炎伴水肿各1例L9j。
    5.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以加减防己黄芪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34例。病史:若
以患者主诉何时开始下痢血便,或肝脾肿大作为本病病史,则3—10年者18例,12—
50年者工3例,1例不明。腹水史,一年以内者18例,一年以上者16例,最短1个月,
最长9年。症状:所有患者营养均较差,劳动力部分或完全丧失。34例中以腹胀、足
跗浮肿、尿少、贫血、黄疸较普通,畏寒、发热、下痢、便血等次之,气短气急虽少,
但每有不同程度存在。体征:全部脾脏肿大,属巨大脾型者15例,高度腹水型14例,
上消化道出血型2例,恶液质型3例,胸腹壁静脉曲张29例,均可见到。其中14例曲
张明显,3例有蜘蛛痣,肝脏肿大人院时扪到者2工例,其余因腹水而未能触知。药用:
防已9g,黄芪12g,白术9g,猪苓9g,茯苓12g,泽泻9g,车前子12g,杜赤豆30g,
川椒目3g,生姜皮1.5g。加水煎成200毫升,一El 2次分服,连服30一60天。结果:
19例近期腹水患者,初次治疗18例有效;15例多次治疗屡发患者,9例有效cz0)。
    6.慢性活动性肝炎纤维化  龙氏用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纤维化30
例。将6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
疗方法:治疗组用黄芪、丹参、白术、防己各15g,益母草、茵陈、虎杖、桃仁、厚
朴、山楂、生姜、甘草、大枣各lOg,日1剂,文火煎汁250ml,分早晚2次服。同时
静滴10%GSl000ml,加能量、肌苷、维生素C。30天为1疗程,坚持l一3疗程。对照
组服齐墩果酸片,日3次,每次2片。西药护肝同治疗组。结果:①主要症状、体征改
善情况:治疗组在清除腹水、黄疸,改善头晕、乏力、纳差、腹胀、胁痛等方面明显优
于对照组(P<0.05)。②肝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在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纠正

A/G倒置,消退黄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降低ALT方面,两组却无明显差异。
③肝纤维化改善情况: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④肝脾肿大改善情况:治疗组明
显优于对照组。⑤I-IBVM改变情况:两组在抗肝炎病毒,促进I-ms/~阴转效果欠
佳[1”。
    7.肾炎  冯氏用防己黄芪汤加味组成基本方,治疗慢性肾炎22例,完全缓解12
例.xz]。赖氏等对水湿停滞型慢性肾炎,用本方合五皮饮加减治疗15例,总有效率
88.98%~13]。
    8。肾积水  张氏以本方加减治疗肾积水23例。所有患者均经腹部X线、肾盂静脉
造影确诊,其中单例肾积水21例,双侧2例。药用:黄芪40g,防己、带皮茯苓、车
前子、金钱草、海金沙各30g,白术、补骨脂、泽泻各10g,滑石、石韦各15g,附子
(先煎)、肉桂各6g,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结果:痊愈4例
(腰腹疼痛消失,肾盂静脉造影检查结石已排出,积水消失);有效18例(临床症状明
显减轻,肾盂静脉造影结石下移超过10cm,积水改善);无效1例(治疗3个月,症
状、体征无变化)。总有效率为95.6%。治愈者平均服药2个月,随访2个月未见复
发(14)。
    9。充血性心衰  用防己黄芪汤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衰36例。药用:防己15g,黄
芪30g,白术10g,生姜3片,大枣5枚,随证加减。方中加水500ml,煎30分钟,取
汁300ml,分2次服完。结果:近期治愈10例(心功能纠正至工级,症状、体征基本
消失,各项检查基本正常);显效15例(心功能进步Ⅱ级以上,而未达到工级,症状及
各项检查明显改善);有效8例(心功能进步工级而未达到工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
各项检查有所改善);无效3例(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或死亡)。总有效率
91.7%(1,。
    10.糖尿病  吉田麻美等用本方7.5R/d治疗糖尿病伴有内脏脂肪型肥胖,合并有
视网膜或肾脏病变,采用运动疗法治疗无效的患者u例,连续给药6个月,对照组8
例,每日进行2单位运动疗法,连续治疗6个月。用CT扫描测定治疗前后两组内脏脂
肪与皮下脂肪的比值(V/S),观察血糖与血脂的变化。结果本方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无
显著差异,但本方和对照组对内脏脂肪的蓄积有相同程度的改善,对糖和脂质代谢有改
善倾向。表明本方有预防内脏脂肪型肥胖和动脉硬化的作用L1“。林氏等将本方作为辅
助疗法给予伴有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结果血糖、血脂、体重和大便通畅等症状都较给药
