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母校永和五七中学和校友们

 01一线 2016-02-28

 

/01一线

 

我的老家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位于江西的中部、赣江中游,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吉安城南。东濒赣江青原,南邻凤凰,西连敦厚,北与庐陵文化古城吉安(今吉安市吉州区)隔江相望。永和是一座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永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和着吉安崇文、正气、开放和图治的发展节奏,于1969815日,由刘亨荣校长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同志家乡,也是闻名遐迩后列入国家文化保护遗产——吉州窑西侧的田野上,亲自创办了一所曾经著名的学府,叫五七中学。后来发展成为江西省吉安地区重点中学,再后来又改成了吉安县鑫鑫中学。

赣水,永也,文昌,和也。我中学年代在永和中学求学,听说过师生们创业的许多传闻,记忆里有许多的有关母校的故事。大学毕业回本县工作,除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负责全县锅炉检查时,去母校检查过锅炉一次,和本世纪参加了母校建校四十周年庆典外,也曾几次回到母校,回归故里目睹家乡和母校的变迁。作为五七中学的后人,大家念着历史的传承,母校不能忘,想起了快凐没的母校荣耀。

永和文风有其历史渊源。据1986年《永和乡志》记载:“东昌府人才辈出通四海,吉州窑陶瓷名扬贯九州。”据明《东昌志》记载:“永和名东昌,地旧属泰和,宋元丰间(公元1078~1085年)割属庐陵,遂以泰和为西昌,永和为东昌。东昌之名,肇于此”。素有“古庐陵,吉州天华物宝城;老东昌,永和人杰地灵群”之称。自古以来,永和籍的仁人志士不胜枚举。南宋三朝宰相、文学家、胶泥活字印刷试验成功第一人周必大,因“不善阿谀逢迎,没有附和权贵”,深得孝宗皇帝的器重,曾委托他辅佐过光宗、宁宗皇帝。晚年定居故里,著《平园集》200卷。自学成才的南宋教育家进士出身的欧阳守道学识渊博,先后受聘于吉州白鹭书院和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培育了许多人才,南宋状元宰相、民族英雄、文学家文天祥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还有坚持抗金的名臣欧阳珣等许多名人志士。永和也是南宋文天祥的故乡,新中国曾山的故里。

永和古有书院清都观,今有吉安县永和五七中学。自1969年建校以来,永和五七中学承载了永和当地,甚至周边新圩,富田,文陂,值夏乡镇和吉安城里等地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后期出生的少年。我的姐姐、三哥还有堂哥、堂姐及族人曾经在母校游学,从小听他们说学校的创办经历。那时,不知道为什么叫五七中学,后来得知办校的背景是19665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的一封信,这就是有名的“五七指示”。这封信是对林彪送上的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副业生产的报告》的批示。此事要追溯到三年困难时期。当时食品供应紧张已经殃及部队,地方不能保证粮食供应,个别地方无粮供应,凭证买不到肉食和食油,有钱买不到蔬菜。这就导致部队那时为什么要搞农副业生产。后来“五七指示”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军队从事农副业生产的范围。全国人民学解放军成为一时之风,从而展现了一幅新的社会蓝图:军队要成为亦工、亦农、亦学、亦民的大学校,工、农、学、商和党政机关也要以本业为主,兼学别样。在“文革”中,干部下放劳动的机构称为“五七干校”,其他职业的人到农村劳动称为“五七道路”。就这样,1969年,永和人刘亨荣同志响应了这个号召,从吉安白鹭洲中学辞去教导主任职务,邀请同仁毅然决然大张旗鼓地在家乡办起了这座学校,凭着他多年的办校经验,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荣升成为江西省吉安地区重点中学。这就是母校成长的来龙去脉。

永和在行政管辖上,虽然有几次变更,沿赣江一带,上游为白沙公社,下游为永和公社。以后设乡,改镇,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隶属永和的曲塘片划归凤凰镇管辖。2009年隶属永和的白露塘陈家,周家社,龙山,西坑等几个村委,划归井开区。今后难免再变,不管如何变,也改变不了我们同属庐陵永和。毕竟我们祖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更改变不了你们曾经就读永和五七中学的难忘岁月!

