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一个邻居,从小他家里就让他学不少东西,还没上学就背唐诗宋词,他奶奶还让他当面背给我听。
去年过年回家,问起邻居读初中的儿子,说不喜欢读书,送体校去了。 这句话就应了这本书中说的:过早开发儿童的智力,从长远看来,不但不利于儿童的成长,还会带来不少的心理与生理疾病。 现在很多家长的口号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从小就让孩子上这个补习班,那个提高班,除了主课,还有音乐,美术,体育。。。。。。 中国人望子成龙的观念在现代社会得到了登封造极地演绎,加上现代流水线式培训的教育体制,社会与学校都在一个劲地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巴不是这些孩子一夜之间成为神童、天才、成功人士、社会贵族、有格调的人。作者说“现代的教育就像化学农业,给植物各种化肥促长,一年长成的植物,在化肥的作用下,三个月就长熟,但它们的根、茎、叶健康吗?有谁关心过它们真正的需要?有谁知道它们的痛苦?我们只看到孩子考试多少分数,却不知道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且不敢说现代的社会把孩子当植物看,至少没当人看:或把孩子当成大人物自豪的工具,或把孩子们当成生产线的一个产品,或者当自己的梦想的寄托与精神慰籍。我们给予他们赋予了太多的希望寄托与梦想,最终导致我们按我们的方式来教育他们。也就导致了儿童负担过重这一社会问题,而最终,是由这些儿童来承受这一切。 针对这样的弊病,华德福提出了另外一种教育方法。 华德福强调顺其自然地来教育孩子,觉得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培养对人类,自然的感情,强调孩子人性与人格的发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不是智力与知识的发展。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成长,从生活中,从交往中,从劳动中,从活动中,从游戏,从自然中来接受教育,学习,而不是从知识,从书本,从课堂中来学。 华德福认为,“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有时间性,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人就会受到惩罚,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也有自然规律,违背了人的发育成长规律,付出悲惨代价的是孩子的一生。。。。。虽然公立学校的学生比华德福的学生学习阅读早,但不少公立学校的学生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失去了兴趣。” 目前在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他们既缺少与老师的交流,也缺少与同伴的交流,真正的生活是需要自由的。华德福认为学校的公共场合,如餐厅、休息室、走廊等,应比教室的地位重要,即人的自由交流空间比课堂学习的空间更重要。 比如,Satish Kumar就认为,“一个学校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场所是厨房。学生首先应该学习我们日常的食物是怎样来的,学习怎样和别人一起劳动。其次应按每个学生的特点去发挥他们的潜力,不要有统一的标准。学校不是工厂,不能按照标准去批量生产。第三,提倡小规模学校。” 于是他们教学生去学做针线活,木匠活,编织,照顾植物,做饭菜等,“现在许多孩子看不到妈妈用手洗衣服。用手洗衣服需要一步步的过程,现在由于机器替代了手,孩子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了空白,如放水,擦肥皂,搓衣服,拧衣服,这些过程被机器取代了。。。。。。华德福教育不反对机器化,但每种进步的背后都有某种牺牲和损失。。。。孩子需要看到一件事情完成的过程,年幼的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如果我们身边的一切事情都由机器来做,食物买现在的或到餐馆就餐,衣服由洗衣机来洗,大人在家里大部分时间在看电视,想象一下小孩子看到父母一动不动地坐着,他能从中学到什么?” 在华德福的学校,厨房都是敞开的,学生随时可以进去;“幼儿园的 老师必须每天擦灰尘、扫地、收拾、拖地,让孩子看到老师的日常劳动,这样孩子才会模仿,才会有要做事情的动力,。。。。”“华德福幼儿园要求老师做事时,要创造一览无遗的工作过程,让孩子随时轻易加入进来。在工作与活动之前,老师要收拾好事先的计划与安排,井然有序地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好,直到把一切收拾完为止。老师要保持平静的心情进行工作。”为什么要说老师保持平静的心情呢?因为华德福相信,如果老师怒气冲冲的样子,会被孩子吸收。 在这里,华德福强调的一点是我也反复说过的:孩子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还有家庭与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对孩子的教育负有责任。“'每个正常发展的儿童会以充满工作的成人世界为榜样,从中接受到自己游戏与行为举止的刺激、启示,幼教老师在做任何一个工作时,都应该意识到孩子的存在。’。。。。。孩子通过观察我们来学习,我们的为人处世帮助或阻碍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老师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谈举止和心态将给孩子带来长期的影响。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也会影响孩子内部器官的发育,因为幼小的孩子是个'完整的感官体’,他不加区别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因此,成人要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负责。。。。。'因为幼儿会将所见所闻吸收进他的整个身体形成过程中。’他对成人行为的好坏没有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他跟随着成人的一举一动而生活。” 通读此书,会让所有批评中国教育体制的人有所领悟,并感到有希望。因为一方面我们都在批评,可是一方面,我们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去我们所批评的学校中接受教育。现在有了华德福教育,我想,给了很多不满现在中国教育的人一次实践和实验的机会;同时,我们成人也应该反思,不要一味怪学校,怪社会,不要忘记反思我们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这个世界的变化中,我们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我一直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就是由你我这样的人组成的;所以,一方面我们对社会问题有责任,作为公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包括批评的权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思,也许我们自己也是这些问题的一部分,我们自己就组成了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自身在问题中的角色与作用,并努力从我做起,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影响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的广泛性,问题的发展性。 有一句话这么说的,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就像托尔斯泰《生活值得过吗》中的一句话说的,所有美好事物的成长都是缓慢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