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开课容易忽视的下意识行为

 江山携手 2016-01-26

公开课容易忽视的下意识行为

公开课容易忽视的下意识行为

上一堂有价值的课,这需要老师付出一生来苦心经营,上一堂公开课,那需要许多人凝聚心力才会达到一定的境界。公开课的里里外外,个中滋味,外人很难想象。没有办法,许多人选择了反反复复试上,甚至有些人来个假戏大表演,本以为可以忽悠听课者,殊不知却大大地影响了教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这里谈的公开课,弄虚作假,过于追求华美的除外,仅仅指开始接近原生态这样类型的课堂。如皋大地,人杰地灵,出现了一些特级教师,也自然成立了一些名师工作室,我们可以多一个平台,看到一些研究式的公开课。看得多了,也就有了心得,我觉得这些公开课,总是在跟三种下意识行为作斗争,一旦成功,自然执教者欣喜若狂,一旦失去了重心,自然悲观绝望。

真正的教育改革者,我觉得应该勇于看到自己的弱点,不要老是把课堂的成败归结为孩子们不配合上面。

下意识之一:缺乏必要的耐心。

这样的公开课,由于没有反反复复地磨课,就算试上了一两次,但是面对的学生不一样,自然心里也会没底,再看看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行或专家们,自然更加的紧张。我们审视一堂课,老师常常会缺乏必要的耐心。一个问题下来了,没有给足时间让孩子去讨论,就算讨论了,孩子回答问题,也一个劲儿地想着自己的答案,很少去比较孩子的答案存在几分合理性。有时候,一个孩子在那儿打烊了,或者回答离老师心中的答案有相当大的距离,此时旁边如果有孩子举手或者提出一些与自己接近的想法,此时的老师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自然放弃了眼前的孩子,而把机会让给了其他孩子。课堂问题表面上解决了,可是孩子的思考过程不免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佐藤学先生不简单,他喜欢把课一一录下来,然后再仔细分析。我觉得这样的细节,在听课的过程中是很难体会的,只有把目光放到孩子的发展的高度,才会知道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们不是关注孩子的可接受性和理解效果,而是把一堂课的成功本能地归结为流程是否顺畅,这样的课究竟有多少实际效果,我看也未必好到哪里去。

说实话,课堂上,一个并不知名的教师想要在耐心方面做足那是需要勇气的,毕竟下面听课的人也是把课堂的完整性看做一堂课好坏的重要着眼点,除非你是稍有名气的人物。

下意识之二:关注少数的孩子。

一堂公开课,我发现常常是几个孩子和一位老师在进行尽情地表演,其他孩子充其量只不过是看客而已。老师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把问题交给一些举手快、回答问题出彩的孩子,无论自主怎样的充分,探究怎样的热烈,你审视整个课堂,能够回答问题的孩子并不多。有时候,明明有孩子在犹豫中把一只羞涩的手举起来,可是,老师往往无视这样的举动,为了赶进度,总把机会留给了其他活跃的孩子。这下好了,这样的孩子只能成为课堂的旁观者。记住,那些大大咧咧回答问题的孩子不一定就会学到多少东西,他们的行为往往是由性格决定的,真正地思考者恰恰是那些比较羞涩的孩子。如果老师关注这样的孩子,说不定会得到一些奇思妙想的答案。我们的课堂凭什么才能够关注全体,面向未来,不就是老师随时都在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然后给不同性格的孩子不同的展示平台吗?孔子就不简单,他面对性格外向的孩子,要求其考虑再三,面对性格犹豫不定的孩子,则鼓励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方面,我们的老师自然很难照顾到,更何况这是一群陌生的孩子,老师关注少数孩子,与少数孩子互动也就见怪不怪了。

下意识之三:出现一些无谓的环节。

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是不是呀,对不对呀,行不行呀之类的话,这样平时非常多见,在公开课自然少了,可是这样的下意识环节还是看到不少。有些老师不信任孩子的能力,故意在弱智问题上下功夫,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障眼法,生怕孩子出现冷场,不由自主地设计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以便调节气氛。语言类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发现老师在就文本说事儿,一连串问题下来,老师可以不经过任何思考就可以知道答案,这样的环节有时候会浪费将近八分钟的时间,至于孩子能够得到什么,恐怕只有老师心中清楚。紧张的氛围,老师一旦出现肤浅的教学环节或者多余的环节,那么可自然会拖泥带水,拖课也就非常自然了。我觉得有勇气拖课的老师还是讲良心的,有些人只能搞一个虎头蛇尾,一开始精彩不断,后来匆匆而过,说不定下面听课的人也会莫名其妙。老师如此,孩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堂好课需要一个人一辈子经营才会有生命,我看确实如此,也许下意识的行为还有许多,自己认识浅陋,说了几个,与君共勉吧!(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