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单 | 再不吃笋,笋就变笋干了……

 真友书屋 2016-03-16


「我在故乡,就吃了十多年笋。」
——老鲁

写过蚕豆以后就开启了大型春日骗更之门……今朝让我们聊一聊笋。

说起来,冬笋已经快下市了,春笋也上市一个多礼拜,但今年,我竟然连一顿腌笃鲜都还没有做过呢!



再不烧腌笃鲜就只能吃扁尖冬瓜汤了

当然扁尖冬瓜汤也是嗲的……


我一直觉得,笋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明明全都是「笋」呀,为撒冬笋和春笋味道就是不一样,就连笋干和扁尖也差得远了,而且百样配搭吃一年,第二年可以从头再来过。

蚕豆之美,美在自己烧自己就能吃下一大碗;笋之心机,跟谁烧在一起都能双双激发出独自奋斗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简直时蔬中的小聪明之王。

冬笋矮胖敦实。早一点的十月底,暖冬就要等到十二月里,去年冬天迟迟不冷,冬笋上市晚但是意外便宜,因为天气一直湿嗒嗒潮叽叽,人虽然不舒服,笋却一发不可收拾。

冬笋甜,恐怕跟打过霜的绿叶菜含更多糖分一个道理,但是又涩嘴,大概是因为埋在地里不见光?吃得多了,嘴巴甚至会有点发麻。

但也就是因为这点麻加上甜,使得冬笋在味觉上达到了「鲜」这个玄学指标,所以我平时都不喜欢用冬笋再跟肉类厮混。

最简单的就是凉拌一个双笋,冬笋跟香莴笋焯水,加糖盐酱油跟麻油,爽口,尤其是冬笋难以描述的甜涩跟麻油和莴笋的特殊香气一混合,放在台子上,哪怕吃饱了也想再去捞两块。

同样跟蔬菜搭配,塔菜冬笋我也欢喜。


塔菜本身有一点点苦,真真一点点,配上冬笋的鲜甜,完全是人生的味道。小时候不喜欢的蔬菜有很多,水芹、塔菜、芝麻菜,都是微苦类,都是暮然回首才发现,原来这个东西是好吃的,以前不识货。

春笋比冬笋尖细,少甜少涩,吃口清爽,正适合拿来配肉。

最有名气的当然是腌笃鲜,春笋鲜肉配咸肉,不喜欢加百叶结和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翻了半天翻出来一碗去年母上大人炖的汤。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三代炖腌笃鲜,都是炖的清汤版,一方面嫌白汤麻烦,另一方面,就算去饭店也不喜欢白汤,大概嫌太厚重,跟春天不搭。

但是真正厚重的笋烧肉又不嫌了……作是上海人作。一定要用五花肉(那根骨头是哪里出来的啦),炒糖色炒得红彤彤,焖到肉一点不腻,笋又像肉一样肥美。

话又讲回来,春笋也不是一定要荤吃单,单独油焖一下完全上得了台面。

最本味的是直接架炭炉烤,大块且嫩的春笋烤到刚好断生,吃的时候觉体会到一股宛如熊猫的喜乐……但这样的吃法对笋要求高,不能有涩嘴感,所以大概只有艺高人胆大的高级料亭敢这么搞。

蚕豆要续命,笋当然也要续。笋干是最常见的续命法,比笋干更高级一点的是扁尖。

一定要取笔笔直的嫩竹鞭,盐煮烘到七八分干才算扁尖;其他随便的笋随便烘到彻底干瘪,只能算笋干。当然笋干也不是不好吃啦,但是比起扁尖还是差了一大截。

因为火候掌握得好,不彻底烘到干,扁尖泡发以后几乎可以回弹出水嫩的口感,不会像笋干,有时候哪能泡哪能用肉唤醒也无法起死回生。

而且因为嫩笋鞭本来就比一般的笋更鲜,所以扁尖也像冬笋一样可以素烧。简简单单一碗扁尖冬瓜汤就可以眉毛掉下来。再扔一把毛豆,应该算是夏天的旨味了。

等到入秋还能用扁尖炖鸭。江浙人民是爱吃鸭的,尤其是农历八月十五更要吃鸭,这是一个始终困扰着我的谜团,实在想不出鸭能和中秋的任何元素联系起来啊!

「舌尖上的中国」毕竟是央视拍的,拿扁尖炖鸡,不过安吉莫干山盛产走地鸡和竹林,扁尖炖鸡也有它的道理。

像张生记这锅老鸭汤,鸭是鸭了,但是扁尖里混入大量笋干——大凡不够细小圆柱体而是粗壮的,就是笋干——量足实惠,但是从味道到逼格都要低上一段了。

物质丰富到扑出来的年代,一年四季都买得到笋的一百样制品,当然最方便的还是这种……

手剥笋全国包邮!某宝随便找了张图,不作特别推荐,反正我觉得,小饭店里的手剥笋冷菜,应该都是这种拆袋即食款……


虽然一年四季都有笋,

但果然还是应该,

赶紧烧一锅腌笃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