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复习课能量无极限 一个下午,包括午写在内,一共四堂语文课,如果按照常理出牌,那么,孩子们肯定会觉得枯燥,再说了,这时候是复习阶段,许多东西,都已经讲得差不多了,如此,我们依旧是回炉式的进行所谓的复习,那一定没有什么效果。我觉得复习课应该如老牛吃草,进行合理地反刍,需要愈来愈有滋味。 为此,我不愿意放过中午时间的休息,可以说,没有充沛的精力,想要在下面三堂课产生显著效果,显然有些不切实际。由于学校要求先上午写,再进行休息,其实,许多老师不愿意让孩子休息,原因之一,似乎只要多占有点时间,孩子的成绩一定会好一点,另一方面,反正下午的课未必是自己的,只要自己能够耗费孩子一点时间,才不管下午别的学科学习如何呢? 我常常感叹,为什么一项科学的制度,许多老师不愿意执行呢?可能是学校管理者没有解释到位,也有可能是老师太希望孩子们成绩优秀,自认为只要花费大量时间,孩子的成绩一定会好。曾几何时,时不时会有老师问我要课,奇怪的是,语文课少了一点点,并没有影响孩子什么成绩。其实,我们的许多事儿都是与老师错误地认识有关系,他们觉得只要孩子成天里搞自己的学科,如此才可能创造奇迹。殊不知,如此,影响其他的学科,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未必好到哪里去。 我们可以以此进行推理,就算你这一门学科成绩再怎么优秀,其他学科一塌糊涂,孩子们还会认真学习吗?答案是否定的,很简单,时下的考试制度需要孩子门门学科都带劲儿,只要有一两门糟糕了,那么总体成绩就会大打折扣,显然,这是不划算的。我们的孩子在用牺牲健康来维系这一平衡,然我们的老师却常常是好心办坏事,总在无意间打破这中平衡,实在是有些不可理解。 一个孩子想要在当下脱颖而出,就需要一个班所有的任课老师商量好,而不是各自为战,到头来,学生痛苦不堪,自己的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然而,这种科任老师之间的配合,需要学校从考核以及规则上下功夫,可怕的是,许多学校管理者,他们只着眼于结果,不怎么关注过程,这就让一些低效率、高消耗的现象存在,直接影响一所学校整日的效果,这需要每个管理者认真反思。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只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让孩子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能量。有见识的老师,多么希望学校的管理者能够睁开智慧的双眼,不要仅仅有形式,关键是要有措施跟上,否则,制度的出台只是白纸一张而已。孔子曰,听其言,观其行,说到底,就是不要仅仅听别人说的,还要看其行动过程是不是科学、合理。 曾几何时,我做班主任时,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要挤出时间让孩子进行午睡,当然了,我们的午睡是不需要收什么钱的,我也是免费进行管理,这一点,总比网络上刚刚曝光的受午睡租金要强上百倍。 这不,一个下午有三堂课,一听到午睡铃声,我赶紧把门和窗户关上,目的就是希望外面的声音最低化,不要影响孩子的休息。事实上,孩子们真的渴睡,一旦伏在桌上,不出几分钟,马上就进入状态。我知道,孩子们尽管才上初一,但是,作业也未必就少到哪里去。我自然不敢随意走动,生怕打扰孩子睡眠。 在孩子睡觉之时,我却不敢睡觉,一方面要制止一些抬头者,另一方面在反复盘算如何让接下来的三堂课保持能量,经验告诉自己,千万不能够按照常理出牌。平日里,我们喜欢有意无意地让孩子听,自己在讲台上说,如果这样,我相信,三堂课效果肯定特别糟糕,潜意识在告诫自己,只有想尽办法让孩子动起来,唯此,课堂才会始终保持在高水平上运转。 第一堂课,绝大多数时间是解决上一堂语文课的遗留问题,也就是自我检测第一、二单元的复习水平。由于每条题目都在事前进行了讲解,许多孩子都事先进行了复习,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够非常顺利地完成。当然了,我不怎么关注他们做得怎么样,关键是看他们回答得是否全面,上课到底有没有全部消化,等到孩子们刷刷完成之后,立马进行同桌互相批阅并订正,那种被订正得比较多得孩子一定会特别自责,为啥,一方面反省自己上课可能有些走神,另一方面责备自己没有认真复习。其实,自责反省,这是一个人成长最最需要的动力。 等到一切就绪,立刻走进下一轮三四单元的复习。