前有显著的改善。此次对于BMI在26以上的12例糖尿病患者给予本方,治疗后
Hbalc、TC、TG等都有显著的改善,由于例数关系治疗前后体重无显著差异,今后要
进一步累积病例,从虚实分类来比较疗效c17]。给予防己黄芪汤,探讨其对肥胖性糖尿
病患者代谢及内脏脂肪变化的影响。以高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7例为治疗对象。其中男
1例,女6例,平均年龄54±10岁。以饮食、运动、药物疗法控制血糖后,给予防己
黄芪汤(7.5g/d)1年。后用腹部C了观察给药前后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比(V/S)、血
糖、脂质的变化。结果:给药前,体重指数(BMI)34±10,V/S比值o.48±0。22,
H balC7.5±11%,总胆固醇(TC)5.80±0.518mmol/L,HDLl.16±0.23mmol/L;给
药后,BMl33±10,V/S比值O.44±0.11,fIba!C6.8±1.6%,TC5.07±0。699mmol/L
(P<0.05),HDLl.32±0.34mmol/L。由此认为,给予防己黄芪汤,对于内脏脂肪蓄

积及糖、脂质代谢有改善倾向,提示本方预防内脏脂肪型肥胖及动脉硬化的可能性。有
效率100%。
    n.肥胖病  宫本氏用防己黄芪汤和防风通圣散提取物各2.5g,分别在早晚饭后内
服。连用2l天,休息7天,又连服6个月,治疗肥胖病19例。结果:3周后全部病例
饮食减少,腹胀及空腹感消失,体重明显减轻(P<0.001),总有效率100%。李氏
用本方加味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合并高脂血症2例,取得一定疗效。因肥人多有元气不
足,卫阳虚弱,故增大黄芪用量。又因患者均有血脂升高,内热及湿浊中阻表现,故方
中加入草决明。肾虚者,加黄精、六味地黄丸。2例患者服药后,自觉症状和理化检查
都有明显的改善,除起到减肥和降胆固醇作用外,脂蛋白、三酸甘油酯皆有明显下降j
1例患者还获得心电图、谷丙转氨酶、血糖好转的效果20J。
    12.其它  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支咳喘、脾虚泄泻、尿浊、高血压叫、
痛风高尿酸血症伴肾结石、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刘氏用本方治疗慢性结肠炎、慢
性风湿性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均收到满意效果。
    二、妇科
    妊娠肿胀  用防己黄芪汤合天仙藤散加减治疗妊娠肿胀7例,其中4例服药3天肿
消,2例服药4天肿消,1例肿减。这7例均系第1胎,年龄在22~30岁之间,妊娠月
份为6—9个月,病程为4—7天。兼有肝阳上亢,头痛、耳鸣、眩晕、血压偏高者,酌
加钩藤、菊花、石决明、黄芩等平肝潜阳之品C27j。阮氏用本方加减治疗妇女更年期综
合征,效果良好LZx。
    三、外科
    1.变形性膝关节病  以缓解疼痛为目的选用防己黄芪汤治疗变形性膝关节病,多
用于水饮内停所致的关节水肿、色白、浮肿等症状患者。此次研究了有无水饮内停症状
与疗效之间的关系。以50例变形性膝关节病患者为对象,平均年龄63。9,平均病程
24.2个月。结果:水饮内停及瘀血证的有无与疗效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疗效产生时间,
显效6。5周,有效10.3周,稍有效12.9周。并用镇痛消炎药比单独使用防己黄芪汤疗
效差。由此可见,无论有无水饮内停症状,对变形性膝关节病单独使用防己黄芪汤均有
效L28j。野口蒸治等随机选取20例变形性膝关节病患者为治疗对象,给予本方颗粒剂,
7.5g/d,分3次服,并用湿罨剂等外用药和理疗。结果:给药后0A判定标准4周、8
周时平均为89分;疼痛4周平均为4.8,8周平均为3,全部病例有改善倾向;关节水
肿除1例外,均获改善,其中显效6例,中度改善2例,轻度改善为3例。X线分类和
疼痛改善程度,Ⅱ级以下者8周平均改善为1.6,IU级以上平均4。2。X线分类和0A判
定标准的改善度,Ⅱ级以下给药前平均为83。5分,8周时平均为97.5分;llI级以上给
药前平均为72.9分,8周时平均为78.3分。认为:①疼痛全部改善,给药8周与给药
前平均减少30%;~0A判定标准80%病例改善;③给药前12例水肿患者,除1例外,
均获改善,显效6例;④对X线检查变形轻度者有效,对于肥胖者的水肿有减轻作
用[:”。
    2.结节性血管炎  江氏用防己黄芪汤加减,重用防己、黄芪,治疗结节性血管炎
12例。基本方:防己15—45g,黄芪30一60g,川芎10g,白术、川牛膝各15g,川桂
枝、炙甘草各6g。偏寒,加炮姜、炙麻黄;偏热,加忍冬藤、丹皮、地骨皮、黄柏;

湿重,加苍术、苦参、萆藓、苡仁;瘀重结硬,加炮山甲、莪术、三棱、地龙。每日1
剂,水煎分服,俟结节消失后,酌减药量继续服10剂,以资巩固。结果:用药1—6个
月,8例痊愈(结节及症状消失,停药1个月未复发),3例有效(结节消失或部分消
失,症状减轻),1例无效(服药1个月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91。67%1303。