据刘SP同学说,她父亲参加筹建永和五七中学人之一。当时,除了公社的领导,学校只有一官一兵,刘亨荣和她父亲。听早期入学的堂哥堂姐,姐姐哥哥他们讲,当初入校的几届学生也参加了学校建设,虽然条件很苦,但都很有追求。平场地,植校树,寒门不畏,穷仔逆袭。挖地基,找地砖,建校舍,迎风上课,顶雪夜读。

我是上世纪七六年九月一日录取学校读书,那年姐姐刚刚高中毕业离校。初中阶段,我们才体会到母校走“五七道路”建设的苦楚。入学第一天,我们在操作上铲草屯肥。经过一个星期的集训劳动,还没上两天课,突然传来毛主席逝世的噩耗,举国悲痛。合着全国的步调,学校在操场靠北的露出口举行了哀悼仪式。那时,学校已成规模,设初一到高二年级部。初中前两年,大家利用业余和上学路上检牛粪为学校积肥。母校九华里的山下有十多亩屯田,主要是耕种水稻。校园边际有几处旱地,靠东北角那块桃树已成林,树与树之间是一垄垄葱地;西南角那块种植油菜、花生。校园里东面是操场、操场周围是中间是茂密的梧桐,东、南、北面垓下是乡村的稻田,操场正对西面教室宿舍和公共厕所、公共厕所东头是游泳池,游泳池南岸有一条水溪,溪靠池边是一路美女蕉,学校教室正对南面是教职工宿舍,学生寄宿住在教室后面或隔壁教室,后来才有了办公小楼,学校教室正对北面是食堂和礼堂,礼堂后面是水井和后来建造的配电间。从教室到食堂和礼堂之间有一段路,除教室与教室之间的桃树梨树外、这是校园最大的梨树林,路中西旁是一口水塘,水塘靠礼堂侧是另一片美女蕉基地,水塘学校主要屯肥的地方,南面是教职工宿舍,北面是礼堂,桃树、梨树林间分配栽种的大蒜香葱和瓜果等蔬菜。校园道路纵横,路边长着挺拔的白杨。我们仿佛就是校园里那一排排年轻的白杨。

学校最迷人的一片片横竖整齐的桃树、梨树林,春暖花开,桃梨芬芳。最难忘的每天象军队那样清晨听冲锋号起床到操场集中跑步做操,最动听的是早读和午读的歌声,最感动的是教师非常敬业的备课讲课和批改作业。最讲合作的地方是集体劳动,运动会和文艺汇演。

学校领导用活了先人的智慧,正如水,左右逢源。一边耕地,一边读书,俯仰之间,万物与我合一。学校遵循了1958,毛泽东指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和当时的教育方针,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模仿军事化管理,班级轮流劳动和护校。由于办学理念先进,吸收到了很多优秀教师前来讲学;加上学校师生继承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校风,母校取得了诸多骄人的成绩,被列入吉安地区重点中学。

我们前后两届学生虽然没有象学长那样经历创业,但也参加了到瓦窑砖瓦厂担砖担瓦,到赣江挑河沙,参加公社田园化建设开挖渠道,校外屯田,校内作土施肥等等劳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保持了校园整洁、干净、亮丽、宁静、舒适的环境;保持了良好的学校风气,包括班级氛围、学校传统、学风、教风等等。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讲大局和合作,赢得了学校的社会声望培植好了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的沃土。在相信事在人为中度过了我们的豆蔻年华!培养了我们耕读传家的习气。耕可以格物致知,体察万物;读可以明心。只耕不能通达,只读则不能明道之微妙。

在学校游学期间,我们见证到了母校接待公社其它中学、小学运动会,承办地区运动会,接国务院奖旗。那时,教师不问学历,育才就行;生源不问出处,努力就行。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梁材,形成了吉安地区教育标杆!

