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判性思维缺失的教育反思与培养策略

 澄怀观道 2016-01-10


作者肖薇薇系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助理研究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提出近十年,仍然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难以破解。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我国教育系统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无关系。在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改革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辨析、缺失表现和培养意义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辨析

要理解何谓批判性思维,首先要厘清何谓“批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批判”一词被解释为“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或者是“分析判别,评论好坏”。批判具有形式之分,也有性质、内容之别。从形式上分,批判可以分为外在批判和内在批判;从性质上分,批判可以分为消极批判和积极批判;从内容上分,批判可以分为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批判”区别于一般的批评,是“人之为人”这一独立思想主体的超越精神,其方法是使用合理的反思、理性的质疑和辩证的扬弃,其本质是一种求真的精神。基于这样的认识,“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作出主张的思考。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相对应,要求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的思维技能和品质。

(二)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表现

我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缺失近几年来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积弊。2010年,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Levin)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个是缺少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绝大多数亚洲国家的学校,本科教育是一个专识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在18岁时就选择了自己终身的职业方向,之后就不再学别的东西了。学生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一般不会挑战教授和彼此的观点,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而不是去开发独立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其实莱文所指出的问题,不只局限于高等教育,甚至可以说是我国整个教育的普遍弊病,也就是“没有批判的教育”和“没有批判的学生”。

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品质和技能两方面。纵观当下我国的教育,虽然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缺失问题依然严重。一是没有批判,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品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索诺玛分校“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性批评中心”所长保罗(R.Pual)区分了“无批判性的人”和“批判性的人”之间的分别。所谓“无批判性的人”,是指不去推敲某种事物与他人的主张,是全盘接纳者。我国学生受传统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很多都是“无批判性的人”。一方面,迷信权威,缺乏问题意识。受传统非民主化文化和教育影响,学生普遍成为“没问题群体”,年轻人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问题,也不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手段。另一方面,缺乏自主,没有独立精神。这体现在很多学生顺从权威,缺少原则,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超越精神。对社会非主流、非道德、非理性等行为,采取妥协、纵容,甚至是赞许、从流的态度。二是不懂批判,缺乏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有积极的批判,也有消极的批判;有破坏性的批判,也有建设性的批判;有非理性的批判,也有理性的批判。与“没有批判”相反的是,当下部分年轻人有强烈的批判性意识,却没有掌握理性、合理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愤青”就是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他们过分强调对立,采用极端态度来批判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用排斥的态度对待所有外来思潮和文化,或者只是凭着自己的印象与好恶作出结论,助长了社会戾气。不论是没有批判,还是不懂批判,都是批判性思维缺失的表现,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三)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将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对个人而言,批判性思维培养对学生生存、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其在信息化时代的生存和发展。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充斥的信息浩如烟海,如果个体缺乏批判性思维,就无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理解,其结果将是陷入“信息无知”或“信息消化不良”的泥潭;如果个体缺乏是非判断和善恶评价,就无法抵制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甚至会被他人工具化或被别有用心的谎言误导。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信息化社会获得了可以彰显的契机,对于个体在信息化社会的立足、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有利于消除迷信和盲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曾指出:“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怀疑的、审慎的、反思的心态,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品质,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高尚人格必不可少的内涵。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质疑和反思的习惯使他们不轻易盲从,不人云亦云、不轻信权威。他们精神独立、善于内省又关注外界,即使在暂时少数的情况下,也能笃信真理,在极端的情况下,也能冷静清醒。批判性思维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时始终保持警惕,及时地剔除假知识,甚至勇于与伪科学、假权威作斗争,从而有效抵御迷信与盲从,预防因此而引发的社会危机和动荡不安。另一方面,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美国学者多拉·豪维尔(Donna K.JemiloHowell)说:“批判性思维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是崇尚“批判性思维”的时代,批判性思维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倡导和教学在欧洲、北美等许多国家已有一段较长的历史并蓬勃发展,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可见一斑。对肩负着建设国家未来重要使命的年轻一代而言,不能仅满足于对原有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应更着力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这就需要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形成的基础,批判性思维重在“破”,创新性思维重在“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新一代,国家的创新、社会的发展才具有实现的可能和不竭的生命力。现代教育的使命是改革社会,创造新的文化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培养,是教育的本质诉求。依赖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使我们在全球化进程的文化碰撞、文化交流中,得以保持理性的判断和冷静的批判,为国家的文化自信和全民的文化自觉提供根基。