    3.下肢肿痛  绪方玄芳用本方合抵当丸治疗突发性下肢肿痛2例,阴部撕裂痛,
伴见颜面浮肿,手足厥冷,喜暖,大便正常,舌淡红而润,脉沉弱。服药皆14剂,少
腹及腹股沟部硬结消失,无压痛,下肢肿痛亦消失。
    四、骨伤科
    骨折后低张性水肿  服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骨折后低张性水肿97例。病程最长3
年,最短1个月。药物:黄芪30g,防己15g,白术10g,甘草5g,益母草10g,泽兰
10g,丹参15g。上肢骨折加桂枝、葶苈子;下肢骨折加茯苓、泽泻。日1剂,水煎2
次,分上下午服。结果:痊愈(患肢肿胀消退,活动后无明显改变)78例,占80.4%;
好转(患肢肿胀消退,活动后复现)14例,占14.4%;无效(无明显改善)5例,占
5.2%。总有效率94.8%(,”。    ,
    五、皮肤科    .
    狐臭  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狐臭12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1年。药用:防
己、黄芪各30g,炒白术15g,甘草6g,生姜9g,大枣20g。水湿甚者加茅术、车前子;
脾虚明显加茯苓皮、泽泻;伴有肥胖病者加茵陈、焦山楂。结果:全部治愈,疗程最短
2月,最长6,5月,平均3.5月133J。    .
    [实验研究]
    1.抗炎作用  王氏等对本方提取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药效进行评
估。将100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4组:淀粉组、消炎痛组、地塞米松组及防己黄芪汤提
取物组。每粒分别含淀粉220mg,消炎痛25mg,地塞米松0.75mg及防己黄芪汤提取
物220mg。各组每人口服胶囊1粒,日2次,连服3周。表明防己黄芪汤提取物对活动
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它在止痛消肿、增强握力及改善关节功能,降低患者血沉和
粘蛋白,降低IgG、IgA、IgM水平,提高(:3、c4、CH50等方面功效明显优于地塞米
松。对RF有明显转阴作用,能显著调节T细胞亚群,使T4/rs比值恢复正常。而地塞
米松却使T细胞总体水平下降,T4/I\比值改善不明显。其抗炎作用强于消炎痛,而与
地塞米松无差异[34j。动物证明,本方水煎醇沉液能明显的抑制各种致炎物质引起的耳
廓及足跗肿胀(P<0。05),其疗效与消炎痛近似[353。
    2.“防己黄芪汤证”患者组的HLA抗原  以汉方医学中的“体质”和“证”用
HLA抗原为指标进行评价。测定了59名健康者的HlA抗原分布,以HLA—A2
(45.8%)、A9(71.2%)、B5(40.7%)、B40(49.1%)等频度较高。又测定了“防己
黄芪汤证”患者的HLA抗原分布的情况,共31名。该患者主要表现为“水毒证”(色
白、虚胖体质、多汗、易疲劳、小便不利、下腹部浮肿倾向)。测定结果表明:“防己黄
芪汤证”患者组的HLA抗原分布频度是HI.A—A2(71.0%)(x2:5.12)较高,因此认
为“防己黄芪汤证”体质与HLA.A2的联系是很有意义的L36j。
  3.镇痛作用  本方对实验动物的关节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抗炎镇痛的机制
可能与煎剂中SOD样活性物质有关。

    4.利尿作用  本方对实验性大鼠有明显的增加尿量作用[383。
    5.抗凝血作用  本方加味能明显降低人体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提高红细胞变
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性(P<O.01)[19J。
    6.抗动脉硬化作用  本方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及人体血清血脂水平119,38]。
    7。降脂减肥作用  本方提取物或煎剂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肥胖鼠或人体胆固醇、甘
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血清水平[38J。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肥胖大鼠或人类的体重或肥
胖度(P<0.001)[19,20,38)。以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V/S)比值为0.4以上的
内脏脂肪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中,运动疗法无效者15例为治疗对象,给予防己黄芪汤
7.5g/d,连续给药2年。结果:本方能改善肥胖,特别能使内脏脂肪减少,改善Hbait,
对于难以采用运动疗法的患者是较好的药物L39J。
    8.抗辐射作用  本方提取物能延长5周龄ICD系雄性小鼠的X线骨髓致死量照射
存活的时间。
    9.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药免疫药理学研究表明,防己黄芪汤提取物中生物活性