那时,我们半工半读,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劳动相对减轻了许多,学校让我们全力以赴准备高考。学校校舍和教学设施十分简陋,但环境却十分优美,堪比大学校园。五年的寒窗苦读,晚上从自备煤油灯、汽灯到后来才有了电灯。那时学校没有图书阅览室,初中部教室里只有几份报纸和流传的《少年文艺》、《辽宁青年》和手抄本,高中部除了油印的资料,就剩下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学习和生活艰苦,同学们但凭着“向雷锋同志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过去的损失夺回来”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干劲,奋勇拼搏,纷纷考取了一所所向往的大学和中专,为学校争得了面光,没有辜负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培养。母校取得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吉安地区历年中考高考好成绩。

从现在乐观的角度看,学校培养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训练了体能,培养了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与学习信心,激发了强烈的成功欲望与学习动力,初步学会了设立目标和制订计划,找准方向马上行动,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从小训练了集体合作荣誉及领导能力。真是那样,几年的困境锻炼了我们,我们什么都经受过了,最冷的天气、最苦的学习生活、最脏最累的劳动,都受过了。我们还怕什么?学校培养了我们极强的适应能力,对困难不犯愁,承受力强,还能应付各种难题。应该说,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的,大家都在“老君炉”里炼过,虽说不能神通广大,但也挑起了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担子,虽说不是完全货真价实的国家栋梁,但是光荣同样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红花簇簇,硕果累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是一棵教学明珠,闪耀在吉安、乃至江西的教育论坛上。多年来,全校师生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奖励表彰若干余次。创办人刘亨荣校长和曾昭煊教师曾荣获国家劳动模范。

时至今日,母校昔日的情景离我们渐行渐远,心中的母校依然难以割舍。这里曾经栉风沐雨二十载 桃李芬芳满园春。有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是,创业不易守业难。曾经的一纸文,大厦轰然倒塌,师无尊严,学无去处!这不仅毁灭了一个学校,更是伤害了永和几多学子的心!我们深切怀念刘亨莹校长,深切怀念我们的老师!他们毫无私利,夙夜为童,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现在已无法回去了!因为没有了记忆:校舍没了,树木没了,连校名也没了!我们的母校在哪?没有传承哪来的文化?没有保护哪来的文明?我们只能泣血而祭!现在,网络、手机成了联络感情,回味过去不可或缺的纽带。但在母校这块土地上,想找回童年的印象,却找不回童年的感觉,曾经的永和五七中学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里,像一首永不衰老的歌,传唱一辈子。

现在师生们相见,席间问得最多的就是,“你父母还好吗,你兄弟姐妹现在如何?”然而,人们的两鬓开始斑白,当提起母校,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如今这短暂的相聚,又如何能解这四十年离别之念?唯有时常相聚,回首以往,以弥补曾经的离别之念!让更多的同学相聚,畅谈曾经,畅谈未来!

最难忘这段青春时光。今年春节期间,大家在中学微信群里流行一个特别感动的段子记载着:吉安市永和镇,曾经有个永和五七中学,我们曾经在那读过书。那些年我们都是好孩子,也是穷孩子。那时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吃的是萝卜干加香干子,辣醬加辣子,盐菜加盐汁。那时没有踩过自行车,只有走路上学。那时我们感觉世界很小,我们除了劳动、上课,就是到操场上玩耍。后来,大家各奔东西后才知道,也许母校一别就是一世。对于不常见面的同学们,我想说,你们都还好吗?在外照顾好自己,祝你们身体健康,希望老同学互相问候一下。希望校友们让能长期保持联络,保持和传递过往的那份纯真吧!

2015年的36日,终于有学长曾YH建立了永和中学微信群,今年年前的一次同学会面又催生了我们初(三)1班的微信群。为了今后美好的的生活,为了曾经美好的回忆!那份纯真从来不用想起,只因为不曾忘记。但愿大家日子越过越好,有时间常常联系。

曾记否?那年,我们告别了母校,再见吧故乡,还有那金色的学生时代,只要青春进入了史册,一切就不再返回;当年,我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三十余年,虽说弹指一挥间,可毕竟是个漫长的过程。来日再相见,曾经的以往,儿时的种种都成为了一道慢功熬制的浓汤,其中百味,回味绵长。

               于2016127日周六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