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辅周温病治疗八法

 为什么73 2016-03-10

蒲老参考樊开周《验方妙用》所列八法,介绍有关自己理论领悟及有关临床心得,薛伯寿教授一直反复研读领悟,曾多次聆听其中教诲。从乙型脑炎蒲老立八法,选用66方,故求索温病八法相对应140方。从每方按中可学到灵活使用,很多方有蒲老的应用体会,甚为珍贵,故附于本书之后。


一、发表法


发表法为治温热病之一大法。其大要不专在乎发汗,而在乎宣其气血,开其郁闭,郁闭在表,辛凉芳淡以发之,郁闭在半表半里,苦辛和解以发之……必察其表无一毫阻滞,始为完善。并谓凡能发汗、发?、发疹、发斑、发丹、发痧、发瘄、发痘等方,皆谓之发表法。


温热病首贵透解其伏邪,而伏邪初发,必有着落,着落在皮肉肌腠时,非发表则邪无出路。可见发表是祛除病邪从表而解,急性传染病初起必须用之。按发表法不外辛温发表和辛凉发表两端,急性传染病多属温热病之类,辛凉发表自是最为相宜的方法,但如夹有寒邪郁闭,辛温发表之法,亦不容有所偏废。


二、攻里法


攻法者,解其在里之结邪。结邪为病,不一而足,大便闭结,大便胶闭,协热下利,热结旁流,四者之邪结在里,必须攻以解结。如结胸、水结、血结等里病,亦以解结为治。同时说明温热结邪,总属伏火,自宜苦寒泻火为正治。但必须辨其为毒火宜急下,风火宜疏下,燥火宜润下,痰火宜降下,食积化火宜清下,瘀血化火宜通下,水火互结宜导下等攻里法之大要。至其攻里之轻重缓急,宜以见证为主。


三、和解法


凡属表里双解、温凉并用、苦辛分消、补泻兼施、平其复遗、调其气血等方,皆谓之和解法。按伤寒邪在半表半里,仲景用小柴胡汤以和之;温疫邪伏膜原,吴又可立达原饮以和之。可见和法多适用于邪居表里之间。


温热伏邪,初起自内出外,每多因新感风寒暑湿而发。惟温病之发,因风寒者居多;热病之发,兼暑湿者为甚。兼风兼暑,其性阳,其气轻扬,伏邪反因而易溃;兼寒兼湿,其性阴,其气抑遏,伏邪每滞而难达。故一宜表里双解,一宜温凉并用。其病每多夹并而传变,如夹食、夹痰、夹水、夹瘀之类,与伏邪互并,结于胸胁脘腹膜络中,致伏邪因之郁结,不得透发,不透发,安能外解。凡用双解法不效,即当察其所夹为何物,而于双解法中,加入消食、消痰、消水、消瘀等药,效始能捷,病始能去,故治宜苦辛分消。


更有气血两虚,阴阳两亏,如吴又可所谓四损、四不足者,复受温热伏邪,往往有正气内溃,而邪愈深入者,亦有阴气先伤而阳气独发者,《内经》所云:“温病虚甚死”,即此类也。故治宜补泻兼施。且有病人不讲卫生,病家不知看护,每见劳复、食复、自复、怒复者,亦有余邪未净,或由失于调理,或由故犯禁忌而见遗证迭出者,故治宜平其复遗,调其气血,为温热病中期、末期之善后要法。凡此和解之法,是在汗、下、温、清、消、补、中运用的,颇能适应急性传染病的复杂变化。


四、开透法


凡属芳香开窍,辛凉透络等方,皆谓之开透法。一则去实透邪,一则补虚提陷。此为治温热伏邪、内陷神昏、蒙脱厥脱等危证之要法,急救非此不可。此等危证,虽由于心肺包络及肝肾冲督等之结邪,而无不有关于脑。因为热邪所蒸,湿痰所迷,瘀热所蔽,血毒所攻,则心灵有时而昏,甚至昏狂、昏癫、昏蒙、昏闭、昏痉、昏厥,而全不省人事,厥而不返,亦必内闭而外脱。治宜先其所因,解其所结,补其所虚,提其所陷,以复心主之神明。此开透法之所以出生入死而为最紧要最珍贵之良法。按急性传染病最多昏迷之症,开透诚为治疗的重要方法。


五、清凉法


温热郁于气分为伏热,郁于血分为伏火,通称伏邪。热与火均宜用清凉法。当其伏邪外溃在表,法宜辛凉开达,使热从表泄,则辛凉发表即清凉法;伏邪内结在里,法宜苦寒通降,使火从下降,则攻里亦即清凉法;伏邪在半表半里,法宜双方和解,使热从表泄,火从里清,则和解即清凉法;若在表已得汗而热不退,在里已下而热不解,在半表里已和解而热犹不净,或本来有热无结,则惟清凉直折,以肃清其火而已。故清凉法可济发表攻里和解之不逮,四者之用,可合而亦可分。温热病当清凉者十之六七,故清凉法不可不细加讲述。


凡用清凉法,必先辨其为伏热、为伏火,热属气分,为虚而无形,如盛夏酷暑炎蒸,虽挥汗淋漓,一遇凉风即解,故人身之热,气清即退。至其清热之法,首用辛凉,继用轻清者,所以肃气分之浮热,终用甘寒者,所以滋气分之燥热。