成分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人,从而影响抗原信息的处理和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
并能抑制抗原结合细胞增生和促进体内糖皮质激素离解,以增强其效用,抑制炎症介质
的释放;并且还能在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同时,显著增强T细胞的免疫监督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防己黄芪汤提取物具有明显使类风湿因子转阴作用,提示该提取物可能
具有封闭异常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表达作用。防己黄芪汤提取物在临床常规治疗量下对活
动期风湿性关节炎有非常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止痛、消肿作用与增强握力及改善关节功
能等,均优于地塞米松;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沉和粘蛋白及G、、LgM;能明显提
高(:3、c4、CH50水平;能显著调节T细胞亚群,使T4几比值恢复正常。从而起到改
善临床证候和阻遏活动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病理作用[34j。黄氏等用MrT比色分析法
YC花环法,EA花环法和称重法研究了不同比例量黄芪(6%、18%、54%)组方的防
己黄芪汤对正常小鼠腹腔M令吞噬功能T细胞功能和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防己黄芪
汤可增强腹腔M令吞噬活性、腹腔M~,C3b受体活性,提高ConA诱导的T细胞转化率,
减少小鼠体重;本实验还显示,18%黄芪含量的防己黄芪汤(原方用量)对T细胞转
化的增强作用最明显。黄芪含量的增减均可使此作用减弱,其含量达54%时,甚至出
现抑制作用(413。
    lo.对实验性庆大霉素肾病的保护作用  柴崎敏昭等对庆大霉素诱导性肾病模型大
鼠经口给予防己黄芪汤原末,1000mg/d,给药5天,观察发现其可改善尿蛋白排泄、
尿NAG排泄,以及肾功能。关于其改善功能机制,认为其可明显减少肾皮质内的
MDA(丙二醛)。MDA是过氧化脂质的最终产物,组织损害性强,给予庆大霉素导致
肾皮质内的hmA增加。另外,被称为MDA清除剂的GSH(谷胱甘肽)总量,本方有
减少倾向,但应用本方是使氧化型GSH减少,GSH作用清除剂而发挥作用,使肾内
MDA减少,而起到肾脏保护作用[42j。许氏等亦作了防己黄芪汤抗庆大霉素对大鼠肾损
害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加用防己黄芪汤后,可抑制庆大霉素的毒性反应,使尿中
NAG明显下降,与单用庆大霉素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病理上亦得到证实,
但防己黄芪汤单独投予组尿中NAG亦有上升,虽然上升程度不太高,亦提醒我们在临
床中应予注意。防己黄芪汤对尿蛋白的排泄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它不仅对肾炎、肾病有

效,对药物所致肾损害引起的尿蛋白亦有较好疗效。此外对正常动物亦有减少其分泌作
用。可能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尿中微量蛋白的再吸收所致。本方对尿量的影响呈双向
作用,即对正常动物无增强作用,相反出现减少趋势,而对抗庆大霉素毒性时,出现增
多现象。但从肾组织内庆大霉素含量测定来看,两者无显著性差别,说明本方并非通过
加速庆大霉素排泄而起到保护作用,而是在其它途径上发挥了作用。
    11.对血浆心纳素的作用  防己黄芪汤对小鼠不同剂量灌胃及不同时间血浆ANP
含量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剂量对小鼠血浆ANP浓度影响在同一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本方煎剂灌胃后不同时间对小鼠血浆ANP浓度的影响不同,在本实验中,
以灌胃后75分钟时作用最明显,与不作任何处理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户<
0.01)。各组对小鼠血浆ANP含量在不同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及其组成成分黄
芪在灌胃后80分钟时可使小鼠血浆ANP含量明显升高。黄芪作用最强(P<O。05),
全方作用较强(P<0.01),而防己、白术作用较晚,于给药100分钟时可明显升高小
鼠血浆ANP(户均<0.05)。甘草对升高小鼠血浆_ANP含量在测定时间内无明显作用,
生理盐水无明显升高小鼠血浆ANP作用。
    12.毒副作用  本方急性及慢性毒理试验证明,给大鼠用相当于成人临床剂量的50
倍,均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