我不喜欢在讲台前说多少,而是让孩子们认真看课本,自己找出一些重点来,当然了,有任务的具体落实,那就是老师到时候将进行抽测,如果不到位,我们会进行适当地惩罚。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想让复习课能量十足,没有完整的机制,那么也别想有什么效果。至于是什么样的惩罚,我没有说,孩子们也不需要知道,这样,就可以为更加合理的惩罚预留空间和时间。 孩子们这时候的复习背诵,我不主张眼睛朝天叽里呱啦没完,常常要求孩子们对着课本,仔仔细细地让过去讲得东西从眼里、心里流过。我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执行到位,肯定会有孩子按照老习惯进行复习,人一旦养成不良的习惯,想要改是非常困难的。等到下令合上课本的时候,许多孩子都特别紧张,我没有直接喊孩子检查,而是让孩子闭上眼睛,我稍微提醒,如此,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进行再次回顾,这时候,许多孩子在提示之时,特别着急,我知道,孩子们除了紧张,还是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等到睁开双眼时,我清楚他们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几眼书本,我没有让他们失望,这时的教室开始沸腾,由于三四单元是整本书的主体,我当然不可能直接进行检测。 看看孩子们已经有几分牢固,我开始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抽测,这个时候,被抽到的孩子将代表一个大组,如果错了,那整个大组都要接受惩罚。我让孩子们背诵稍微简单点的,但是,就是最容易忽略的,很明显,要让他们不正确地复习付出代价(不仔细看课文就叽里呱啦背个没完)。果然不出所料,朱自清的《春》,我让三大组的三个孩子分别背诵春雨、春风以及春花图,没想到,他们还真的给劲儿,要么多字,要么少字,要么说别字,就是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惩罚是要把没有背出来的部分进行抄写,我之前就已经盘算出来了,让这个作业代替他们平日里老师布置的优美句段的摘抄,看上去是惩罚了,其实没有增加孩子们的负担。由于惩罚的不确定性,孩子们不知道我下一步要干什么。稍微强化了孩子们复习存在问题之后,我再次宣布进行复习时,孩子们显然知道该怎么办了,不再贪图快,而是在细字上下功夫,这是已经到了第三堂课的一半,自然教室里的声音更响了,当然复习的内容更广了。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们却不敢有丝毫松懈,我的警报一直没有从他们头上消除。毕竟,前面的抄写惩罚放在眼前,谁敢马虎呢?然而,我却在算计时间,知道该怎么做。不会有什么惩罚,当然孩子们不知道啦!临近下课时,孩子们静下来了,我稍微抽查了几个孩子,自然对答如流,显然,这三堂课复习孩子们没有怎么松懈。 等到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松了一口气,回头一想,老师看似惩罚,有没有怎么惩罚,但是,我没有让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布置下一堂课抽查继续,同时内容与难度会进一步放大,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孩子随时都想着去记忆,从而让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得滚滚烂熟。 平日里讲解试卷,我不喜欢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与孩子们探讨这种答案的来龙去脉,用过去孩子的话说,钱老师肚子里的东西,你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不管怎么样,一旦走过,细细品味,就会明白,他是爱我们的,哪怕是枯燥的复习,都会想出点子,让你难以忘记。 孩子们又要迎接下一门功课了,我也不敢松懈,毕竟明天还有语文复习课等着,孩子们自然是喜欢又有点担忧。不管了,只要孩子上课有效果,我才不管这招是不是土老帽呢!(钱永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