二、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教育反思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方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传统的非批判性思维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有来自近代以来非批判性政治历史的原因,但现实的非批判性教育模式的消极影响尤其值得引起重视。有学者曾尖锐提出,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培养“乖孩子”,中学阶段是培养“高分数”,大学阶段是培养“高技能”。这种评价也许不够客观或过于偏激,但反思我们传统的教育文化,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现行的考评制度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管理评价机制等都有意或无意地扼杀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记忆型教育文化局限了批判性思维的生长空间

传统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一种“记忆型教育文化”。这种文化,在伦理关系上,体现为师尊生卑,而非平等互动;在教学管理上倚重教师的法理权威,而非感召引领;在学习方法上侧重于死记硬背,而非独立思考;在价值上主张一元导向,而非多元交流;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注重传承延续,而非批判超越。超越精神和文化引领精神的缺乏,使得某些教育者对批判性思维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偏差:认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会放纵学生的叛逆特性,因此避而远之或有意抑之。传统教育文化所谓的“师道尊严”让有些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知识权威形象,将自我塑造成课堂指令的发出者、观念的统一者,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学生接收、存储信息,并按照这些信息行动”为特征,培养的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接受教育的倾向,而不是积极地探寻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不能容忍学生提出预料之外的批判性问题,抑制学生讨论如何评价和判断所教知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以维持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其结果是挫伤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积极性,批判性精神无从生长,批判性技能无从提高,批判性思维缺乏成长的空间和必要的土壤。

(二)知识性教育模式弱化了思维自主建构能力的开发

早在1828年,耶鲁大学的一份报告认为,学生获得某一专业的知识,就像脑子里装进了一件物品,但从长远来讲这种填充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当中并没有太多的价值。学生需要学习的是思考的框架,以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然而,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依然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权威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封闭的教育文化情境中,师生被虚假的集体意识所遮蔽,往往已经习惯于分数至上,而遗忘了精神的力量和人的理性批判精神。例如,在教育目标上,主要以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主,注重逻辑思维而轻视批判思维,对于学生思维自主建构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不足。在教育方法中,教师以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无趣的知识记忆和机械的运算能力为主,学生成了一个“知识容器”,教育做的就是要把这个容器的储存量变大。教师教得努力,学生学得努力,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把书本上的知识和真理存储在学生大脑这个“容器”里,再于一定的情境中有条理地再现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较稳固的思维定势,努力与教师、书本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凡事追求标准答案。表面上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丰富,实际上其内在的精神素养却很贫乏,课堂上所谓的讨论只有观点而没有思想。质疑精神和对知识评估、选择、判断能力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思维现状,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构建在学校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中普遍缺位。

(三)一元化评价方式加剧了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

当前,我国教育模式依然是一元化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生有学无思,通过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应对中考、高考等大大小小的考试。考试作为一种评价的工具本没有错。但是考试作为一种制度性存在,则会形成有力的导向。目前,我国教育受功利化、工具化价值的影响,在考评方式上依然是一种知识性、技能性的一元化考评模式,严重压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的突出表征是以机械、单一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量学生和学校质量优劣的核心标准。这种考评方式所带来的直接导向就是教师只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去教,并不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问题,学生来不及也没有必要去反思教师所教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问题,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被动接受。学生在学习中长期养成的被动的、机械的、应试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一种惰性思维:课堂上懒于或者不屑于思考,任何问题只会从教师、书本或网络上寻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未觉察到自我主动批判性思考才是获得答案的正途。对知识片面追求划一的思想,使得知识空洞化,人与知识逐渐远离,知识不再具有人的“体温”和“生活气息”,缺乏了内在的生命力。尽管学校和教师也一直致力于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然而现行的系列标准化考试体制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现行的考试制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管理制度、评价机制等都有意或无意地扼杀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一种多元化、动态性、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估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

三、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和技能,学校需要通过重设教育目标、创建思维型教育文化、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元认知训练、改革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变革。

(一)重设教育目标,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关键性指标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逻辑起点,也是当下我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西方国家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中,他们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运动以批判性为教学改革的焦点,80年代随即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近20年来,更是将批判性思维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目标,贯彻到各门具体学科教学内容中。在后工业时代的高速发展中,我国已经逐渐意识到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所带来的困境,如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较少,科技竞争力不足、教育创新能力较低等,使得国内开始逐渐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渐渐在总结反思自身的教学中慢慢探索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模式。为达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校教育首先需要转变观念,破除原有的思维误区,即认为“批判性思维培养是人文学科教育的目标和责任”,课程改革需要超越对学科知识简单的认知性掌握,重设学科教育目标,明确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整体学校教育,包括学科专业课程的重要教育目标,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纳入学科和专业教育教学中。这就要求寻找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学科教学和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结合点,拓展教育内容,在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包含在多元价值文化背景下批判性、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培养。