火属血分,为实而有物,其所附丽者,非痰即滞、非滞即瘀、非瘀即虫,但清其火,不去其物,何以奏效,必视其所附丽者为何物,而于清火诸方,加入消痰、化滞、祛瘀、杀虫等药,效始能捷。如燔柴炙炭,势若燎原,虽沃以水,犹有沸腾之恐慌,必撤去其柴炭,而火始熄。


故凡清火之法,虽以苦寒直降为大宗,而历代医方,往往有清火兼消痰法,清火兼导滞法,清火兼通瘀法,清火兼杀虫法者,皆所以清化火之所附丽之故。若无所附丽之火,但为血郁所化者,自以清其络热,宣其气机为第一要义。而时有苦寒复甘寒法者,甘苦化阴,以存胃肠之津液,使苦寒不致化燥;苦寒复酸寒法者,酸苦泻肝,善通孙络之积血,使络热转入气分而解;苦寒复咸寒法者,咸苦达下,一则清镇冲气之上逆,一则泻壮火而坚真阴。


总之,凡温热病,宜于辛凉开达者,早用苦寒直降,则为误遏,冰伏其邪而内陷;宜于苦寒直降者,但用轻清甘寒,又只能清热,不能退火。虽然火散则为热,热积则为火,热与火只在散集之间,故清热散火,可分而亦可合,但其先后缓急之间,所用方法,界限必须分清。可见古人立法之严密审慎。


六、温燥法


温热为伏火症,本不当用温燥。然初起客寒包火,致伏邪不能外达,不得不暂用温燥法,如羌苏饮、芎苏散之类。亦有湿遏伏火,抑郁太甚,致伏邪不能外出,不得不暂用辛燥法者,如藿香正气散、九味羌活汤之类。一经寒散热越,湿开热透,即当转用他法以速清其伏邪。此即在表兼寒兼湿立温燥法之本意。


更有初起夹水气症,在表则纯用辛凉发散,则表必不解,而转见沉困;有里症不可邃用苦寒,若早用苦寒,则里热内陷,必转加昏蒙,此水气郁遏伏邪,阳气受困,宜于发表清里药中加温燥之品以祛水气,迨水气去,郁闭开,然后议攻议凉,则无不效;又有夹冷食伤胃,往往有脉沉肢冷者,若胸膈痞闷,舌苔白厚,益为食填膈上之明证,即当用温化燥削,如加味平胃散、沉香百消曲之类。甚则用吐法以宣之,如椒梅汤、生萝卜汁等,使隔开而阳气宣达,然后伏邪外溃,或当解表,或当清里,自无误治。


但有以此等兼夹症,每用温燥药见功者,遂相讼清热泻火之非,归咎于冰伏凉遏之弊,不知温热乃其本气,兼夹乃其间气。故不可拘执兼症夹症之用温燥法见功,遂并其温热本症之当用清凉而一概抹煞。


若并无兼症夹症,而邪深入里,失于攻下,致热深厥深,反欲拥被向火,凛凛恶寒,身冷肢厥,而二三处独见火症,如目大小眥赤,舌苔黄黑燥,小便黄赤涩痛,大便稀黄极臭,或下利鲜血,此皆热深阳郁之象,当以温燥通郁为主,佐以辛凉透热,使里气通而郁阳发,反大热而烦渴,即转机而用清用下,以收全功;又如湿温湿热,方伏于膜原,未经传变之时,胸膈必多痰滞,有见其躁烦而过用知、膏、芩、连者,有因其作渴而遽用生地、麦冬者,有病者自认火症而恣啖冷水、西瓜、梨、荠太早者,皆能抑郁阳气,壅闭伏火,火遏于中、下二焦,停痰滞于上焦,每见恶寒胸痞,甚则烦渴昏谵,宜先以宣导痰滞为主。


以上温化之法,特救药误、食误,非治温热正病。则知温燥一法,为应变救逆而设,以治急性传染病,非有真知灼见,不可滥用,但亦不可因循贻误,当用而不用。


七、消化法


消者去其壅也,化者导其滞也。凡人气血所以壅滞者,必有所因,先其所因,而坚者削之,此即消化之法也。并谓用宜得当,不可诛伐无过,温热伏邪,临时每多夹食、夹痰、夹水、夹瘀、夹虫之故,必须消化之,乃得其平。


八、补益法


温热伏火症,本不当用补益法。然《内经》云:精气夺则虚,虚者补之,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温病虚甚死,当实其阴以补其不足。此即后贤治四不足与四损者,复病温热,创立先补后泻,先泻后补,补泻兼施之法的依据。况温热诸症,每有屡经汗下清解而不退者,必待补益而始痊。此由本体素虚,或因素有内伤,或为病药所残,自当消息其气血阴阳,以施补益之法,温热虽伤阴分血液者居多,然亦有凉药太过,而伤阳气者,则补血补阴,补气补阳,又当酌其轻重,不可偏废。凡屡经汗下清和,热退而昏倦痞利不止者,当补阳气以培元,所谓驱邪必先扶正,正足邪自去也。急性传染病如宜用补益之时,总宜清补、平补、调补、食补为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