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给乡村教师最有效的专业支持,让乡村课堂不再贫瘠!

 Purefact 2016-03-03



时下,大多数乡村教师缺乏专业素养、驾驭不了课堂有关。解决这一问题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当然有!那就是让教师当好学生的“导游”,带着学生一路领略学习的风景。



有位乡镇教研员告诉我,去年秋季开学,当地学校校本部门庭若市,学生递增,每个班的学生都在90人以上。校领导时不时抱怨科任教师太少,不得不采取这种大班额的方式;教师抱怨大班额不好组织课堂教学,不能实施新课改,无法进行生命化教育;学校给每一位教师配备了一个扩音器,只能以声压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然而,即使是这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仍开不起来,偏远村小的景象就更加萧条了。

对于这位教研员来说,以前并没有经历过这种超大班额教学的场景。怀揣着一颗好奇心,开学后他到其中一个班级听了一节课。这是一个有95名学生的班级,授课教师是上岗不久的女特岗教师。

“上课”,教师嗓音沙哑,但还是努力发出最大的声音。此时的教师还算精神抖擞、笑容可掬。“老师好”,学生们稀里哗啦地站起来。老师回答:“同学们好。”班长说了一声“坐下”,就开始上课了。

教研员看了一下手表,大约在前10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听讲还算比较认真,能积极回答问题。后面的时间,不管教师的教学进行到哪一个环节,教室里一直有窃窃私语的声音,再往后声音越来越大,以至于教室内乱糟糟的。教师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只能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提问来警示一下。可这种办法并不管用,没过多久声音又此起彼伏。特别是在教师要求学生做练习题的时候,教研员发现,教室内至少一半的学生没有动笔,直到下课,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交了作业,预先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也没有达成。

然而,反思这样的课堂,我们不禁要问:仅仅是因为学生多吗?或只是出现在新上岗教师的课堂吗?这位教研员说:不是。而是与时下大多数乡村教师缺乏专业素养、驾驭不了课堂有关。教研员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让教师当好学生的“导游”,带着学生一路领略学习的风景。

大班额教学确实是教育的一大难题,但我也思考了一番。为何不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以此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呢?研究大班额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应主抓哪些环节……当我提出这些想法时,这位教研员说:“教师们哪里还有时间搞课题研究啊,平时的教学任务都可能完成不了。”我不否认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很难抽出大量时间用于学习、研究,但若没有研究,就很难获得职业上的发展。

客观地说,时下的乡村教师即使有时间学习与研究,也很难做好课题研究。我这样说,可能冤枉了一部分乡村教师,甚至得罪了他们。但是,从职业成长与发展的角度看,教师若不能进行课题研究,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乡村教师应该向欧洲学习,在欧洲,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形成了“教师布置课题——学生分组分解课题——学生分头研究子课题——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并进行研究——小组开会总结——修正原始课题和观点——补充材料——撰写报告并提交作业”的流程化处理模式。

这种处理模式,就是从“分解——深度剖析——论据支持——寻找反例——完善理论”来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批判质疑精神。而我们的教育总是强调标准答案,从权威者那里获取标准答案,教师依照标准答案进行教育教学,形成强大的惯性——“他思让我教”。这种“他思让我教”的思维方式逼着教师,教师又逼着学生,长此以往,就丧失了思考和研究的能力。显然,这样的教育是贫瘠的。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罗山县教育体育局)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编辑:冬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