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使用附子止痛的心得

 绿树红花570 2016-02-29
我是针灸科的医生,面对颈肩腰腿痛的病人较多,开中药有时会用上附子。附子是一味有争议的药,使用的时候不敢乱来。因此我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查阅资料,总结了适合使用附子止痛的情况:寒、肿、弱、痛。
1、寒:患者怕冷,脉缓/迟,查体时摸一摸他的手脚、腹部、腰骶部和疼痛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不温甚至是冰凉的话,那就满足这个“寒”字了。
2、肿:关节的肿胀,舌胖甚至有齿印,面部、下肢甚至全身浮肿。
3、弱: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脉:沉/无力/细;血压低、心音低弱。
4、痛:冷痛、僵痛、牵拉样痛,得温则减、遇寒则甚。
我觉得一般满足以上四种情况的其中两种,就可以考虑使用附子。当你确定使用附子时,还得注意,要“因人制宜”,这里的“人”除了指患者,还包括煎煮附子的人和药房的人。由于附子有毒,必须严格按照煎煮要求,才能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加上附子饮片炮制过程不同,其毒性也有高低之分。每个药房附子来源不尽相同,而且现在的中药市场……了解内幕后让人心寒、心痛。
使用附子的分量,我可以做一个反面教材,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首先我会先尝尝医院药房或者是外面药店的附子,如果是在医院里,给患者开药。我一般会先尝医院药房30g附子,不加其他药,煎煮30分钟,一口气喝完,没不良反应,我才敢给患者开15g,但最多也就是开15g。我的想法是既然我喝30g都没问题,给患者喝一半的剂量,况且我还会加炙甘草或生姜来减毒,所以至今还没有出现过附子中毒的意外。
如果是给自己或者自己亲人朋友开药,我会指定他们在我尝过附子的药店去买药,而且要我自己亲自帮他们熬药。在对证而又需要使用大剂量附子的情况下,我会用到30g的附子——对自己熟悉的药店的附子,我尝过60g。
有人说我用附子还是太大胆了,确实。后来我也问过一些前辈,有人建议我在医院开药,还是要谨慎,附子最好按照药典,从小剂量开始,5g,10g,15g,慢慢加。而不要一下子就用到药典的最大剂量15g。
所以,在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里,大家还是保守些好。
顺便说一下,根据目前的动物实验,附子配伍甘草或生姜,减毒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当万一出现附子中毒情况,在家里最方便的我觉得还是喝蜂蜜。所以我尝附子之前,都会准备好蜂蜜。也有资料说绿豆或甘草浓煎也可以治疗附子中毒,但是情急之下,一般没时间再去熬了。附子的使用还是按照寒、肿、弱、痛的来辨证吧,用量的话就“因人制宜”。
1、病人:根据他寒证或疼痛的程度,如果四肢厥逆过肘膝,或者夜里疼痛难忍,要吃曲马多等止痛药,那就用15g。如果情况并不严重,可以适当减量。但我个人认为,如果痛得不是很厉害的话,也没必要用附子。
2、药房的人:你不知道他从哪里进的货,所以附子的质量也有高低之分。有的无良药典甚至拿便宜的乌头充到附子饮片里面。所以你必须要认识你所开的附子。一看二尝。只有你自己喝过一定剂量的附子,你给患者开附子时心里才有数。因为我本身也是属于寒性体质,所以我尝附子的分量较大。
3、熬药的人:我曾听一位专家讲过,四川不少地方喜欢用附子做菜,而且剂量不小,有一次该专家吃了附子狗肉煲,厨师说其中附子放了一斤,吃了却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后来向厨师打听,原来该煲熬了8个小时。可见附子的煎煮过程也尤其重要。高温可以使附子的毒性降低。煎煮附子,水烧开后,继续文火慢熬不得少于30分钟,如果是15g-30g,最好熬到40分钟,超过60g,时间可延长至1小时。如果是患者拿回家自煎,必须要交代他煎煮时间。如果你感觉他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或者是做事马虎,附子还是别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