(二)创建思维型教育文化,为批判性思维的主体觉解提供生长空间

批判性思维不是在真空中培养的。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教育教学总是存在于某种文化之中,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不同的教育教学文化对于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批判性思维在西方教育中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个体心理机能之一。这一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既需要个人积极自主的建构,也依赖于教育环境的价值引导与帮助。那么,教育应当营造一种怎样的“教育文化”,为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供生长的土壤?笔者认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应是一种智慧的“思维型教育文化”。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受教育者提供尊重批判性思维的环境,激励和支持学生尝试有批判地思维和参加批判性讨论,从而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可能的空间。这种“思维文化”要求教师消除权威意识,在师生关系上构建民主型教学关系,将原有单向度的“给予—接受”过程转变为教师与学生思维与思维、智慧与智慧、灵魂与灵魂的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互动过程。它需要教师成为高尚的、具有开放精神的思想引领者,要求教师自觉成为反思性、分析性的倾听者,以平等的身份、包容的心态促进批判性思维主体觉解,通过释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学生思维权利的回归,提高师生对话性、辩证性思维的涵养,从而为批判性思维的生长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的火花、智慧的光芒、灵魂的震撼所带来的美妙感受,让双方经历从兴奋、困惑再到豁然开朗的境界。“思维型教育文化”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可能空间。

(三)拓宽教学内容,在学科、专业教育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国外教育对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单独设置批判性思维课堂。这一途径能有效地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系统训练,但需要额外投入教师、课时分配等教育资源的支持,同时还可能增加学生课程负担。二是在常规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该途径能克服单独设置批判性思维课程所遇到的困境,但需要对学科教师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科教师对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自觉与教育意识,使之善于找到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三是通过隐性课程进行培养,在校园内通过营造有助于批判性精神成长的环境,开展各种有效的文化、思想活动,使学生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品质,提高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对比以上三种方式,各有优劣。针对当前我国教育扩招、师生配比不足、人文课程被压缩、校园文化缺乏有效指导、学生校园活动参与度有待提高等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各学科、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方法是一种操作性强、性价比较高的理想方法。但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一个没有批判性思维的教师,是无法切实实施批判性思维培养工作的。对学科和专业教师就批判性思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开展全面、系统的培训,培养学科、专业教师对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自知和教育自觉,是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结合的首要前提。首先,学科、专业教育应拓宽教育内容,寻找学科教育、专业培养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结合点,利用学生生活事件和情境,培养能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对事物有客观、全面、辩证、超越眼光的全面发展的人,而非只会对学院式问题提供标准答案的答题工具。同时,学科、专业教育还需丰富的教学方法,通过辩论赛、即兴辩论、小组讨论、头脑风暴、专题研讨等探究式学习、反躬自问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怀疑、主动的探寻、客观的验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多元的意见,鼓励他们用质疑和批判逐渐习得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强化元认知训练,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敏感度和自觉性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它体现为主体对自我学习过程有效监控的觉察力。批判性思维属于认知过程的一部分,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心理表征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回应,它并非外加的对知识的接受,而是主体自我对知识自主建构的结果。这一切都势必涉及自主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校正。其中自我监控和调节是批判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它突出表现为一个人对于自我思维的自我校正和语境敏感度。在传统教学中缺乏批判性思维培养敏感性的教师容易过多关注学生的思维产品,如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答案正确与否等,这就导致学生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缺乏了反思内在的思考历程,必然难以形成良好的思维特质。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元认知训练,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思维的过程,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辩证地看待自己的观点,不被自己的观点、情绪、情感所蒙蔽,在思考的过程中同步反思并及时调整。元认知的训练帮助提高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敏感度,提高个体对于监控认知行为的自我意识,使个体能形成随时深刻反思、质疑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自觉性,批判性思维规避了被固化的风险,因而具有可调节的灵活性,从而有利于分析、评估和校正其推论结果的正确性、客观性与全面性。

(五)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纳入测评体系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引导,具有价值引领作用。改变教学评价方式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变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不能仅以教师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单一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效;二是改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不能仅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标准解答的规范性内容来考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对教师和学生的单一评价方式,容易让师生的思维被强行纳入某种固定的、刚性的模式中,使学生的想象力、情感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无从生长,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被排斥、遗忘在教育之外,与我们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一方面,从国家和学校层面应制订更丰富多元的量化考核指标来引导、鼓励教师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公平对待学生的一切观点,洞察、保护、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质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从教师层面,在教育评价包括升学考试时,除了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不囿于所谓的“权威”,死板地依据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都应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评价,以鼓励学生自由、开放、独立和批判性地思考和表达。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学校教育需要改革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一样负有重要责任。唯有整体的教育体系都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为导向,系统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才能逐步改造和形成批判性、创新性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环境和条件。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